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将无色彩的图像制作成色彩艳丽的图像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1.tif)(1)调出Yps5-01.tif文件;(2)进行色彩模式的转换及色相调整。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1.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选择“图象—模式—RGB颜色”;选择“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勾选“着色”,将“饱和度”的调节杆移到中间位置。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将无色彩的图像制作成色彩艳丽的图像效果。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将图像的局部制作成灰度或单色彩的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2.tif)(1)调出Yps5-02.tif文件;(2)通过对图像的羽化选定及色彩调整,使图像下部完全呈灰度,上半部既保留一部分原图色彩,又有一部分单色变化。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2.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先羽化选择下部分的黄色花(羽化值5-10),然后选择“图象—调整—去色”;新建一图层,设置由红色到透明的渐变色,用渐变工具,选择光线渐变类型在上部分的天空适当位置进行渐变填充,将红色球适当压扁,双击图层面板该图层,将“混合颜色带”中的“优先图层”的值适当缩小,使白云显示出来即可。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将图像的局部制作成灰度或单色彩的效果。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对图像调整,将图像的方位改变,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3.tif)(1)调出Yps5-03.tif文件;(2)将倒置的图像端正过来,并将鸟头朝右的图像作成鸟头朝左的效果。
(3)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要求是16×12cm.、72pixels/inch、CMYK模式,以Xps5-03.tif 文件名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选择“图象—旋转画布—垂直翻转”;选择“图象—图象大小”,在图象大小对话框中,设置宽、长分别为16cm、12cm(注意要将“保持纵横比”前的小勾去掉);选择“图象—模式—CMYK颜色”。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将图像的方位改变,并注意模式的调整。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对图像亮度及色彩的调整,使背景清晰、花瓣色彩改变,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4.tif)。
(1)调出Yps5-04.tif文件;(2)将图像进行亮度调整(有明显的草地),并将原图像中黄色花瓣的黄色成分降低调整为红色(只改变花瓣色彩)。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4.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图象—调整—高度/对比度,将亮度值调整为“+86”左右;用魔棒工具选择黄色的花瓣(注意要用“选择相似”选取所有的花瓣),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将色彩值调整为“-60”左右。
取消选择,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通过对图像亮度及色彩的调整,使背景清晰、花瓣色彩改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调整使图像的亮度均衡,并将黄色的花蕊替换成紫红色花蕊,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5.tif)。
(1)调出Yps5-05.tif文件,如图所示;(2)将亮度均衡能看到绿色的叶茎,并调整花蕊的颜色为紫红色。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5.tif文件(CMYK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图象—调整—高度/对比度,将亮度值调整为“+100”左右;用魔棒工具选择黄色的花蕊(注意要用“选择相似”选取所有的花蕊),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将色彩值调整为“-110”左右。
取消选择,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将将黄色的花蕊替换成紫红色花蕊。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调整使图像呈负片效果,并将图像的右半部调整呈手绘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6.tif)。
(1)调出Yps5-06.tif文件,如图所示;(2)将图像调整为负片效果,并将右半边调整为手绘效果。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6.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图象—调整—反相;利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右半图象,图象—调整—色调分离,设置色阶值为6。
取消选择,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将图像的右半部调整呈手绘效果。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调整使在一个彩色图像上得到既有位图效果,又有灰度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7.tif)。
(1)调出Yps5-07.tif文件,如图所示;(2)将图像上部1/3处调整成位图效果,下部1/3处调整为灰度效果。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7.tif文件(CMYK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选择“矩形选框工具”(设置其羽化值为10像素),选取图像的上1/3,图象—调整—阈值;将刚才的矩形选区移动到图像的下1/3处,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设置饱和度为“-100”。
取消选择,将图像模式改为“CMYK颜色”,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通过调整使在一个彩色图像上得到既有位图效果,又有灰度效果。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调整使图像中叶片呈翠绿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8.tif)。
(1)调出Yps5-08.tif文件,如图所示;(2)将图像调整成一幅翠绿色叶片效果(调整亮度、反差及色相)。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8.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先将画布逆时针旋转90度,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勾选“着色”,设置色彩为130,饱和度50,亮度0;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设置亮度为+25,对比度为-10。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调整使图像中叶片呈翠绿效果。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调整将一个灰度倒立图像制作成有色彩效果的正立图像,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09.tif)。
(1)调出Yps5-09.tif文件,如图所示;(2)将倒立图像端正,并调整成有色彩效果。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9.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先将画布旋转180度,再将图象模式调整为“RGB”;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勾选“着色”,设置色彩为100,饱和度50,亮度0。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通过调整将一个灰度倒立图像制作成有色彩效果的正立图像。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调整来改变图像色相,并进行图像的剪裁,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10.tif)。
(1)调出Yps5-10.tif文件,如图所示;(2)进行色相变换及旋转剪裁图像。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10.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先将背景图层转换为普通图层,然后逆时针旋转画布90度,再利用“编辑”中的调换将图象逆时针旋转30度左右;图象—色彩/饱和度,设置色彩为-120,饱和度及亮度均为0。
课外作业:练习本题。
小结:通过调整来改变图像色相,并进行图像的剪裁。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电脑。
考核(可提问):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如何选定图像轮廓?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图像的备份及调整,制作两幅不同背景的图像,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参见附图Xps5a-11.tif)(参见附图Xps5b-11.tif)。
(1)调出Yps5-11.tif文件,如图所示,并进行备份。
(2)对其中一幅图像进行背景灰度化调整,以RGB模式保存为Xps5a-11.tif文件。
(3)对另一备份图像背景进行换色,结果图以RGB模式保存为Xps5b-11.ti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