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化科技支撑助力产业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助力产业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助力园林绿化事业发展2011年,XX区园林绿化科技工作在市园林绿化局的支持帮助下,贯彻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方针,向着全力服务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建设、全面推动XX区两轴三带五园区建设的目标迈进。

广大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扩大科技应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途径、以发展园林绿化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为全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一)科技项目工作情况全局延续、新增科技项目和技术试验个,其中完成的重点科技项目有:1、板栗优良品种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该项目以佛子庄乡北窖村为核心示范村,示范板栗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引进燕红、燕平、燕昌等优良板栗品种高接在板栗大树上,新植板栗优良品种幼树,培训了冬季修剪、春季管理、病虫害防治、树形培养、板栗林下间作等几项实用技术,建设了一支20人的板栗科技协调员队伍,已建成板栗规范化栽培核心示范基地50亩,辐射带动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3000亩。

项目的实施保护了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良乡板栗”品牌,为尽快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山区农民致富提供产业示范效应。

2、千亩甜柿推广项目。

该项目完成甜柿推广604亩,对项目区内老龄劣质柿树全部实施改造,加强老龄劣质柿树的土肥水管理,为其复壮。

根据甜柿品种的发枝特性,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甜柿品种的栽培要求进行栽培。

加强技术培训,组建果树整形修建专业服务队,负责统一技术管理。

同时为保证冬季正常越冬,免遭树体冻害,建造设施甜柿温室30亩,主要品种有阳丰、次郎、早秋。

该项目实施对于提高XX柿子产业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樱桃大棚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大棚种植樱桃是介于陆地种植和温室种植之间的一种栽植方式。

操作简便易行,既能避开冻害和风害,还可以促成提前成熟供应市场,保持稳产丰产,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区还没有大棚樱桃的种植模式。

因此,本课题计划研究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的大棚栽植模式,用于防止樱桃的冻害和风害。

实验计划在曹章村进行大棚樱桃丰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结合“农艺节水”、人工授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探索一种适宜推广的樱桃保花保果的栽培措施,用以避开低温及大风危害,使樱桃稳产丰产该研究现在处于起步阶段,将按照方案陆续建设大棚三栋,共十亩,采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周年管理的手段,通过不断的记录、总结、调整得出适合我区大棚樱桃的栽植模式。

4、蜂产业发展项目在区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大扶持发展养蜂业的建议》的提案,呼吁政府部门加大对养蜂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养蜂业健康发展,持续把养蜂业做大做强。

提案提出后,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园林绿化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政协提案,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制定了《加快推进XX区养蜂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

面对全区上下关注蜂产业发展的良好形势,我们抓紧完成了蜂产业发展项目编制、实施。

今年,项目已完成入库工作及财政评审工作,共争取区财政资金541万元,目前区财政已拨付项目款万元,用于为我区蜂农购置蜂箱、蜂具、蜂桶等器具。

并于10月12日,在北京市XX区政协、XX区园林绿化局主办的“落实政协提案发展养蜂产业暨2011年度蜂具发放仪式”启动仪式上向蜂农发放。

全年发放养蜂器具5000套。

此次活动是养蜂工作方案的一部分,后续方案正在稳步推进中,为解决XX区养蜂产业实际问题提供了政策上可行性保障。

5、新农药推广应用试验。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绿色农药,已成为发展趋势,特此进行新农药推广。

首次应用的农药包括阿维菌素、毒死蜱、杀扑磷、烯酰吗啉、2.4—D丁酯,主要用于防治红蜘蛛、介壳虫、枯萎病、圆叶野草。

6、欧李新品种苗木引进栽培试验。

今年3月份,我区引进欧李新品种3个,分别为‘京欧1号’、‘京欧2号’和‘赤13号’,栽植10900株。

通过3-8月份栽培、观察、记载,欧李新品种栽后易成活,生长快,结果早,经济效益高,是一个新、特、优型的生态优良树种。

栽培试验取得成功,该品种可以在我区加以推广应用。

农药试验中,针对具体防治虫种,均取得非常明显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了害虫的虫口密度。

除草剂除草效果也十分显著。

7、两个科技项目同时通过专家评议11月24日,北京市XX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区林果科技服务中心承担的“北京地区红掌鲜切花普通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和“早实核桃丰产优质栽培综合技术推广”项目进行了成果评议。

专家评议委员会通过审阅两个项目的有关材料,听取汇报并质询,一致同意通过评议。

“北京地区红掌鲜切花普通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时间是2009年至2011年。

项目先后实施示范了4栋普通日光温室,通过对温室技术改造和人工控制,使环境指标达到红掌鲜切花的生长要求,实现了年产成品切花近10万支,建立了切花红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同时制定了北京地区《红掌鲜切花普通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项目的实施促进了XX区花卉产业升级,实现了产业转移,缓解了煤矿关闭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早实核桃丰产优质栽培综合技术推广”项目的执行期为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

项目实施初期在全区建立5个示范园,并根据示范园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树形和栽培技术,总结、筛选出五项技术措施,作为项目的配套推广技术。

项目在全区推广实施2万亩,转变了农民的观念,推进核桃产业向科学管理转化,有效解决了XX区核桃低产、低效问题,为提升核桃产业生产水平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两个项目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社会和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观察试验实施情况1、欧李新品种苗木引进栽培试验今年3月份,我区引进欧李新品种3个,分别为‘京欧1号’、‘京欧2号’和‘赤13号’,栽植10900株。

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进行现场指导技术要点、管理要求等注意事项,使苗圃工作人员掌握其栽培管理技术。

我单位工作人员定期测量欧李的株高、地径、分枝数和新梢生长量,到9月初它们平均株高80cm,平均分枝数为5,成活率达到95%。

通过3-8月份栽培、观察、记载,欧李新品种栽后易成活,生长快,结果早,经济效益高,是一个新、特、优型的生态优良树种。

栽培试验取得成功,该品种可以在我区加以推广应用。

2、国槐小卷蛾观察近两年,国槐小卷蛾对我区行道树主要绿化树种国槐及龙爪槐的危害日趋严重,后期对绿色景观的影响很大。

为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我们在XX园林所、良乡园林所等重点发生区均建立监测点。

城关园林所监测点观测发现,5月18日国槐小卷蛾成虫始见期,5月底、7月底分别为两代成虫高峰期,我单位中心林保站及时下发简报,要求各乡镇林业站严密观测,积极组织好防治工作。

由于防治比较及时,今年国槐小卷蛾的危害程度明显下降,被害株率仅为20%。

3、双条杉天牛诱集观察3月10日,林场利用诱木诱集到2头双条杉天牛成虫;3月11日,上方山监测点利用诱木诱集到2头双条杉天牛成虫,比去年始见期3月21日提前11天。

我单位中心林保站及时下发关于双条杉天牛防治的简报,要求各乡镇在3月底之前,及时利用柏木段进行诱杀防治。

另外,配合市局进行双条杉天牛诱液诱杀实验,在设立3块标准地,共计悬挂诱捕器90台,使用诱液150公斤,控制范围近1000亩。

截止到5月底,诱杀成虫总数达3263头。

(三)标准推广实施工作以宣传、贯彻、执行林业标准为着力点,以提高生态质量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坚持推广和实施XX区5个地方标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无公害食品 XX磨盘柿》、《无公害食品磨盘柿生产技术规程》、《造林技术规程》和1个农业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XX磨盘柿》。

我局多次组织标准宣贯活动,组织相关乡镇集中讲习,就林木育苗技术、造林树种苗木、磨盘柿加工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标识使用、申请使用标识的程序以及造林技术等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通过标准宣贯,使XX区园林绿化建设向基地化、良种化、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前进,带动了种苗业、磨盘柿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科技培训工作利用自身技术特点,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及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在林业、果树、林保、种苗等方面为农民宣传科学技术,提供富裕门路。

比较大规模的培训,如:3月17日,在素有“万亩板栗基地”的南窖乡召开板栗冬季修剪及初春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会;3月29日在周口店林场举办了“侧柏蛀干害虫防治技术培训班”,针对引诱剂防治技术做了详细讲解;4月12日,在佛子庄乡西班各庄村召开XX区甜柿嫁接技术现场培训会;10月18-20日,在大安山乡举办核桃栽培管理现场培训班,技术人员现场答疑解惑。

12月20-22日,在XX区绿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了“新型农民培养—果树管理技术素质提升班”。

聘请了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高级工程师李松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宝以及XX区林果科技服务专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郑仲明、高级工程师刘新连、工程师王月军和孟令奎为到场的果农展开了培训。

培训内容涉及果树有机栽培技术、国外果树发展动态、核桃栽培技术、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核桃嫁接技术、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葡萄的周年成熟栽培技术等。

同时向到场的每位果农赠送了技术书籍《果树病虫害防治新技术》130本,发放配套修剪工具120套。

此次活动累计培训120人次。

主要针对XX区核桃产区的核桃种植能手和从事设施草莓、设施葡萄栽培的种植能手,目的是提高农民管理果树的技术水平,提升果树从业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林果科技内涵,增强果品质量,为扩宽销路奠定坚实基础。

截止到目前,开展的对农民各类培训56期、4494人次,包括病虫害防治、果树管理、设施栽培、花卉种植管理、森林健康经营等。

(五)科普宣传活动我们结合自身工作重点及今年各阶段的科普宣传主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宣传活动,达到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目的。

通过“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防灾减灾、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节约保护水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等各种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林业碳汇、野生动植物保护、园林绿化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

全年组织各类宣传咨询推介活动6次,并根据相应的活动主题摆放展板40块、发放宣传彩页等资料2万余份、横幅9条,受益人数2200余人。

(六)继续教育工作科技培训是广大职工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做好对外培训的基础上,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了多次提高自身业务和素质的培训。

11月15日举办了“XX 区园林绿化知识产权培训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