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升五语文暑假班第7课段落大意与文章内容(含答案)

四升五语文暑假班第7课段落大意与文章内容(含答案)

四升五语文暑假班第7课段落大意与文章内容(答案版)一、甜蜜空间:菠萝菠萝蜜。

下面以诗句作谜面,各猜一成语。

你能猜出来吗?试一试吧!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景生情)1、危楼高百尺。

(空中楼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3、明月何时照我还?(归心似箭)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深情厚谊)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望无际)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能生巧)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无影无踪)9.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日千里)二、神奇空间:施展大绝技。

(一)概括段落大意。

1、摘句法。

直接摘取最能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句子作为段意,老师告诉你们一般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有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及过渡句。

运用这种方法也要注意。

一是必须找准中心句,二是有时还需把中心句做适当的调整或增减,以求准确、连贯。

【我来试一试】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夕阳西下,明月初升。

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

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

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

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

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

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

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主要内容: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2、缩句法。

有些文章的总起句、小结句、中心句往往是一个复句,可用缩句法来概括段意,方法是把复句去掉修饰部分,留下关键部分,缩成一简洁、通顺、要点全的短句作为段意。

如果是两个以上的长句,就要抓住主要内容的句子缩成精炼的短句做段意。

【我来试一试】一年四季,我最喜欢冬天。

你一定以为我是贪恋冬天的雪花和雪人。

不对,真正的原因是,我在冬天可以闻到太阳的味道!每到冬天,只要是有太阳的天气,妈妈就会把家里的棉被一一拿到太阳下晾晒……主要内容:一年四季,我最喜欢冬天,因为我在冬天可以闻到太阳的味道!3、连词法。

抓住文段中的主要句子,把每句概括成一个词语,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把它们连串起来作为层意。

如果层内各句都比较重要,一般就用此法概括。

此法要注意:必须抓住关键词语;语言要简练通顺;要全面,忌以偏概全、舍主取次。

【我来试一试】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白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1)你找到了哪两个关键词?千姿百态、瞬息万变(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庐山的云雾不但千姿百态,而且瞬息万变。

4、取舍法。

有些文段内容比较复杂,也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可用舍去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的句子来概括段意。

【我来试一试】卷尾猴是生活在中美、南美热带森林中的一种性格温和的高等动物。

他体长约半米,尾长也有半米,很容易驯养。

心理学家威拉德对一只叫克里斯特尔的卷尾猴教了一年,然后让它去服侍一位叫帕韦尔的瘫痪病人。

卷尾猴能根据病人帕韦尔发出的信号给他送书,开关电灯,开门,以及送别的东西。

这只卷尾猴甚至还能放唱片给病人听,会用勺子喂病人吃饭,真像个勤快、周到的保姆。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经过驯养的卷尾猴会照顾病人,像个勤快、周到的保姆。

【练兵场】安宁是我的家乡。

那里的人们常在庭院中栽上惹人喜欢的柿树,我爱家乡的柿树。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经历了寒冬腊月的柿树,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雨露,开始吐芽抽枝长叶,并开满了细小黄白色花朵,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渐渐地热起来。

这时候的柿树,绿叶覆盖,舒展着粗枝大叶,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挡住骄阳,给人们在伞下乘凉。

∥金色的秋天来了,柿树的一身绿叶悄悄地变红了,青绿的果实也悄悄的变成金黄色的了。

这时的柿树,像燃烧的火炬一样,装点着祖国的河山、大地。

几经银霜,柿树脱下美丽的红装,留下满树又大又圆的果实,在秋风中摇摇欲坠。

在阳光下露出诱人的笑脸,仿佛告诉人们:“快来收获吧!”柿子是圆的,成熟的柿子有我的小拳头那样大,吃起来软乎乎的,果肉像蜜汁那样甜,可口极了。

啊,多么诱人的柿子!∥①给短文加上个题目:我爱家乡的柿树。

②全文已用“||”线分好三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我爱家乡的柿树。

第二段:柿树春天和夏天的生长情况。

第三段:秋天,柿树结出许多诱人的果实。

③在短文中,用“——”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励志故事】保密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

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

”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1、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举例分析:《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我来试一试】三游洞①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不远处,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

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②相传唐元和14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

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此洞,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③三游洞保留了丰富的文化史料。

历代途经这里的文化名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

至今洞内外还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

①②③分别介绍了三游洞不同方面的情况,请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三游洞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得名由来、丰富的文化史料。

2、要素综合法。

凡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把握了。

记叙文: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状物写景文章:从事物的外形、性能、用途来归纳。

例如:《西门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这样概括:本文记叙的是战国时候,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这里,时间是战国时候;地点是邺这个地方;人物是西门豹;事件是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3、分析比较法。

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例如:《落花生》一文,第一段讲的是种花生和收花生。

第二段讲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花生,谈论花生。

显然第二段是重点段,其中,先谈到花生的特点和好处,后以花生喻人,讲应该怎样做人。

所以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要抓住第二段,特别是爸爸的话。

可归纳为: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爸爸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

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

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

可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

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①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羊是怎样吃草的句子。

②用简要的话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从羊吃草得到了我们在学校学习也要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永不倦怠,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的启示。

4.文题扩展法。

有许多文章题目本身就已经高度概括了主要内容。

所以,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通过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施妙计,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天山景色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即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雪峰。

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彩,就向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