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套棚安全技术措施

套棚安全技术措施

150805机巷套棚接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50805工作面机巷,因顶板局部较高,为了使工作面得以顺利回采,需对超高段进行套棚接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望施工中严格按照执行。

二、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施工前,要将接顶材料(不少于10m3)、脚手架、8#铁丝、DZ-3.0m单体(不少于60根)等准备好,放置于施工地点20m范围内。

2、架棚采用Φ200×3000mm圆木作腿,长4.0m直径200mm的3/4半圆木作梁,由低到高接成“井”字型木垛。

架棚时,先栽好腿,然后进行架梁, 梁架好后,用2.0m~3.2m半圆木进行接顶,然后沿巷道走向用DZ -3.0m单体配合Φ200×3000mm半圆木打“一梁三柱”的三排托棚,排间距800m(位置见断面图)。

3、架棚时,先从两头顶板完整段开茬,逐架向中间进行。

架棚采用短架方式,架好一棚时再架另一棚。

4、严禁出现淋肩、吊斜等现象,严禁空帮空顶,确保架棚质量。

顶部、帮部要用圆木、半圆木,按“井”字型接实顶板,再用笆片、撞楔等进行封顶背帮,保证接顶有劲。

6、架棚生根两棚后,用木料接上劲。

7、架棚时采用风镐挖掘柱窝,人工翻货由皮带机出货。

三、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入作业前首先用长柄工具找尽活
矸、危岩。

必须等压力相对稳定时,施工人员方可接顶。

2、套棚接顶时,由班队长现场指挥。

架棚棚距600mm-800mm,每
两棚间用4-6道木撑支撑,用4.0米半圆木做梁。

架棚后,必须
及时打好三排托棚方可接顶。

3、接顶架棚时,安排有经验的工人观察帮顶,待压力稳定后,进行
支护作业。

作业时要保证专人支护,专人送料,专人监护,并选好
退路。

4、用单体支护时,相邻单体间、单体与木梁间必须用8#铁丝绑牢
固。

所使用的单体必须完好。

单体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且现场
有检测手段。

5、单体必须打在实底上,柱窝深200mm,底板松软时及时穿鞋。

6、在皮带上作业时,必须用大板或半圆木保护好皮带。

脚手架必须
牢固可靠。

7、进行架棚作业时施工地点前后10m范围内严禁从事与架棚无关
的其他作业,并设好警戒。

非作业人员禁止在此范围逗留。

8、作业时要保护好电缆和管线,以防损坏。

施工前皮带运输机必须
停电闭锁。

9、施工时,人员扛运物料较远,应相互配合,统一指挥,做到井然
有序,以防碰手碰脚。

10、施工时,前方人员应时刻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撤人。

四、避灾路线:
遇顶板灾害时
1、机巷冒顶区东段:
施工地点——>150805工作面——>150805风巷——>南东翼皮带上山——>南东翼轨道巷——>-450m主石门——>副井——>地面
2、机巷冒顶区西段:
施工地点——>150805机巷——>南东翼皮带上山——>南东翼轨道巷——>-450m主石门——>副井——>地面
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150805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中相关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