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


4、具体
具体指流利、直接和彻底地表达特定的感受和经历。 具体的量度表: 第一个层次:社会工作者让沟通流于抽象、笼统,而没有 努力使谈话转到具体的、有关的事情上。 第二个层次:社会工作者对个人的一些事处理得含含糊糊 ,没能让案主澄清最相关的感受。 第三个层次:社会工作者让会谈直接围绕着个人的事情。 但没能用具体化的方式来处理所有的事。 第四个层次:社会工作者使案主几乎能用具体的言词来充 份描述所有他关心的事。 第五个层次:社会工作者能有效地使案主直接和充份地讨 论特定的感受和经历。
3、真诚
第四层次:社会工作者在响应中带有许多个人的感受,言 语出自真心,他能使自己的响应成为进一步探查与案主的 关系的基点。 第五个层次:社会工作者的响应是自然而然的,深入地表 达了自我。他开放地面对各种经历。社会工作者在发展与 案主的关系的同时,能有效地运用案主的响应,进一步形 成新的探索领域。
2、案主为本
从根本上讲,建立专业助人关系是为了满足案主的 需要,所以案主的需要应该放在首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 应该亲切、诚恳,应该表达出对案主的支持和兴趣,让案 主感到受重视。其次,与案主共度的时间也应都用于满足 案主的需要。而在一般的社会性关系或商业性关系中,社 会工作者的个人兴趣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以案主 为本并不意味着丧失自我,它只是强调了社会工作者的在 助人关系中的取向。
6、代表性
在专业助人关系中,社会工作者既代表着机构,也 代表着所从事的专业。所以,任何失误都不仅会有损社会 工作者自身的形象,而且有损机构和整个专业的形象。社 会工作者每次见案主时应珍惜自己所代表的专业,认真对 待工作,与案主建立关系也要有专业的处理。
二、 建立专业助人关系核心条件
1、同理心 2、尊重 3、真诚 4、具体



1、同理心案例
案例1 服务对象对社工说: 我与马峰似乎不大合得来。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但他指使我 打印文件的方式令我很不高兴。我最恨被人瞧不起,对待我 像一部机器似的只会简单地执行一些严格的命令。我希望别 人能尊重和爱惜我,我还希望我能从我的专业知识上的别人 提出一些建议。 问题: 1、服务对象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请用一句话来描述她主 要的感受。 2、你认为服务对象的这种感受又是关于什么的? 3、你会对服务对象说些什么来表示你对她的经历心同此感 和理解?
1、同理心案例
案例4
服务对象是初中三年级女生,参加学校活动时认识一个高一 年级的男生。两人一见钟情,天天电话不停,夜夜公园漫步 ,到了不能分离的地步。结果功课退步,五科不及格,人也 变得恍恍惚惚。父母得知上述情况之后去找班主任老师,老 师威胁说如果不断绝来往要记大过,父母也警告说如果再有 电话或再见面要打断双腿。服务对象左右为难,她对社工说 : 我不能离开他,他也不能没有我,我们已经互许终身了,但 是,父母、老师都反对,想拆散我们,你说我该怎么? (1)社工初层次同理心反应: (2)社工高层次同理心反应:
3、尊重案例
案例3
情境二: 服务对象说:我读书的时候,曾经在书店偷过书, 但没被发现。从那以后我就常常偷,如今已无法自 拔,我真懊悔。 社工1:要戒掉一种习惯是相当不容易的,要经过一 段较长的时间,你别大苛责自己。
3、真诚案例
社工2:你用了什么方法去戒?困难在哪里?是不是 自己的控制力不够的缘故? 社工3: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心不安,想戒又一时 戒不掉,让你感到痛苦、无助。
3、真诚
真诚即真实诚恳。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 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工作者的经历,对经历的意 识,及其与案主的沟通应该一致。 真诚的量度表: 第一个层次:社会工作者表达出的言词明显地与他现有的 感受不相符。他只有在表达否定和非建设性的言词时是真 诚的。 第二个层次:社会工作者的言词没有真正与他现有的感受 相符。他只是在扮演角色。 第三层次:社会工作者显得真诚但并没有完全投入到情境 之中。
5、控制性
专业助人关系不仅要以所要达成的目标为指导,而且 也要受本专业明确详尽的道德守则的制约。具体包括:社 会工作者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公正,同时也能非批 判地接纳案主;尊重案主的自决权和保密权;并让案主能 通过建设性的方法来表达自己。这些守则是至关重要的控 制手段,起到保护案主的利益,并保证案主与社会工作者 的关系能围绕着特定的目标建立起来。
2、真诚案例
案例1 服务对象对社工说: 我非常担心我7岁的儿子,他现在上小学。他的 老师已向我说过三次,一有人惹他他就打人。 顺便问一下,你结婚了吗?你有孩子吗?
2、真诚案例
社工A:你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你真的相 信我的能力吗? 社工B:我能看出你非常关心你儿子在学校的 行为表现,似乎你也对我的个人背景有兴趣 。
2、真诚案例
社工C:很明显,你为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感到 烦忧,你也想找个能帮你的人。我结婚了,但 我现在还没有孩子。我遇到过许多类似问题的 个案,依我看我有没有孩子对解决问题没有太 大的影响。
2、真诚案例
案例2 服务对象滔滔不绝地叙述他的事,东拉西扯, 一再重复,没有切中主题,已有两个小时了, 社工心中感到不耐烦。服务对象说:“你有没 有在听我说呢?我是不是很烦人呀!”
1、同理心反应格式
同理心反应格式 第一,首先用“你觉得……(情绪字眼)……因为 ……(事实内容简述)……”句型; 第二,再以平常较自然的口吻将了解体会到的感觉 与内容说出来。
2、尊重
尊重是对人的平等对待,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 定。是让案主感到作为一个人有价值、有尊严。 尊重的量度表: 第一个层次:在与案主沟通时表现出案主的感受不值得考 虑,工作者不能建设性地采取行动。 第二个层次:社会工作者的响应很机械,在沟通中对案主 的感受和潜能很少表示出尊重。 第三个层次:在沟通中表达出对案主的感受和潜能的尊重 。他鼓励案主建设性地处理问题。 第四个层次:在沟通中极其尊重和关心案主的感受和潜能 。这使案主能肯定自我,体会到做人的价值。 第五个层次:在沟通中表现出对案主个人极大的尊重,使 案主能最有建设性地采取行动,最充份地表露自己。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 上海大学 范明林
一、 专助人关系特征
1、目的性 2、案主为本 3、非平等性 4、独特性 5、控制性 6、代表性

1、目的性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关系是有目的性的,它反映在 工作者和案主陈述的目标中。目标体现为双方同意的口头 或非口头的契约,符合社会工作的整体目标和社会工作者 拥有的权力。不管目标是怎样制订出来和怎样得到澄清的 ,它都要能解决或防止个人、家庭,或小区的问题,或者 能发展案主的潜能。 双方同意的目标表明双方都对此有所承诺,都承担 一定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关系就必须有时间限制 ,明确什么时候要实现目标,什么时候终结关系,当然如 果出现新的目标要另做处理。成熟的社会工作者能十分清 楚地意识到专业关系的性质,他们有目的地为案主做一切 事。
1、同理心案例
案例2 服务对象对社工说: 我真的给儿子创造了一切改正行为的机会,但是他 一次又一次地让我失望,他从不按他答应过的去做 ,我看事情没有希望了。 问题: 如果你是提供服务的社工,你合适的回应应该 是什么?
1、同理心案例
案例3 服务对象对社工说: 一想到他不顾孩子和我,整天和那个女人鬼混,就 想和他离婚,一走了之。但是只要想到三个可怜的 孩子照顾,就狠不下心离开。请告诉我该怎么做才 好? 社工的同理心反应: (1) (2)
2、尊重案例
案例2
服务对象说:你不了解一个同性恋的人心理的冲突 有多大。 社工1:不!我当然知道。 社工2: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自己快乐就好 了。
2、尊重案例
社工3:这也难怪,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仍然相 当保守,你不必期待大家了解你。 社工4:你觉得你的行为不被社会所了解、接受, 而感到压力与矛盾;如果你愿意,我很愿意和你 谈谈。 社工5:同性恋原本就比较特殊,比较违反社会正 常现象,我希望你赶快找心理医师治疗改掉。

1、同理心
同理心是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著想,真正站在对方 的立场,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并且能够表达出你对 对方感受与需要的理解。 同理心的量度表: 第一层次:社会工作者没有倾听,他在沟通中根本没意识 到案主表达出来的感受和用词。 第二层次:社会工作者对案主表达出来的感受只有微弱的 响应。 第三层次:社会工作者大体上表达出了他与案主有同样的 关心,同样的意思。 第四个层次:社会工作者深化了案主表达出的经历中的感 受和意义。这有助于案主显露以前不能与人分享的感受。 第五个层次:社会工作者明显地深入挖掘出了案主的感受 和意思。他能完全感知和响应案主。
2、真诚案例
社工1:不会呀!你继续说,我很感兴趣,一 直在听呢! 社工2:是呀!你是说得很繁杂、很乱,实在 令人受不了,我都快崩溃了。
2、真诚案例
社工3:我觉得很你健谈,很仔细,说得很详 尽呢! 社工4:我们谈了两个小时,谈了很多,有些 乱,需要整理一下再谈。况且我有点累了, 恐怕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听,我们再次再谈好 吗?


2、尊重案例
案例1
服务对象对社工说: 我是一个骗子,别相信我,我不会承担任 何责任。
社工A 你的确是一个骗子,至少你言而无信,但是尽 管如此,我还是想让你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2、尊重案例
社工B: 我知道你想逃避责任,但是我仍然相信你能够去做 到答应我的事情。 社工C: 我不管你是否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我 仍会把你当成是可以信赖的人,我毫不怀疑,如果你 真想去做的话,你能完成答应我的事情,那么,我们 是不是讨论一下怎么做呢?
3、非平等性
在专业助人关系中,案主一般要提供必要的个人数 据,而社会工作者却不必这样做,因为社会工作者受过专 门训练,他们在助人机构中有一定的职位,有一定的权威 。事实上,订立接受服务的条件就已经显示了社会工作者 一方的权威性。案主和社会工作者有不同的权力反映在案 主和社会工作者有不同的地位上。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具 备建设性地处理与案主关系的能力,克服与案主的关系不 平等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十分重要。否则的话,工 作者就不能建立起案主对他的信任。简单地说,社会工作 者拥有权威的基础是专业技能,专业地位和法定职责。但 友谊与专业助人关系不同,友谊的特点是关系平等和相互 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