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疏通法 课件
“腕部四穴”探查,如有疼痛在痛点 处捏揉、点揉5分钟/处。
3、最佳体检时间 午时(中午11点—1点)
心的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 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 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 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 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保持经络畅通是健康的重要条件
第二部分: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十二经络 自我疏通
肺 经 经 络 图
肺经循行线路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 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 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 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 ,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 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脾的作用
脾,统血,血者水也,从而调控人 体水液的代谢,如果人体水液代谢失常, 体内就会有湿浊生成,而湿浊正是许多 疾病滋生的土壤,脾还是影响女人月经 正常的关键脏器。
脾的养护要点 化
心 经 经 络 图
心经循行线路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 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 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 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 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脾是动病、所生病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 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 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 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 ,足大指不用。
足太阴脾经经穴歌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 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 胸乡周荣大包随。
胃是动病、所生病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 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 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 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 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按揉:掌根、鱼际 手法:固定一点,旋转按揉,逐渐加力
经络疏理手法
经络疏理的手法
经络疏理的反应
·局部穴位有酸痛、胀痛、刺痛的感觉 ·经络两侧感觉不对称 ·穴位附近可能有红肿、出痧的现象
经络疏理的误区
·整经疏理 ·频繁疏理 ·多经疏理
结
语
“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3、最佳体检时间 巳时(9—11点钟)
肺的作用
肺为橐蘥,主宣发、肃降 肺主皮毛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肺的养护要点
1、形寒饮冷伤于肺 2、保护肩背防未然
大 肠 经 经 络 图
大肠经循行线路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 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 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 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 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 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 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 右之左,上挟鼻孔。
脾经易堵塞穴位
探查线路 脾经小腿线路 脾经小腿线路 脾经足内侧线路 脾经足内侧线路
穴位
位置
地机穴 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 下3寸(4指宽)
三阴交 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 穴 寸(4指宽)
太白穴 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 赤白肉际陷中
公孙穴 太白穴后一寸
辅助调理疾患: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月经不调、 糖尿病、高血脂、倦怠乏力、失眠
大肠经易堵塞穴位
大肠经的疏理
1、探查、疏理部位 大肠经前臂与掌骨部分
2、探查、疏理方法 敲揉“手三里穴”、“手五里穴”、 点揉“合谷穴”探查,如疼痛在痛 点处敲揉5分钟/处。
3、最佳体检时间 卯时(清晨5—7点)
大肠的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 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司传化运 输和暂时贮存五谷糟粕浊气,使之变化 为有形的粪便,正常排出体外。如果大 肠传导功能正常,小肠消化后的残渣在 大肠停留发酵的时间、温度正合适,于 是“化腐朽为神奇”而产生肾精,大肠 属金,肾属水,这是金生水的道理。
足阳明胃经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 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挑上丰隆
解溪冲阳陷Leabharlann 中,内庭历兑经穴终。胃经易堵塞穴位
1、经络到底在哪里? 2、还原古人思维认识经络
透过现象了解经络
道路拥堵,人流、物流不畅; 河道拥堵,河水不能灌溉良田; 网络拥堵,信息不能传递; 生产线拥堵,资源浪费、产能下降; 下水道拥堵,城市内涝;
......
经络的作用
·运行气血 输送营养 排出废物 ·沟通脏腑肢节联系(传递信息) ·疾病预警(审微恙) ·祛除疾患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小肠经易堵塞穴位
小肠经易堵塞穴位
探查线路
“审微恙”的缘起
一次牙痛,意外 悟出经络的另类 作用。
“审微恙”
——发现身体异常的证据
·找痛点——探查经络状况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痛点因何产生? ·疏通39个易堵塞穴位,
促十二经络畅通
经络疏理手法
1、敲法:小指掌指关节、 中指指间关节、 拇指指间关节
手法:角度垂直,力矩三厘米 2、点揉:拇指、食指
• 再等一年,咳嗽加重并伴有咳血、胸痛、消瘦、 头痛等症状,影像可见肿物,此时确诊为肺癌。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详 3—5点钟 肺经,经络顺序以此类推 凌晨定时醒来 定时困倦 定时疼痛
记住两穴位 防患于未然
中风病人的前期预兆
“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 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 痠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 之侯也。”
肺经易堵塞穴位
肺经易堵塞穴位
探查线路 肺经前臂线路
穴位
位置
孔最穴
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 纹下2寸(3指宽)
肺经大鱼际部分 鱼际穴 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辅助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发烧、 咳喘、皮肤瘙痒等
肺经易堵塞穴位
肺经的疏理
1、探查、疏理部位 肺经前臂与掌骨部分
2、探查、疏理方法 敲揉“孔最穴”、点揉“鱼际穴”探查, 如有疼痛在痛点处敲揉5分钟/处
心是动病、所生病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 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 廉痛、厥,掌中热痛。
手少阴心经经穴歌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心经易堵塞穴位
清“蝴蝶袖”除心脏隐患
心经易堵塞穴位
探查线路 穴 位
位置
心经上臂线路 无 心经上臂部分的悬垂肌肉
脾经易堵塞穴位
脾经的疏理
1、探查、疏理部位 小腿部分、足部内侧面 2、探查、疏理方法 敲揉“地机穴”、“三阴交穴”、点揉 “太白穴”、“公孙穴”探查,如有疼痛 在痛点处敲点、按揉5分钟/处。 3、最佳体检时间 巳时(上午9—11点)
脾的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 东垣在《脾胃论 . 脾胃盛衰论》中说: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对人体 直接的作用是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 功效。
心经肘关节
少海穴
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 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心经腕部部分
腕横纹,小指侧腕屈肌腱
腕部四穴
桡侧凹陷依次向上1.5寸的 距离分布神门、阴郄、通
里、灵道
辅助调理症状:心慌气短、胸满憋痛、失眠 乏力、冠心病、高血压
心经的疏理
1、探查、疏理部位 心经上臂部分、肘、腕
2、探查、疏理方法 捏揉“蝴蝶袖”,点揉“少海穴”、
心的养护要点 虚心
小 肠 经 经 络 图
小肠是动病、所生病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
、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小肠经循行线路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 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 ,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 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 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 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 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 斜络于颧。
胃经易堵塞穴位
探查线路
穴位
胃经大腿线路 髀关穴
胃经大腿线路 梁丘穴
胃经小腿线路 丰隆穴
位置
腿根中点处下 2寸(3指宽) 髌骨外上缘直上 2寸(3指宽) 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 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
辅助调理疾患: 胃痛、胃酸、胃胀、酒后前头痛、 乳腺增生、口苦、吞酸嗳气等
胃经易堵塞穴位
胃经易堵塞穴位
大肠的养护要点 通
胃 经 经 络 图
胃经循行线路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 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 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 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 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 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 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 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