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虚拟仪器 实验报告

实验五虚拟仪器 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实验五:程序结构(2)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陈鹤龄
学生学号 ******* 27
指导教师余炜
课程名称虚拟仪器
实验5 --1 使用条件结构
1.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条件结构(Case Structure)。

建立程序以检测温度是否超出范围,当温度超出上限时或下限时,前面板上的报警LED
将点亮,并显示当前的温度状态为“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

在范围内时温度状态为“温度正常”。

2.设计步骤
1)前面板
1. 使用波形图标(Waveform Chart)显示实时温度和上、下限值。

并且如图进行配置。

2. 添加两个数值输入件,作为“温度上限”、“温度下限”的输入。

3. 添加一个LED显示件,作为报警指示。

报警时为红色,正常时为绿色。

4. 添加文本显示件,命名为“当前温度状态”。

2)框图程序
1.上图为不完整的程序框图,其中条件(Case)结构只给出了真(True)分支。

请分
析程序功能,完成未给出的程序实现功能。

主要实现温度值与上下限的比较,然后输出“温
度过高”,“温度过低”,“温度正常”的状态文本,实现对“报警”指示灯的控制。

2.将程序重新命名为e Temperature Control.vi ,并保存起来。

实验5 - 2 使用顺序结构
1.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顺序结构(Sequence Structure)。

用For 循环产生一个长度为1000000(1 百万)点的随机波形,并计算所用时间。

2.设计步骤:
1)前面板
1. 使用波形图表(Waveform Chart)显示随机数波形,并且如图进行配置。

2. 添加一个数值显示件,命名为“用时”。

2)框图程序
1. 使用顺序结构实现,其中用时间计数器(Tick Count)函数获得当前时间。

2. 试将上图的平铺式顺序结构(Flat Sequence Structure)改为层叠式顺序结构1)前面板
2)程序框图
3.将程序命名为Sequence .vi,并保存起来。

3.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使用条件结构和顺序结构,同时也知道了顺序结构有堆叠顺序结构和平铺顺序结构,这次试验我们通过对实例和思考题的练习,对它们的操作已有一定的熟悉,但还不是很熟练,故需要多加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