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各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位。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指向标地图,先确定南北,将指向标放大平移再确定东西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半圆)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例如,0 10 20千米。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如选举)、经济(如商场购物或银行存取款等)、文化(体育、学校等)和管理(物业、环保、公共设施的添置和维护等)功能。

(要学会选择)(P8-9)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
①常见地图:
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②读图步骤:
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
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根据表现主题不同,可划分为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等,它是强调按照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

(如出行要用交通图,旅游要用旅游图等)
例1.暑假期间,家住绍兴的小王准备去内蒙古调查十个城市,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时间一周,他想自己设定城市和出行的路线,他参考的地图最好是(A)
A.《中国交通图》 B.《内蒙古旅游图》 C.《内蒙古地形图》 D.《内蒙古政区图》例2.寒假期间,家住绍兴的小王准备去海南旅游,时间四天,他想自己设计一条游览景点的路线,他参考的地图最好是(B)
A.«中国交通图»
B.«海南省旅游图»
C.«海南省政区图»
D.«海南省地形图»
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设计登山路线,要选择大比例尺地形图,并会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势的陡缓(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重叠处为陡崖,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另外,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第二课自然环境
(1)地形多样
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世界地形图)(P48图3-11)
(2)气象万千
1、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等
2、世界气候及特点 (P26)
3、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图中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除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外的其他气候类型在亚洲均能找到,可谓复杂多样),非洲赤道南北两侧气候类型呈对称分布、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极洲气候比较单一,只有寒带气候。

4、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两个要素构成,组成了世界自然景观(动物、植被等)的地区差异。

5、气候的主要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

(掌握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区中的动物)
6、请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P29)
7、中国的位置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位于亚洲的东部,东西跨经度达62度,南北跨纬度达50度。

濒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

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海陆兼备。

这种地理位置的优点是:( P41)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他们在世界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人口分布情况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东南部。

人口稀少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亚欧大陆的北美大陆的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地区、大洋洲的中西部地区。

3、一般说来,地势平坦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较多;而高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沙漠地区、高寒地区人口分布较少。

(2)不同肤色的人们
4、世界三大人种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

南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

(请掌握三大人种的特点)
(P33)
(4)关爱世界大家庭
23、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要互相联系和交往,共同解决世界问题。

采取的措施可从国际法律、经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等有关方面来回答。

(请说出几个世界组织的名称及主要的情况: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欧洲联盟、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会议-简称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P33-34)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24、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来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北纬的代号是N,南纬的代号是S。

经线和纬线是互相垂直的,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的形状是圆。

判断经纬网中的东西经度的方法是从左到右,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东经。

而南北纬线的判断则是从下往上,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南纬,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北纬。

25、地球每转1需要4分钟,即转15需要1小时,我国东西之间跨经度达62度,则东西之间时间相差4个小时多。

26、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请掌握。

由此来练习掌握地球上的某一个点的位置。

(给出某一个点的经纬度,判断它位于什么半球,什么纬度带,什么温度带)(P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