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
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功率电流速算公式三相电机:2A/KW三相电热设备:1.5A/KW单相220V:4.5A/KW单相380V:2.5A/KW铜线铝线截面积型号系列: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请注意:线材规格请依下列表格,方能正常使用)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S= IL / 54.4*U`铝线:S= IL / 34*U`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充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说明: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EN60204-1:2006(+A1:2009)是欧盟CE认证中的所使用的协调标准中的B类标准,其标准是电器安全总要求,也是机械产品电控安全的总要求,是通用要求我判断,您这两个标准,是关于电机产品的CE证书1、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负荷中,如果三相负荷分布均匀(越均匀),零线上就没有电流(电流越小),这时从理论上讲可以取消零线。
是正确的!零线上没有电流(或没有零线)是可以通过其它另外两相的相线形成回路的!不过,即使零线没有电流,为了安全可靠地工作,实际零线一般也不能取消。
2、用电器接通后,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是一样大的。
这种说法对于单相的用电器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于三相用电器来说却是错误的!因为,三相用电器通常三相是均匀或负载是平均的,也就是说零线没有电流了,而对于单相用电器来说局部的零线电流与火线电流一样大,但若每个单相都带有同样的负载同时工作,三相负载都一样,三相公共部分的零线电流则为0。
具体情况可参见附图。
以上两种说法都对!只是它们所对应的前提不同;1.是指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负荷分布均匀中的情况,说三相交流电瞬间的矢量之和为零,(假如某个瞬间A相电流在正的最高点,B相和C相电流就在负的1/2点上,A相电流就分别流向了B.C相)这是交流电的基本原理,没错.您可以画三个相差120度相位的正弦波的矢量,就看明白了.2.是指单相交流电路的情况,也没有错,一个电气回路节点的流入和流出电流应该是相等的.评论1、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的零线上的电流和负载密切相关,如果是平衡负载如三相变压器、三相电动机,这时零线上没有电流,如果只是不平衡负载,如照明、单相电动机、和一般的小功率电器,这时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是一样大的。
在平衡负载时三相交流电是矢量和,由于每相电的相位差120度,你可以用三相的电压相加,其矢量和等于零,sinAβ+sinA(β+120)+sinA(β+240)=0。
所以,三相平衡负载时零线没有电流。
2、是说的单相时的情况,这时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是一样大的。
第一问开始就点明三相四线制的电力负荷。
第二问没有说名情况是指单相电器时。
评论1、看看一下高压电线杆上,三相高压线是没有零线的,采用三相三线制传送电力。
这时三相交流电三相的矢量和永远为零:将三根同幅度的正弦曲线相隔120度画出在同一图上,可以看到在任何角度位置,其值相加后总是为0,所以用不到零线。
你这里是将单相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回路”概念用到了三相交流电上了。
在低压供电线路上,在马路边架空的变压器上,可以看到初级的高压侧只有三根线,次级380V输出端才有4根线,其中一根细的就是零线,在变压器处接地。
2、对单相电路来讲,火线电流等于零线电流(除非电路有故障,一部分电流“漏电”到地线上)。
零线的电流是回电网的。
零线之所以有电流是因为在电网的那一头电源装置(如交流三相发电机或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与零线存在电气连接关系,也就是说零线、电源装置、相线(火线)、负载和零构成回路,才有电流通过零线。
因此,零线的电流是回电网的。
零线接地的目的是保证线路工作的可靠所必须的。
因为在零线出现较大电流时,零线线路上由于导线电阻作用将产生电压降。
使用电设备端的零线电位升高从而导致不安全的因素出现。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电源端与负载端的零线都必须接地,目的是保证电源端与负载端的中性点之间电气连接的电阻值很小,因此即使零线电流通过大地,到了电源端也会再通过其中性点与大地相连的接地装置流到电源的中性点的,也就是流回电网。
在供电系统中,中性线零线的作用是什么﹖变压器、发电机的绕组中有一点,此点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的电压绝对值均相等,这一点就称为中性点,通常我们称它为0点;但是当中性点接地时,该点就称为零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由零点引出的导线,则称为零线。
由以上比较我们还可以得出电网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措施,即中性点的绝缘运行方式和中性点的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⑴中性点绝缘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都必须采用保护接地,而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②中性线的机械强度应与相线相同,中性线不允许断开;③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变压器二次线圈额定电源的25%,三相负荷电流不应相差太大,以免影响三相电压的平衡;④杜绝中性线直接接地,低压配电盘必须设置三相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低压电网中的接地故障;⑤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应加装4只避雷器,以防止雷电过电压。
⑵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②在三相四线制的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能混用,即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但若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则是允许的,因为其安全效果更好;③要求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因为在中性线断开的情况下,接零设备外壳上都带有22 0V的对地电压,这是绝不允许的。
评论交流电都是A,B,C三相,变压器3相一般呈星形,中间零线接地,相到地为220伏,相到相380伏,进到居民用户时,零线要接地,让零线和大地为一体,才能保证每相对地为220伏。
三相负载尽量平衡,如果零线都不接地,一但零线断了,因为每相负载不可能完全平衡,就会在不同相上从新分压,负载大的相电阻小,分压小,电压低;负载小的相电阻大,分压大,电压高,这样用电器工作就不正常,或烧坏。
评论由于线路和用电器上有微量漏电还有电容效应,甚至电器漏电有时也会发生导致零线带220V其余两相带38 0V,所以零线不接地也并不安全.我厂1600KVA不接地系统平常中性线对地15V左右,超45V预告音响报警.各相线对地电压与相电压的差值小于15V不等.注:设中性线对地15V,相线对地电压为220V-15Vcosφ,其中φ为中性线对地电压的相位与各相在2π内范围的相角差.三相异步电机相关知识点1. 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形式为三角形接法时,如果电机供电电源缺一相,比如缺C 相,则电机内部电路会形成A-C、C-B两相绕组串联后与A-B间绕组并联,承受电压为线电压(380伏),由于并联两路通入的电源相序相同,形不成旋转磁场,电机转子会出现堵转;这时由于转子停止,没有感应的反电势存在,在电机绕组上产生的电流基本就是电机的启动电流,如此大的电流在短时间内就会烧毁电机绕组。
由于A-C、C-B两相绕组串联阻抗较大,所以电流会相对小一些;当A-B间绕首先烧毁后出现接地短路,电机电源回路的空气开关在短路电流的作用下瞬间跳闸,这样就形成了A-C、C-B两相绕组可能不发生损坏。
但是如果空气开关选择不当,出现迟缓跳闸,那么A-C、C-B两相绕组也可能发生烧毁。
- V/ o2 F7 k! Y: |0 ]* ~) o接线形式为星角形接法时,缺哪相哪相绕组肯定无电流,但由于有中性点的存在,另2相绕组通入的两相电流,在电机处于运转阶段仍然会形成非圆形旋转磁场,电机仍能够运转。
在负载不变的情况下,两相绕组的负荷加大,及电流加大,长时间运行会使得两相绕组由于过载而烧毁。
如果在电源缺相期间,机械负载为空载或轻载状态,电机电流不会超负荷,也不会发生烧毁事故。
变频空调采用永磁电机,依靠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达到调节室温的目的,在理论上变频空调比普通的定速空调节能30%,温度更恒定,人体感觉更舒适一是变频空调频率变化范围窄,低频低不下去,节能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二是谐波大,功率因数普遍偏低,电网输出的电能不能充分利用。
三是压缩机低频运行时的噪声和振动。
美、日等国先进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查表法和基波抽取法,也始终未能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
因而,长期以来,市场上大部分变频空调只能将低频频率控制在10赫兹-30赫兹。
即使是变频技术较为领先的日本,最低频率也只能做到8赫兹,变频空调的舒适节能效果始终无法发挥到极致。
变频自动转矩控制技术,使频率不断从20赫兹讲到10赫兹,再从10赫兹降到6赫兹,并且最终实现空调压缩机1赫兹低频稳定运行,功率因数达到0.999,与国际最先进的产品相比,室外噪声降低1-3分贝,而且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2006年,格力电器终于实现了对无传感器直流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研发出正弦波直流变频技术,被权威机构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格力电器将变频空调的关键技术——低频控制技术做到15赫兹;2010年,格力电器再次整合了各项变频控制及压缩机技术,将运转频率降低至6赫兹,继而再降低至1赫兹——格力变频关键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不仅超越了国内同行水平,也超越了国际同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