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注意事项论文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注意事项论文

浅析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摘要】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已形成预应力混凝土与构件的施工方法。

后张法预应力梁在设计和施工中越来越多,具有方法简单,操作灵活。

但由于各方面配合较多,需要在施工中统一协调管理。

本文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从后张法施工的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注意事项
一、“人”的因素:
1.1、项目部要成立以技术经理为主、各工种参加的技术管理小组,在充分吃透图纸的基础上编制符合现场实际、可操作的施工方案。

在经过业主、监理批准后,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2、施工班组的选择上要充分了解、组织纪律性要强、工人要有施工经验的。

1.3、考虑多工种施工的协调性。

施工中不仅仅是在后继的张拉、锚固,还要考虑前期的模板、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养护、缺陷修补、振捣、预埋等才是完整的工程作品。

1.4、检查施工单位资质及质量员、安全员上岗证。

1.5、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运行情况。

二、“机”的因素:
2.1、必备工具有:经过检验合格的千斤顶、油压表、油泵、传感器。

2.2、磅送混凝土浇捣、模板、钢筋等辅助施工工具。

三、“料”的因素:
3.1、预应力施工模板底模和侧模的固定间距不超过40cm左右,梁端部要加密处理、支撑立杆档距不超过70cm,横杆档距不超过120cm。

钢筋每60t为一检验批,制作好的钢筋须按分类堆放。

3.2、砂、石、水泥等材料必须堆放在硬化场地上,水泥要有合格证和防潮措施,每100t为一检验批。

3.3、钢绞线1860mpa级无粘接钢绞线,不得有接头,每20t为一检验批,
3.4、锚具0um15-1型、锚垫板进场要有生产厂家的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复试合格证明。

抽取10%检查锚环、夹具外形及表面质量,不少于5副做洛式硬度试验。

3.5、预应力波纹管:要有出厂证,每批中任意抽取3%且不少于3根测量波纹管的厚度和内径,做成30°的圆弧,高度大于1m,圆弧段管壁不得开裂,咬口不得脱开。

对圆弧波纹管做灌水试验。

灌水高度>1m,观察30min不得漏水。

3.6、外加剂: 外加剂禁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要求。

四、“法”的因素:
4.1、混凝土浇捣、养护。

4.2、钢筋绑扎。

4.3、预埋件处理。

4.4、钢绞线张拉、锚固。

4.5、材料的报验和检测。

4.6、检查施工(分包)单位资质及技术管理人员、质检员、安全员的上岗证。

4.7、施工单位(分包)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运作情况。

4.8、审查施工方案,特别是每一道工序要落实到人。

4.9、熟悉施工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4.10、预应力张拉机具及仪表,应加强维护和校验,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

4.11、张拉设备标定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

4.12、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5级,标定张拉设备的试验机或侧力计精度不应低于+-2%。

4.13、预应力筋施工要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要求。

b、预应力筋用锚具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要求。

五、“环”的因素
5.1、施工准备阶段:
5.1.1、配合比的确定:预应力砼设计强度一般为c40,采用5mm~25mm的连续级配青色碎石作为粗骨料,采用细度模数为2.4的中砂为细骨料;采用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经过试验确定1m3砼水泥
472kg,塌落度为100mm~140mm,标养试块28d达45mpa以上。

5.1.2、机械设备:砼用磅送砼,按施工配合比在搅拌站加工,用输送泵送到工作面,张拉设备采用2台千斤顶双向张拉,千斤顶配套的油表及锚具在使用前均有检测证明,并在使用3个月或200次后重新标定。

5.1.3、预应力筋采用qs15.2,有粘接预应力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张拉强度fp+k=1860n/mm2.锚具一般采用预应力1类stm系列12孔群锚,螺旋筋与喇叭口配套选用,波纹管采用金属波纹管。

5.2 、构件的制作:
5.2.1、模板、钢筋、混凝土阶段:a、模板的拼缝要严密,固定大刀片档距不大于40cm,两端要有30cm加密处理;支撑档距不大于70cm。

b、钢筋绑扎扎丝要错开;直螺纹接口丝扣两边均匀。

钢筋主材要做除锈处理。

c、混凝土浇捣前要清除底板垃圾,浇水湿润。

5.2.2、制作构件:在构件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时,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让其产生预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

具体工艺流程:安装底模刷隔离剂—钢筋绑扎—支一侧模—安装卡子—预埋管—预应力筋加工—穿筋—隐蔽工程验收—安装另外一侧模板—混凝土浇筑—试块制作;在浇筑过程中拉动
钢绞线—养护拆模板—制作锚具;压混凝土试块—校验张拉机具—按张拉程序拉预应力钢绞线—灌浆机具准备—灌注水泥浆—切筋—封锚—养护。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6.1、成孔:孔道形成采用波纹管,安装时避免反复弯曲,安装后检查曲线坐标,位置用井字架固定。

6.2、钢丝束制作:高强钢丝铸锚束制作在厂内进行,盘圆后运往工地。

6.2.1、墩头平整参差≯1.2mm。

6.2.2、合金浇注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6.3、张拉:设计张拉控制力、试验、调整张拉控制力、锚固力及预应力束伸长值,取得经验后分批张拉。

6.4、灌浆:张拉结束后,合格即可进行,水灰比不大于0.45,灌浆时先均匀低压进行待全部出气孔与灌浆孔出浆后,封闭出气孔与灌浆孔,加足压力到0.5mpa--0.6mpa即可。

搅拌3小时后泌水率≯2%,水泥浆的抗压强度≮305n\mm2.
6.5、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张拉过程均应有详细记录。

七、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砼构件、块件、张拉强度试件、试压报告单。

7.2、预应力筋出厂质量证明及试验报告单。

7.3、预应力筋的冷拉记录。

7.4、冷拉预应力筋的机械性能报告。

7.5、冷拉预应力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7.6、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的合格证及检验记录。

7.7、预应力筋张拉设备校验记录。

7.8、预应力张拉记录。

7.9、预应力孔道灌浆试块试压报告单及水泥出厂合格证。

7.10、混凝土构件、块体标准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7.11、设计要求的其他资料。

八、施工特点:
8.1、流动性好:出机浆体流动度为18+-4秒,30分钟流动度<30秒。

8.2、稳定性好:浆体不分层、不沉淀,形成稳定一体的流体。

8.3、无收缩性能:浆体具有无收缩或微膨胀性能,与预应力孔道有良好的粘接力。

8.4、充盈度好:具有良好的充盈性能,能够完全充满整个孔道。

8.5、强度高:具有很高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包括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7天即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8.6、防腐性:对预应力钢绞线具有防腐、防锈性能。

8.7、耐久性:硬化后的浆体具有优异的抗冻融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8.8、施工方便性:一年四季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均可施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