《好读书读好书》教案Teaching plan of good books and good books《好读书读好书》教案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设计(一)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好读书,读好书”,内容比较多,有看“名人怎么读书;你说我说说读书;还有网上阅读大家谈;与书籍结伴而行……一节课如何能上完呢?怎样才能上得有趣呢?关于网上读书的可以把话题留给学生思考,其实网上阅读已经是一种趋势,无需太多讨论,只需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能明辨是非就可以了,而传统的阅读在慢慢地减少,读名著的就更少了……综合考虑后把教学重点放在放在读好书,好读书上,让学生说说关于读书的名言使学生明确读好书的重要性,养成读好书的习惯。
名著知识分组竞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拓展学生阅读面。
(二)学生分析虽然是初三的学生了,但由于他们之前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名著知识知之不多,甚至连作品主人公都不太清楚,如果让他们来介绍名著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
因此,设置合理的难度,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更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中设计一个名著大比拼的环节,学生反映名著很难读懂,因此,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很重要。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读好书的重要性,养成读好书的习惯。
2、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拓展学生阅读面;3、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地阅读。
二、教学过程1、让学生说说关于读书的名言(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增加积累,同时进一步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受到熏陶)2、名人读书的小故事古代名人读书故事韦编三绝(孔子)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偷光(汉代匡衡)现代的有:鲁迅嚼辣椒驱寒外国的有:马克思写《资本论》(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名人发奋读书的小故事,明白只有经过苦读,才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激励、启发学生发奋读书)3、名著知识大比拼名著是经得起时间筛选留下来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分为抢答题(10题)和必答题(8题)。
第一关:抢答题规则:全班共分四个小组,各小组成员举手抢答,举手最快者获得答题的权利,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不可以补答。
共有十道题。
第二关:必答题规则:四小组轮流答题,答对按其题面所设分数算分,答错不扣分,共有八道题。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好书,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阅读现状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4、名人谈读书方法。
斯蒂夫。
艾伦读名著方法茅盾读名著至少三遍以上。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外流行的:五步读书法P132-133,名人读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名著,名人读名著的方法可以给他们提供借鉴,带给他们启示。
让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5、以一首诗《书》作结。
书书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它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书是我们的精神之树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书中有人类无穷的财富我们可以从中自由地汲取营养书是人类发展的录像机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前辈的足迹书是知识和智慧的海洋我们在书海的遨游中慢慢长大书是你的、我的书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勉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6、作业:向同学们推荐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
(格式应有书名、人物形象、推荐理由)(培养学生欣赏名著的能力,并把它形之于文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三、精彩片段师:古今中外的名人对读书都有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如歌德说:“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高尔基说:“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生1: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生2:我知道这样一句名言,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生3: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讲话。
生4:哥白尼说,一本好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生5: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他还奉劝人们“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
生6:我国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7: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生8:乌申斯基说,书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生9:我知道这样一句名言,书籍是建立在时间之海里的灯塔。
生10:读书是精神上的探索。
生11: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生12:读书能使你从无知的角落步入睿智的空间。
生13: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硕果,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和气质,使之高尚。
生14:爱读书就是用无聊的时间去换取快乐。
……师: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学问的名人,都喜欢读书。
他们从好书中获取知识,得到教益,受到启迪,进而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呢?生1:我知道囊萤映雪的故事。
晋朝的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夏天的晚上,他把几十只萤火虫放在一只白绢口袋,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映雪的主人公是孙康,他也是家里贫穷,但他很好学,冬天,他发现大雪反射的光可以用来看书,经常利用有雪的晚上读书,经过苦读,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生2:我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为了晚上能看书,他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生3:我知道悬梁刺股的故事。
战国时的苏秦,他开始游说诸侯国,没有人愿意重用他,他回到家,受到家人的嘲笑,他发奋读书,他把头发绑在梁上,在困的时候就会拉动他的头发,还用锤刺他的大腿,经过一番苦读,他终于成功地游说了六过。
合纵抗秦。
……师:同学们课前作的准备可真不少,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现代的有没有?外国的有没有?(学生对现代苦读的例子掌握不多,老师补充“鲁迅嚼辣椒驱寒”、“马克思翻阅资料15年写资本论”)师:是好书师他们成为了不平凡的人。
那什么是好书呢?生1:能使使人受到教育的就是好书。
生2:对你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就是好书。
生3:名著。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今天老师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关于名著的话题。
毫无疑问名著是好书,名著是经得起时间筛选留下来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名著知识你们知多少?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下面进入抢答和必答环节。
……(由于分组竞赛,学生回答问题很踊跃,课堂气氛很活跃,最后第三小组胜出。
《好读书,读好书》课件例2活动目标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2.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和经验。
3.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读书观。
4.了解网上阅读的重要性。
5.通过学习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的水平。
教学重点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2.通过朗读、阅读、写作、竞赛等一系列“好读书,读好书”活动,提高文学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活动准备: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查找相关的小故事。
根据班级人数随机分组课时安排:二课时活动过程第一环节:阅读综合性学习四P127一、看名人怎样读书二、你说我说说读书三、“网上阅读“大家谈四、与书籍结伴而行五、阅读《参考资料》第二环节:分组活动一、名言大家猜: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A.刘向B. 韩愈C.陈寿D. 庄子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A.黄遵宪B. 沈括C. 蒲松龄D.梁启超3.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 ()A.福斯科洛B.高尔基C.罗曼罗兰D.歌德4.书本——它是未来的纲领。
()A.列宁B.马克思C.赫尔岑D.林德内5.倘只看书,便变成了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A.鲁迅B.梁启超C.赵树理D.李大钊6.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A.李白B.孔子C.孟子D.鹿善继7.有些书是不该被人们忘却的,但不该被人们记住的书是没有的。
()A.高尔基B.苏霍姆林斯基C.奥登D.车尔尼雪夫斯基名言积累:1.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名人论读书: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3.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4.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作家大家猜:第一位:普鲁斯特他是一名法国作家他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最主要作品《追忆逝水年华》他的作品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并称为“风流喜剧”第二位:歌德他是一位德国诗人他花了近60年的时间写成了一部长篇诗剧他的代表作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青少年时代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劳》第三位:普希金他活了38年,出生于俄罗斯他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造者他为妻子与别人决斗身受重伤而死著名诗歌《短剑》被与为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第四位:高尔基他是一位伟大的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曾把自己比作“海燕”代表作《母亲》《我的大学》第五位:肖洛霍夫他是一名苏联作家 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代表作《静静的顿河》第六位:福楼拜他出生与法国他是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盛赞他是“新的艺术法典”的创立者成名之作《包法利夫人》三、读书故事大家说:1.孙中山的读书故事:孙中山先生在东京从事革命活动时,得到了日本友人犬养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平日时相往来,无话不谈。
一天两人又见面了,犬养毅问道:“我每次看望孙先生,谈不了几句,先生就要讲革命。
先生于革命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嗜好呢?”博览群书,确是中山先生的一大嗜好。
他早年随兄长孙眉去檀香山上学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华盛顿、林肯等几位美国著名总统的传记。
回国后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专心致志攻读正课外,利用点滴时间,广泛涉猎中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书籍,同学们赞赏他的见多识广,给他取了个“通天晓”的雅号。
手不释卷啃面包。
四、你我说读书:1.你倾向于哪一种?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
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而经典名著往往艰深难懂,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少读为妙.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