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

5、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观看李、杜、白三人画像插图和“文献资料、诗句摘录”,然后讨论回答:
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说说他们的诗歌风格为什么有所不同?
小结作业
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教师强调: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但在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教师补充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难点: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色。








自主学习单第21页请你思考1-4题
施教日期年月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这些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的部分杰出成就。
雄伟的含元殿建筑群,充分显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国建筑工匠和设计师们的杰出的创造才能。
布置学生看书寻找答案。教师在学习回答基础上强调:雕版印刷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探索及创新。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生感触到近现代中国的与世界的落伍和差距,意识到振兴中国的责任。4、教师介绍: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现在所看到的《金刚经》,长约488厘米。卷首为佛像画,后为经文。画着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法的神话故事,四周环绕的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字体整齐,浑朴厚重,着墨均匀,刀法纯熟,是优美的版画艺术。
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欣赏三位大诗人的作品,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及所处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从中品味三位大诗人诗歌的不同风格。
作业设计
自主学习单第21-23页尝试训练、自主检测
二、检查预习
阅读课文后完成预习题讨论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读图评价赵州桥。
师总结: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无数国内外旅客观光旅游。
2、看唐都长安城平面图以及大明பைடு நூலகம்含元殿复原图。
3、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这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7、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共几课时
1


新授
第几课时
1




1、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引导学生联系印刷术的发展: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近代欧洲人发明了机器印刷、现代的电脑排版等。让学
从坚固、美观等角度来评价。
距今约1400年,在漫长的时间里,历经洪水、地震、风化,至今仍然坚固的屹立着。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出现无疑是由于设计的巧妙。
提问:唐朝长安城建筑布局如何?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教师对唐都长安作一简要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