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爆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 ..
宏大水泉露天煤矿项目部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_____
审核:_____
批准:_____日期:2015年5月
宏大水泉露天煤矿项目部
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对项目部承担的本工程围潜在的爆炸事故发生后进行应急处理,将爆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紧急事件局部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名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项目概况
水泉露天煤矿位于大青山煤田水泉普查区中东部,行政区划隶属自治区市土默特右旗九峰山管委会。

面积约8.8033k㎡。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0°35′00″~110°38′15″
北纬:40°40′15″~40°41′45″
本矿交通较为便利,公路110国道从水泉露天煤矿南部山前平原的萨拉齐通过,萨拉齐镇东至呼和浩特约110km,西至约65km。

区还有三条河床砂石路与山前平原的110国道相接,距离为20km~30km。

铁路:京包线同110国道平行从水泉露天煤矿南部山前平原的萨拉齐镇通过,水泉露天煤矿西南部8km有中卜圪素矿区自备铁路与京
包线接轨,自备铁路线8km。

水泉露天煤矿距萨拉齐火车站约20km~30km有三条河床砂石路相连。

本区位于阴山山脉之大青段,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呈中高山区地貌。

最高点为水泉露天煤矿外南部天林背海拔2331m,最低点为水泉露天煤矿外北部大东沟、大西沟一带海拔为1500m左右,相对高差831m。

水泉露天煤矿外南为古老地层,山势峻峭。

北部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受风化侵蚀属中低山区。

水泉露天煤矿总的地貌为南高北低,水泉露天煤矿最高点位于本区东南部边界,标高为1912m,最低点位于后黑土坝村北部沟中北边界线,标高为1520m,高差392m。

由于大气降水排泄的冲刷作用形成大致南北向的沟谷数条,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水泉露天煤矿生产剥离工程量约为300万m³,全部为岩石剥离,需爆破开挖岩石约300万m³。

综合运距2500m。

施工工期为365天,初步计划2015年5月20日开工,2016年5月20日竣工,我公司计划提前20天完工,即于2015年4月30日完成本工程,平均每日需完成剥方量1.0万m³,考虑到冬季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产能较低,高峰期月份生产能力要达到30万m³/月, 1.2万m³/日,依照产能合理调配机械设备。

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现场爆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以及风险分析见下表。

表1:现场爆破作业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表
三、应急管理机构和职责
工地现场设立值班室,建立领导轮流值班制度。

项目部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指挥部人员构成如下:
指挥长:项目经理
副指挥长: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安全环保部部长、技术质量部部长、生产调度室部长、财务会计部部长、办公室部长
一般成员:项目部其他兼职人员
职责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负责与外部的联系并向上级部门通报。

·生产副经理:负责事故现场的抢救组织实施,使抢险救灾工作在受控状有权处置紧急状态下的抢救工作。

·抢救小组:负责抢救伤员,疏散无关人员和危险设备。

·办公室:负责应急物资的准备。

·安全环保部:负责制订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

·事故调查组:事故之后,成立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分清责任。

四、人员培训及演练
开工前应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和培训,培训时要组织大家识别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列出主要风险,教育大家对这些风险应加以预防和控制。

一旦风险失控出现事故时,如何启动应急预案。

培训容包括有:
1、消防知识;
2、风险萌芽时如何采取应急措施;
3、逃生知识;
4、救护知识;
5、报警要求;
6、救援程序、
7、排除险情方法。

培训过程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充分性,必要时进行修改。

五、预防与预警
1、按照技术规和标准要求做好爆破设计,周密部署安排施工,保证现场爆破施工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和《爆破设计指导书》执行。

2、在爆破作业实施前,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包括作业各环节和应急物资保障,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3、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制,一旦发生意外,要加强现场指挥领导。

六、事故处置原则
现场爆破事故处置应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先救人后救物,先救
容易后救难,先排除,后抢救”的原则。

1、“先救人后救物”。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应急救援中,我们应该把对人员的抢救放在第一位,事故发生后先抢救人员,然后再去抢救财产和物资。

2、“先救容易后救难”。

事故发生后,抢救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判断,以自身的条件来进行救援活动,不要浪费时间去做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争取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先排除,后抢救”。

事故发生后,很多地方都有可能还存在较大危险源,不能盲目的进行抢救,要注意观察周边环境,确认无二次危险发生才进行救援活动。

对有可能发生二次危险的区域,则应采取保护措施或者予以排除后才进行救援,避免发生二次伤害而造成无谓的损失。

七、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级领导要组织人员、物资到位。

2、根据基层报告,准备判断事故危害程度,超出本单位承受能力时,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救援单位报告和报警。

在报警是说清楚事故单位、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以及请求支援方式。

3、现场爆破技术人员首先应检查现场是否存在二次爆炸的危险,有危险时应及时排除,同时应检查伤亡人员是否有生还,若有生还人
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并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4、若伤亡人员已没有生还,应保护好现场。

5、若爆炸引起火灾,现场人员应先拨打119呼叫消防车,并在现场负责人的指挥下先行灭火。

八、事故记录和报告
1、事故记录的容应包括有:事故发生时间,起因,当时天气、环境条件,事故发生过生,事故波及围(包括飞散物、噪音、烟灰、火势等),开始救援时间至救援结束时间,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及人数,外部支援单位、人员,现场保护措施,已排除隐患及尚存隐患,伤亡人数,救治医院及相应救治人员数量、,投入物质数值,损失初步估计,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名称、时间,以及其他情况。

2、事故发生24小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地的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察、检察、劳动部门,事故报告容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规定。

九、后期处置
1、事故经应急救援后,并在所有险情排除后,符合终止应急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宣布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

2、事故处置后,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展开爆破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3、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根据上级部门责任认定意见,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4、组织有关人员总结回顾抢险经验教训,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制定风险监测监控措施和演练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