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行政上诉状下面是民商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二审行政上诉状,希望大家喜欢。
二审行政上诉状1上诉人:樊xx,男,1xxx年6月16日生,原云南云法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
住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6号。
法定代表人:吴爱英,部长。
案由:司法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违法确认并国家赔偿请求事项:一、依法撤销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xx)三中字第00389号《行政裁定书》(下称一审裁定);二、依法确认被上诉人20xx年5月3日作出的(20xx)司复函10号《告知函》,对云南省司法厅(下称司法厅)实施的云南云法律师事务所(下称云法所)合伙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违法确认并行政赔偿“相应的不作为”违法;三、依法确认被上诉人对司法厅实施的云法所律师合伙行政许可行为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不予行政赔偿行为违法;四、依法责令被上诉人依法赔偿对司法厅实施的云法所合伙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给上诉人造成的20年的律师执业损失1,200万元,主张权利损失5万元,合计:1205万元(损失证据另附)。
一、一审裁定认定基本法律事实法律关系错误一审裁定认定:“关于樊xx起诉请求确认司法部20xx年5月3日作出的(20xx)司复函1 0号《告知函》构成行政不作为一节,该函系司法部在作出相应答复、决定后,根据信访条例对樊xx重复请求作出的不再受理决定,对该决定提起的诉讼,不属于行政案件受案范围。
”生效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北京高院)(20xx)高行终字第627号《行政赔偿裁定书》认定:“樊xx赔偿请求所指向的司法部的相应具体行政行为,并未经法定程序被确认违法”“樊xx所提本案行政赔偿诉讼,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第(4)项的起诉条件,驳回上诉,维持一审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是1xxx年4月2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审理行政赔偿案件的若干问题”发布的,其所根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1xx年5月12日发布的。
20xx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20xx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在20xx年12月1日以后,或者发生在20xx年12月1日以前,持续至20xx 年12月1日之后的,适用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二款“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该法条确立了“确赔合一”的国家赔偿原则。
20xx年4月11日,被上诉人做出《不予行政赔偿决定》,上诉人不服该决定,于20xx年10月24日,依法向北京二中院对被上诉提起违法确认并国家赔偿诉讼,北京二中院、北京高院居然以修正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认定:“赔偿请求所诉指向的司法部的相应具体行政行为,并未经法定程序确认违法”,裁定驳回上诉人的起诉、上诉。
20xx年1月16日,昆明市中院(20xx)昆民四终字第345号民事判决书确认:第三人周路、杨志强履行云法所四人合伙协议违约;认定:云法所的解散、注销“系行政纠纷,不属于民事诉讼范围,本院不予以处理”(请见补充证据)。
20xx年3月21日,上诉人基于昆明中院的生效民事判决,向司法厅提交了《要求依法确认对云南省云法律师事务所实施、变更、解散、注销,不予被上诉人“《不予赔偿决定书》(【20xx】司赔决1号)”,是被其在法定期间没有依法履行“有效监督”、“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法定职责,导致司法厅解散、注销云法所,致使上诉人权利受到侵害,上诉人依法申请被上诉人对其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违法确认并国家赔偿,作出的最终“相应的不作为”。
被上诉人的“《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20xx】司复决字第1 9号)、《群众来信答复函》(【20xx】司复函3号)、《群众来信答复函》(【20xx】司复函4号) 和《不予赔偿决定书》(【20xx】司赔决1号)”不是对司法厅不同、“相应”的违法具体行政许可行为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的行政许可监督行为,且上诉人已经分别对其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监督“相应的不作为”分别提起了行政诉讼,且被上诉人的《不予赔偿决定书》(【20xx】司赔决1号)不是司法厅最初的违法行政许可的监督“相应的不作为”,也不是司法厅变更、解散云法所行政许可的中间监督“相应的不作为”,而是对行政许可监督“相应的不作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给上诉人造成律师执业损失,对上诉人申请其违法确认并国家赔偿作出的最终“相应的不作为”,该《不予赔偿决定书》行为的合法性、有效性受生效的北京两级法院行政赔偿裁定书所拘束。
因被上诉人的“《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20xx】司复决字第1 9号)、《群众来信答复函》(【20xx】司复函3号)、《群众来信答复函》(【20xx】司复函4号) 和《不予赔偿决定书》(【20xx】司赔决1号)”没有一个是“有效监督”、“及时纠正”司法厅相应的具体违法行政许可行为的合法、有效的具体监督行政行为,上诉人的权利至今没有得到被上诉人及法院确认,为此,上诉人基于北京两级法院生效的行政赔偿裁定,确认上诉人与被上诉人间的国家赔偿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力义务须经法律程序确认的裁定,依法申请被上诉人依法确认其对司法厅系列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违法并给予上诉人国家赔偿,其所作的(20xx)司复函10号《告知函》,不是对其前述其任一一个行政许可监督“相对的不作为”违法行政许可行为的为“重复”监督具体行政行为,而是对上诉人依法申请其履行对司法厅违法行政许可监督职责其所作出的“相应的不作为”,至今被上诉人仍然没有依法履行对司法厅系列违法行政许可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法定职责,据此,其“不再重复理”,是对北京两级法院的行政赔偿裁定确认的违法确认并国家赔偿法定职责“相应的不作为”。
一审裁定将2003年至20xx年期间,上诉人与司法厅、云南省人民政府、被上诉人之间发生的云法所合伙系列行政许可行为、行政许可监督“相应的不作为”纠纷及裁判混为一谈,认定基本法律事实,法律关系错误。
二、一审裁定以立代审、违宪、违法、违反行政许可案审判原则一审裁定认定:“樊xx起诉请求确认司法部20xx年5月3日作出的(2 01 2)司复函1 0号《告知函》构成行政不作为一节,该函系司法部在作出相应答复、决定后,根据信访条例对樊xx重复请求作出的不再受理决定,对该决定提起的诉讼,不属于行政案件受案范围。
”“樊xx请求法院‘责令司法部赔偿对云南省司法厅实施的云法所合伙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带给樊xx造成的2 0年的律师执业损失一节’,因生效裁定已确认云南省司法厅的行政许可行为不具强制执行力,樊xx请求法院责令司法部对云南省司法厅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而承担赔偿责任无依据。
”其认定以言代法,以不是同一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明显违法裁定代替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违反了宪法、法治原则:(一)一审裁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云南省司法厅、被上诉人、北京二中院、北京高院、云南省法院“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其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两地法院生效的行政裁定,明显与宪法、法律相悖,一审法院将其作为裁定的依据,有法不依,违宪、违法。
(二)一审裁定违反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法定受案范围及起诉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四十一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六条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向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申请兼职律师执业的,还应当提交所在单位同意律师、律师事务所执业行政许可,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特别法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司法厅违法实施、变更、解散、注销云法所,云南省人民政府、被上诉人对司法厅分别实施的云法所合伙行政许可有“有效监督”、“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的法定职责,上诉人是其系列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的受害人,有权分别对其具体行政行为,“相应的不作为”,分别提起行政诉讼,“依法要求赔偿”。
一审法认定上诉人的起诉是“不属行政案件受案范围”,违反了前述法律及行政许可案,法定的受案范围及受案条件。
(三)一审法院以立代审违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按照中央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部署,人民法院的立案审查制度已经更改为立案登记制度,一审法院未听取上诉人、被上诉人的陈述、答辩、辩论意见,对上诉人提交的证据未经质证、认证,以立代审,驳回上诉人的起诉,剥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赋予上诉人的诉权及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四)一审裁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案件审判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无论是北京二中院的裁定,还是北京高院的裁定,或是云南三级法院的裁定,都不是法律、司法解释,也不是最高人民法院认可的指导案列,一审法院没有对被上诉人的行政许可监督不作为的《告知函》的合法性予以审查,将北京、云南两地法院对司法厅、被上诉人、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监督纠纷案的枉法裁定作为本案裁定的法律依据,违反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的行政案件司法审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