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 心理物理学

第五讲 心理物理学

每个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是差别阈限的上限 (Lu),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是差别阈限的下限(Ll)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是不肯定间距(Iu) 不肯定间距的1/2定义为差别阈限(DL)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PSE),理论上PSE与标准刺激(St)
相等,两者之间的差距称常误(CE) 将所有系列的上限平均,下限平均,即可求得该刺激的绝对差别阈 限 DL=(Lu-Ll)/2
• 特点:将刺激按递减或递增系列的方式, 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 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基本程序
测定绝对阈限
• 刺激:刺激系列(递增或递减系列)起点的确定 • 程序:呈现刺激系列,要求被试报告是否感觉到刺激,当被试
反应变化时停止
• 阈限的计算 (1)求每个系列的阈限值—被试反应发生转折处的两个刺激值的
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
费希纳定律的推导
费希纳定律的改进 费希纳定律的成立条件
• 费希纳定律的推导
差别阈限法建立等距心理量表 韦伯定律
10 9 8
阈限上的jnd数量
7 6 5 4 3 2 1 0 1 1.1 1.2 1.3 1.4 1.5 刺激强度的对数 1.6 1.7 1.8
公式推导
第五章 心理物理学
传统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函数 感觉的直接测量 信号检测论
传统心理物理学
• 1860年,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 • 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揭示物理量 (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与心理量(各种 感觉或主观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 促成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
传统心理物理学
物理量与心理量
最小变化法测定时间差别阈限(标准刺激0.4)
误差控制
习惯误差: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使递增系列 阈限值偏高,递减系列阈限值偏低;当递增系列的 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判定 存在习惯误差 期望误差: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使递增 系列阈限值偏低,递减系列阈限值偏高;当递减系 列的阈限大于递增序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存在 期望误差 抵消习惯和期望误差的方法为递增和递减序列数量 一致
觉察阈限值
清晰无雾的夜晚30英里处看到的一只烛光 安静条件下20ft.处表的滴答声 一茶匙糖溶于8L水中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室一套的整个房间 一只蜜蜂的翅膀从1cm高处落到你的背部
1ft.=30.48cm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 最小变化法 • 恒定刺激法 • 平均差误法
最小变化法
• 又称极限法(limit method)、序列探索法 (method of serial explortation)、最小可 觉差(或最小差异法)( 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等。
费希纳定律成立的条件
• 假定韦伯定律对所有类型和 强度的刺激都是正确 Riesz(1928)的纯音响度实验 没有证实这一点
• 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心理 上都是相等的Stevens(1936) 的研究和Durup等(1933) 的实验否定了这一点
费希纳定律的改进
艾克玛认为,最小可觉差不是常数,是随感觉 量成比例增长的。 Δψ=bψ Δψ=0.03ψ Δψ 感觉量在ψ水平的最小可觉差的主观大小。
• 结果
对偶比较法 程序:刺激成对出现,要求被试判断哪一个刺激在 某一特性上更为突出,然后根据每个刺激优于其它 刺激的百分比进行排序,建立顺序量表;每一刺激 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 n 代表刺激的总 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 例子:比较 5 种样品,根据结果求出 C 、 P 、 Z 、 P’ 、 C’、Z’
等距量表的建立
等距量表:无真正零点,有等距单位,可进 行加减运算。 通过PZO转换,将顺序量表直接转化为等距 量表(广告例子)
感觉等距法 制作方法:将一个感觉分为主观上相等的距离
二分法:呈现两个刺激A和C,要求选择第三 个刺激B,使得A和B之间的距离等于B和C之 间的距离 渐进的解决方案 同时分出几个等分:同时的解决方案,如音高 等距量表。
break
史蒂文斯定律(幂定律)
数量估计法:呈现一规定了主观数值的标准刺激,要求被试以 这个主观值为标准,给其它强度不同的比较刺激附上主观值, 以每个比较刺激估计值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作为感觉值 声音响度的比例量表 当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8倍)增加时,心理量也以几何级数(2倍) 增加 声音强度引起的心理变化与声音强度的立方根成正比;心理量 是物理量的幂函数
误差控制
练习误差:练习使速度和准确性提高,阈 限降低 疲劳误差:随实验进行,速度和准确性降 低,阈限升高 控制练习和疲劳误差的方法为递增和递减 系列按照ABBA安排
时间与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呈 现的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
多层次ABBA法控制
比较刺激系 列呈现顺序 标准刺激呈 现位置 左右 右左 右左 左右
数量估计法 制作方法:呈现一规定了主观数值的标准刺激, 要求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给其它强度不 同的比较刺激附上主观值,以每个比较刺激估 计值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作为感觉值;再以刺 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 觉比例量表。 例子:长度估计,假定长度单位1作为标准刺 激,用其他10种比它长的刺激作为比较刺激
数据结果支持史蒂文斯定律
心理长度的增长明显低于物理长度的增长
心理物理函数
• 描述对刺激的心理感受和刺激的物理属性 之间关系的函数。 • 描述某种感觉如何随着刺激量的变化而变 化,如“刺激量为X的时候,心理感觉Y的 值是多少”
韦伯定律
费希纳定律 史蒂文斯定律
韦伯定律
• 关心刺激强度和差别阈限间的关系 • 强度为10个单位的刺激,差别阈限是2个单 位,那么强度变化为30、40或50个单位时, 其差别阈限是多少?
通过比较不同感觉通道的韦伯分数,推 断不同感觉通道感受性的差异。 明度感受的韦伯分数低于噪音响度感受 的韦伯分数。人们对明度的感受性要高于对 噪音响度的感受性。
• 韦伯定律的修正
韦伯定律在刺激强度水平 很低的条件下会失效 修正后的公式: ΔΦ/(Φ+a)= C或者ΔΦ= C(Φ+a) a是一个数值很小的常数, 修定后对极低刺激强度下 的数据有较好的拟合 参数a解释为感觉噪音, 是神经系统的自发活动。
•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两个较重的物体比两个较轻 的物体具有更大的差异时,才能被感受为重量不等的两个 物体。 • 刺激的差别阈限是刺激本身强度的一个线性函数。
• 韦伯分数:对于任何同一类的刺激,产生一个最小可觉
差所需增加的刺激量,总是等于当前刺激量与一个固定分 数的乘积,这个固定分数被称作韦伯分数。
• 按照韦伯定律预测,设绝对阈限的值为a,对应心理量表 的零点,韦伯分数ΔΦ/Φ=C ;那么,心理量表的1就对应 了a(1+C);2就对应着a(1+C)2;n就对应着a(1+C)n。 • Φ= a(1+C)n
• 心理量值恰好就是物理量值除以a之后,并取以(1+ C) 为底的对数: ψ=log(1+C)(Φ/a) • 经过对数换底公式的变化,可以得到更简洁的形式: ψ=KlgΦ (ψ是心理感觉的量值,Φ是物理刺激高出绝对阈限以上的 单位数量,K是固定的系数)。 • 这个公式就是费希纳定律,即:感觉强度的变化和刺激强 度的对数变化成正比。
• 最优条件下各种感觉道的韦伯分数
感 觉 道 音高/2000Hz 重压觉/400g 视明度/100光子 举重/300g 响度/100dB,1000Hz 橡胶气味/200嗅单位 皮肤压觉/5g/mm2 咸味道/3mol/L(3克分子/公升) 韦伯比例 1/333 1/77 1/62 1/52 1/11 1/10 1/7 1/5
• 韦伯定律:ΔΦ/Φ=C (ΔΦ和Φ分别为差别阈限的大小和
刺激的强度水平,C代表韦伯分数)
重量的差别阈限
两名被试在6种不同 重量条件下测定了 感觉阈限,除去很 轻刺激的差别阈限, 其他数据都能拟合 成一条直线。 韦伯定律的有效性
• 意义:比较不同感觉道及不同条件下的感受性成为 可能。如明度和噪音响度的感受性
• 实验数据举例
比例量表的建立
比例量表:真正零点,等距单位,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分段法 制作方法: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 具体做法:一个阈上刺激做标准,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 其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如2倍、3倍、1/2倍、或1/3 倍等。 例子:听觉响度量表的制作,史蒂文斯采用半分法,给被 试者一个响度的音,作为标准刺激,让他调节另一个音直 到他感觉到比标准刺激的音低一半。40dB的1000Hz的音响 度为一宋。当一个宋被判断为是47dB强度音的一半响度时, 可肯定 47dB的响度就是2个宋。同样,可以得出55dB的响 度为4个宋,以此类推即可制成一个宋的听觉响度量表。
5
感觉阈限的测量
绝对阈限: 有 50% 的次数能引起感觉,
50% 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为该 刺激的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
50% 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差 别值为该刺激的差别阈限。
感觉阈限的测量
某些近似的绝对阈限
感觉种类
视 觉 听 觉 味 觉 嗅 觉 触 觉
• 5种样品对偶比较数据整理 • 注意问题: 针对一个被试得到的心理物理量表的推广性差; 要求这种对偶比较是可传递的,如果刺激A优先 于刺激B,而且刺激B优先于刺激C,那么刺激A 优先于刺激C。
• 时空效应干扰不明显,简化程序,即每对
刺激之间仅比较一次,参数为:
P=C/(n-1),C’=C+0.5, P’=C’/n
物理量 测量仪器 心理量
亮度 声强(声压) 重量 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