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在居民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是( )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提高企业增值税税率 ④调节个人过高收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下面漫画中,三个人在非公经济领域分别走上了富裕之路。
他们的收入都属于( )A .按劳动要素分配B .按资本要素分配C .按技术要素分配D .按要素分配3.如果你购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可以从公司取得股息或红利收入。
这种收入属于( )A .按劳分配B .合法的劳动收入C .按资本要素分配D .按管理要素分配4.2018年8月,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2019年1月1日起,新个税法全面实施。
关于个人所得税,在下列选项中认识正确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属于纳税范围 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B.多种所有制并存C.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分配方式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C.分配方式影响生产资料所有制D.生产资料所有制影响分配方式7.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________为尺度对________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上文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A.知识、个人B.知识、企业C.劳动、个人D.劳动、企业8.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 )A.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B.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C.劳动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D.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9.下表为2016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注:转移净收入是指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A.人均收入增长加快B.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C.多种要素参与分配D.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10.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性待遇一直为社会所关注。
2016年初,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统一城乡医保的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
此举旨在( )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②促进社会公平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④减轻财政负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18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2019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
材料表明( )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我国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④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除了社会保险,还有商业保险,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下列关于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性质上看,商业保险是自愿的市场行为,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B.从经营目标看,商业保险追求利润,社会保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C.从费用来源看,商业保险的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社会保险的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分摊D.从保障水平看,商业保险保障被保险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保险保障社会成员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13.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慈善活动、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B.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C.社会救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D.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精神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14.小吴拥有3项国家专利,改进过43项设计工艺和23种工艺设备,获得多项奖励,成为公司里响当当的“最富技术工”。
在公司工作的小张,爱好旅游、摄影。
她应某网站约请开设个人专栏,分享旅途风光与见闻,受到网友欢迎,收入不菲。
小马听说传销赚钱快,就做起了传销,结果不仅没有发家致富,反而债台高筑,并因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对三人的做法作出简要评价。
15.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化收入分配的有关政策不断出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应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韩:每个月都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将来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任奶奶:我八十多岁了,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人照顾,国家每个月还给我补贴,生活真好!小丁:妈妈身体不好,爸爸生了重病住院,家里没有了收入。
村里帮助我家申请了低保,这下我可以安心上学了。
以上对话分别涉及哪些社会保障形式?并简要分析社会保障的作用。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
“与其去做1欧元1小时的体力活,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里拿救济金”成为一些人的心态写照。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有人羡慕欧洲的高福利,认为福利越高越好。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个观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①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②符合题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促进公平的措施。
③不符合题意,提高企业增值税税率,指向的对象是企业,不是居民。
④符合题意,调节个人过高收入,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正确选项是B。
2.D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正确选项是D。
3.C解析:股票是所有权凭证,买了某一公司股票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凭借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属于资本要素收入,非劳动所得,因此B不符合题意。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A不符合题意。
取得股息或红利属于按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与管理要素无关,D不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是C。
4.A解析: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个税起征点是每月5 000元,达到起征点才需纳税,不是有收入就应纳税,也不是所有收入都需纳税。
个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正确选项是A。
5.D解析: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正确选项是D。
6.B解析: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
正确选项是B。
7.C解析: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正确选项是C。
8.A解析:我国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
正确选项是A。
9.C解析:A、B不符合题意,图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各种收入的增长率,但是没有一个时间段内增长率,并不能看出人均增长加快和初次分配比重增加。
D表述错误,转移净收入属于再分配,但增长率高,说明调节效果明显。
C表述正确,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分配方式多样,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体现了多种要素参与分配。
正确选项是C。
10.C解析: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减轻财政负担无关。
正确选项是C。
11.C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的同时提高报销比例,对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通过财政、税收再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公平。
正确选项是C。
12.D解析:社会保险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养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商业保险是自愿的商业行为,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可以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因此A、B、C均是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正确选项是D。
13.A解析:社会救助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
正确选项是A。
二、非选择题。
14.参考答案:(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性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性收入受国家保护。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小吴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高额回报,小张在工作之余用自己的特长满足了他人的需求,获得较高收入,二人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正确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