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骨班结业论文

大骨班结业论文

第六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结业论文题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
论题方向网络舆情
组号二十四组
姓名党幸子
学员编号2408
2016年5月29日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
前言: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中国网民中,大学生占主导地位。

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参加的网络舆情中,因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大学生们很乐意发表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与认识。

在对许多社会大事件的评论中,都可以发现大学生的身影,可以说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特别大。

大学生网络舆情优点十足,能为政府提供正确的决策方向,有效的缓解了社会矛盾。

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十分庞杂,大学生的心智都不是很成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实信息的影响,而且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可能是高校重视的是大学生英语及其专业课的学习,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不到位,所以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十分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
1、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舆情的主力
根据某项对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关注的方面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关注娱乐新闻和社会热点,音乐电影等。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了解社会,表达舆情的重要平台。

在当前网络舆论传播平台日益成为大学生主要交流渠道的情况下,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其关注的方面多种多样。

2、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主要是刚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特点是个性张扬,善于发现新事物。

他们对于网络新事物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去回应并且做出自己的评论,说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其实他们的看法具有相似性,可能是由于他们接受的知识还有文化熏陶都近乎相同,他们对于热点事件的看法都进会相同。

最后就是他们的评论会带有个人情绪,主观意识太过浓厚,而他们的言论也可能会影响其他人,使事件发展更加激烈。

上面的那些特点是网络舆论成为了双刃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更清楚的让人们明白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明确其发展方向。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网络舆情表现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

积极的网络评论有利于网络健康,会促进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比如说明星吸毒事件。

随着国家对毒品管理的严肃,我国公众人物吸毒事件也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随着柯震东,张默,房祖名,李天一等明星吸毒被抓,社会舆论风极一时,他们被网友批评,网络上各种斥责声,网民的舆论有利于大学生的教育,让他们不至于在追星的道路上迷失自己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1.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涉及,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电子媒介在我们进行]外界交流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一下就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进行汇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舆情对其实有一点影响的。

网络上的信息多种多样,难免会受其影响。

尤其是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备受群众关注,对于社会的认知也就受到无形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舆情来娱乐和开阔视野,同时与他人交流也占有百分之50的分量。

由此可知,网络上的一个热点话题的出现,大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进行讨论,不仅可以与他人娱乐而且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由此可知,大家参与网络舆情时,普遍呈现一种“看客”的状态,随后从“看客”上升到“说客”。

2积极的网络评论的影响
网络舆情表现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

积极的网络评论有利于网络健康,会促进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比如说明星吸毒事件。

随着国家对毒品管理的严肃,我国公众人物吸毒事件也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随着柯震东,张默,房祖名,李天一等明星吸毒被抓,社会舆论风极一时,他们被网友批评,网络上各种斥责声,网民的舆论有利于大学生的教育,让他们不至于在追星的道路上迷失自己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消极的网络评论的影响
而消极的网络评论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会使事件愈演愈烈,对人造成伤害。

比如说电视剧欢乐颂里安迪被诬陷为小三,才不过几天,通过网络的夸大宣传,她被
公众误认为就是小三,还受到了恐吓威胁,后来事件虽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这种相同的事情又发生在她的身上,她们公司的员工过劳晕倒被不知名的人捅给记者,她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这些都是消极的舆论造成的,在没有根据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凭着自己的喜好去评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更会被消极的舆论而误导去做出错误的判断。

消极的网络舆情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互相碰撞融合,没有明确的导向,高校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不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舆情的影响,造成盲从和冲动,做出过激的行为,。

消极的网络舆论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网络世界中类似的事件有很多。

这些言论除了有损当事人的形象,还会对看到的其他人造成影响,对网络舆情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鼓动目的明显,使得评论中骂声一片,将事件推向异化的高潮。

这样的言论所引起的躁动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更甚者会引导大学生做出触犯法律的行为。

每天大家结束了忙碌的学习,无非想通过参与网络舆情来缓解压力娱乐自身。

然而,在娱乐自身的同时,网络舆情参与目的已不再如此单纯。

有些人通过参与来让自身出名,有些人通过参与来宣泄情绪,有些更是通过这一平台来展开一场骂战,。

让那些真正想参与网络舆情来开阔视野与他人交流见解的群众对网络持消极的态度。

因此,我们在参与网络舆情讨论时,应当顾及他人感受,发表积极乐观的见解,更多地是学术上的讨论,而不是通过网络可以虚拟匿名这一优势做那些与社会正面相背驰的行为。

三、我们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呢?可以从政府和高校两方面同时入手。

1、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与监管,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来使我国网络环境更加良好。

开发相关技术人员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控,以免不良信息的流出影响社会稳定。

2、从高校的角度
高校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通过微博微信向学生正确的思想,加强宣传,各部门通力合作,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做一项重要任务。

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网络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大学生意见诉求表达机制。

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更加关注与自己利益生活直接相关的校园环境、相关硬件配套设施、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

如果学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他们就会寻求别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

为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可通过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利益诉求部门,设立诉求信箱等,来建立与大学生沟通的正式渠道。

也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等学生组织了解大学生
关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避免大学生群体因诉求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3、从大学生自身
最后就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作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是杜绝网络舆情消极影响的最有效途径。

我们在参与网络舆情讨论时,应当规范其个人的行为,不作反社会反人类的评论,理性的选取话题讨论,带着高尚的目的去参与网络舆情讨论,积极发表有益的言论。

这样不仅使我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也是网络向更好水平的台阶走去,为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献出了一份力。

结论:总之,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拓展了大学生的信息量,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影响社会健康发展。

所以,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共同努力。

既要以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关注与引导,通过社会各界与高校的合作,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采取必要措施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将其培养成社会合格的接班人。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基于网络舆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面临多种挑战。

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引导策略,才能有效避免不良信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过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75)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记者摇篮2007(8)
[4]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报.教育学刊
2008,2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