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知识点汇总目录:一、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二、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介绍1、“引江济汉”工程2、局部航道整治工程3、部分闸站改造工程4、兴隆水利枢纽工程三、“引江补汉”的作用1、调水线路2、工程估算3、“江水北调”4、东线工程的13个梯级抽水站5、东线工程的源头一、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图:中线工程图2002年中线工程开工后,湖北省南水北调办、湖北省环保局联合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下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首次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果不考虑中下游治理,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四减少,四降低,四增加”:汉江流量减少,水位降低,水资源利用成本增加;环境容量减少,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控制污染的难度增加;航运条件好的中水历时大幅度减少,航运保证率降低,航运成本增加;合适的鱼类越冬场、肥育场所面积减少,水温降低,不适合鱼类生存的因素增加。
在提出“四减少,四降低,四增加”的危害之后,湖北方面又进一步提出了应与调水工程同步实施的针对汉江中下游四项补偿工程。
从1987年至2002年,湖北省不断调研、论证甚至顽强论辩,终于收回成效:中线首期调水规模由原本设定的145亿立方米一降再降,2002年开工时减为95亿立方米。
加之补充论证、规划,原本在计划外的中下游补偿工程,原定于2010年的开始调水期限,也推迟至2014年. 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获投资额80亿元。
二、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介绍1、“引江济汉”工程(2010年3月26日开工——预计2014年竣工)2010年3月26日,“引江济汉”工程动工。
4年后,长江水将在荆州河段龙洲垸沿一条1500米宽的口子,然后向内收缩,最后成为宽约110米的水面,穿过荆江大堤、318国道、汉宜高速,跨越长湖,直抵67公里外的另一端——位于潜江市高石碑镇的汉江兴隆河段。
耗资60亿元的“引江济汉”工程,将打造中国现代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工程完工后,可通航千吨级轮船。
工程从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引水到潜江市高石碑镇汉江兴隆段,地跨荆州、荆门两地级市所辖的荆州区和沙洋县,以及省直管市潜江市。
引水干渠全长67.23公里,渠道设计流量350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流量500立方米每秒,进口渠底高程26.10米,出口渠底高程25.00米,渠底宽60米,渠道内用砼块护砌,左岸渠顶设计宽7米,渠堤外坡脚有宽4米的绿化草为保护地,渠道以通水为主,兼顾灌溉与通航两种功能,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
“引江济汉”若得以实施,年平均汇入汉江的长江水将达31亿立方米,汇入东荆河6亿立方米。
而“引江补汉”工程的预计引水量,目前也已提至100亿立方米,与南水北调中线首期调水量基本持平。
2、局部航道整治工程汉江中下游局部航道整治工程范围为丹江口至河口652km河段,建设规模为Ⅳ级航道,以维持原通航500t级航道标准。
丹江口至皇庄270km河段,对已建丁坝加长、增建部分丁坝,对原有挖槽浚深,确保原设计并已达到的Ⅳ级航道标准;皇庄至兴隆枢纽110km段,以整治和护岸(滩)为主,堵汊并流、束水归槽,控制河势;兴隆枢纽至高石碑(引江济汉出口)3.5km不衔接段,整治与疏浚相结合,以疏浚为主,整治为辅,固滩护岸、稳定航槽;高石碑至岳口段59.5km,以整治和护岸(滩)工程为主,稳定和缩窄枯水河床;岳口至河口段206km,浚深枯水航槽。
推荐方案总投资为3.57亿元。
工期一年半左右。
局部航道整治是对汉江调水后中下游航道水位下降,导致局部航道等级降低,并形成碍航的局部河段进行整治,维持丹江口以下河段原航道条件基本不变。
3、部分闸站改造工程汉江中下游闸站改造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并改善因中线调水而引起下降的各闸站的灌溉水源保证率,维持农业灌溉供水条件。
工程范围为丹江口水-汉江河口河段,河段长度约629km,涉及两岸主要灌区11个。
根据拟定的设计原则,受影响的地市且需采取必要工程措施的闸站项目共31个,分别为襄樊市9项、荆门市7项、天门市4项、潜江市2项、仙桃市3项、孝感市7项,总设计引水流量232.66M3/S,总装机功率23.163MW。
其中规模较大的为谢湾、泽口闸改造。
静态总投资3.73亿元。
工期一年半。
部分闸站改造主要是对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影响的闸站进行改造,恢复和改善供水条件。
丹江口水库以下至汉江河口段241座农业灌溉闸站,共有185座需要改造,其中有31座闸站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改造。
4、兴隆水利枢纽工程(2009年2月26日——2013年年底电站顺利通过验收)兴隆枢纽的主要任务是枯水期壅高库区水位,改善库区沿岸灌溉和河道航运条件。
工程位于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与天门市多宝镇交界的汉江上。
上距丹江口枢纽378.3公里,下距河口273.7公里。
静态总投资30.49亿元。
兴隆水利枢纽主要由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电站厂房、鱼道和两岸连接交通桥组成,坝轴线总长2835米。
工程正常蓄水位36.2米(黄海高程),相应库容2.73亿立方米;设计、校核洪水位(相当于防洪高水位)41.75米,相应库容4.85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面积327.6万亩;工程库区回水长度76.4公里,规划航道等级为III级;电站装机容量4万千瓦,年发电量2.25亿千瓦时。
兴隆工程导流明渠长度约5000米,比三峡工程导流明渠还长1000多米,开挖土方量达1150万立方米。
施工方通过挖掘机明挖、采砂船开挖、挖泥船吹填等诸多工艺,创造了最大日开挖12万立方米的中国内河土方开挖最高纪录。
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在老河床上建设一座交通桥,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工程,对桩基施工要求很高,要求钻取直径1.5米、深度55米的桩孔。
河流改道变迁使得汉江岸边老河床地层情况极为复杂,地下30米以内为交替层状分布的黏土、粉沙、浸岩黏土,30米以下为大直径、高硬度的卵石层。
三、“引江补汉”的作用“引江补汉”工程(未开工,研究考察中)堪比三峡工程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
“引江补汉”工程也被划入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四项补偿工程之一,建设目的是为补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河道内外需水要求,增加北调水量。
预计引水量60亿立方米。
“引江补汉”,即引三峡库区水经巴东神农溪、经多级提水、穿越巨型隧道流至汉江支流堵河,汇入丹江口水库。
减轻气候及上游调水导致水量减少的问题。
相比多年前便开始酝酿的大宁河路线,此方案具有引水线路相对较短、淹没占地和移民数量很少,建设协调难度相对小,施工难度相对小,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该工程与“引江济汉”工程一起可促使湖北汉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引江补汉”堵河的发源地堵河有西、南两源。
西源为正源,发源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三个包,海拔2603米,源头名大暑河,注入南江河,南江河在陕西省境长95公里,于彭家台进入湖北省竹溪县改称汇湾河,在新洲镇东南会南来的泉河后称泗河,到竹山县两河口与南源官渡河汇合后始称堵河。
西源河全长230余公里,流域面积4860余平方公里,平均坡降约4‰。
南源官渡河发源于湖北神农架,海拔3052米,在神农架区叫洛阳河,由南向北流至房县九道与阴峪河汇合称九道梁河,于义渡坪会罗汉洞河称凉台河,于老码头会杨泗庙河和马厂河后称白河,继续北流至官渡镇始称官渡河。
官渡河为神农架木材流放的重要通道,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2885平方公里,平均坡降约4.6‰。
堵河自两河口向北流经竹山县城、姚坪、叶滩、叶大、黄龙出口汇入汉江,河口海拔154米。
堵河,是汉江水系的第一大支流,总体流向由西南而东北,跨经陕西省的镇坪、平利和湖北省的竹溪、竹山、房县、郧县、十堰等两省七县、市,流域总面积11725平方公里。
堵河由西、南两条(支)源流汇合而成。
西(支)源流叫汇湾河(亦称泗河),源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北境——陕西省镇平县的杉树坪,沿途有49条河溪汇入,其长约100公里;南(支)源流叫官渡河,源于川、鄂交界之大神农架北麓——台子上的阴条岭,沿途汇入九条较大溪流,其长约93公里。
两支源流五、“引汉济渭”工程的介绍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将穿过秦岭,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
引汉济渭,即在陕西汉中市洋县境内引汉江水,过秦岭,进关中地区,融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以解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大重点城市,兴平、华阴等13个中小城市的工业、生活用水的大量缺口。
引汉济渭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
穿越秦岭段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秦岭隧洞全长81公里,将采取防水措施,控制渗漏量。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主要由黄金峡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枢纽等三大部分组成(三河口输水工程、黄金峡水源泵站、黄金峡水库枢纽)规划在汉江干流黄金峡和支流子午河分别修建水源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和三河口水利枢纽蓄水,经总长98.3公里的秦岭隧洞送至关中。
工程总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其中从汉江支流子午河自流调水5亿立方米,从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提117米引水10亿立方米;工程设计最大输水流量70立方米每秒,水库总库容9.39亿立方米,泵站总装机功率15.65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工程建设总工期99个月,静态总投资168亿元。
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推进进度及“引汉济渭”工程规划,至2030年,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将向外“输血”150亿立方米左右,抽走汉江上游水资源总量近40%。
引汉济渭工程计划总工期约11年,采取“一次立项,分期配水”的建设方案,逐步实现2020年向渭河流域配水5亿立方米,2030年最终调水规模达到15亿立方米的目标。
“引汉济渭”工程的取水点黄金峡水利枢纽“引汉济渭”取水点位于汉中市洋县境内黄金峡镇,地处山区,交通极为不便。
配合“引汉济渭”工程兴建的黄金峡水库.黄金峡水利枢纽是引汉济渭工程的两个水源之一,也是汉江上游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一级。
坝址位于汉江干流黄金峡锅滩下游2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1.7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76.17亿立方米。
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8米,总库容2.29亿立方米。
坝后泵站总装机功率12.95万千瓦,设计扬程117米。
电站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63亿度。
三河口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为引汉济渭工程的两个水源之一,是整个调水工程的调蓄中枢。
坝址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的子午河峡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汇口下游2公里处,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8.70亿立方米。
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145米,总库容7.1亿立方米。
坝后泵站总装机功率2.7万千瓦,设计扬程97.7米。
电站总装机容量4.5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02亿度。
汉江干流陕西境内自上至下依次有黄金峡、石泉、喜河、安康、旬阳、蜀河、白河七级水电站.从上游黄金峡到中游兴隆,1000公里的江段上,将被人工分隔成15个大型水库,不足百公里就有一座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