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操作流程与病害
处理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操作流程与病害处理
作者:少数派
几乎每个养殖户都希望在生产中既能高产、稳产、健康,又能以
最小的经济成本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实践,我们向大家推
荐一种经济、科学的养殖模式,它有助于提高养殖成功率,并能
够达到高产,实现养殖利润最大化。
一、池塘养殖条件与改造
池塘的结构及其环境是养殖的基础,是养殖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是稳定养殖水体的必要条件。
1、适中的池塘面积:3—5亩的池塘养殖成功率较高。
实践证明,池塘面积适中比较容易培育水色。
当水体出现坏死时,能以较快
的速度进行调整,增氧比较到位,使用养殖产品的成本也较小。
2、严谨的池底构造:池底保证不渗透、不漏水,否则必须要铺地膜。
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池塘水体容量,水色不容易产生变化,
减少对虾产生应激,有效防止虾病的发生。
3、充分的增氧设施:没有增氧机的池塘养殖较易失败。
充分的氧
气是养殖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安装数量足够的氧机,除了符合高
密度养殖的要求外,还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4、安全的水源补充:有淡水井或蓄水池。
安全的水源是有效隔离
病毒经过水体传播的途径,能相应地减少病毒的发生。
5、完善的排污系统:在养殖密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完善的排污
系统能随时将池塘污垢排出,减少池塘有机质的沉积,消除有害
病源,是养殖成功的关健因素。
二、清塘及饵料生物培养
对土池塘进行清塘的一般方法是:水位20厘米时,用生石灰75公斤/亩或漂白粉(有效氧含量25%以上) 15公斤/亩(有时漂白粉消毒会导致肥水困难)。
我们推荐使用绿泽水中宝消毒进行进水
前的清塘消毒,水泥或铺膜池不用清塘。
清塘还需要确保以下几个原则:
1、确保彻底清除池塘内的所有甲壳类,它们是携带病毒的重要来
源,应用杀灭谷酯或敌百虫来清除。
2、尽量清除塘内的有机质,它们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危害养殖,过多的有机质还会吸附有害的病菌。
3、清除池底藻类,也就是俗称的“泥皮”。
“泥皮”的生长,不
但导致后期肥水困难,而且大量“泥皮”死亡后,形成腐败的有
机质,容易隐藏或繁殖有害细菌。
泥皮多的池塘,养殖不容易成
功。
三、进水及肥水
尽量进新鲜的海水,因为新鲜的海水带有大量的鲜活藻类,有利
于池塘肥水;也带有各种对虾所需的微量元素,适合对虾的生长需
要。
进水后,用益康露一瓶二亩或水菌清一瓶八亩进行消毒,以
灭杀水中可能存在的病毒。
进水后的第二天要马上肥水,因为此
时水中尚有活力很强的藻种,及时施肥会使水色很快变好。
相
反,太迟肥水会导致藻种死亡,此时再施放肥料,水也无法肥起
来了。
使用北海市天伟水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名下合氨基酸肥混合生物
肥王3--5亩/袋会迅速肥水,而且稳定。
在秋冬、初春等较冷的
季节或藻种很少时,混合使用嫩爽宝或特效育藻素会加大肥水的
力度,缩短肥水时间。
四、放苗密度
放苗的密度需根据个人的技术水平与池塘条件而定。
一般而言,
池塘面积越小放苗密度就越大,能够争取利润最大化。
我们认为
3---5亩的池塘,放苗量应在7---10万/亩。
这样的放苗量,养殖风险较低,经济效益最好。
放苗前一定要试水。
在放苗的前一天,施放解毒王500克/亩或护水解毒灵500克/亩能够提高虾苗成活率。
另外,要注意选择健康虾苗:比如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
净、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五、饵料的选择与投饵技术
1、选择优质饵料
当前,饲料生产同质化很明显,很难说明哪一种饲料占的优势较
大,因此信赖品牌饲料是明智的选择。
2、添加微生物或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如保肠安(深圳绿泽公司生产)能够提高饲
料的吸收,降低饲料系数,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中添加VC三聚磷酸酯(厦门惠盈公司生产)或电解维她(厦门惠盈公司生产),能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
我们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坚持使
用以上的产品。
实践证明,此举不但能够提高成活率,还可降价饲料系数,缩短
养殖周期。
3、少量多餐,灵活安排每日投饵量
对虾养殖没有固定的投饵量,投饵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
掌握。
每日的天气变化、水色波动、溶氧状态均能对对虾的摄食
产生影响,养殖业者必须了解自己虾塘的情况,并据此作出明智
的判断。
我们建议在小虾期每天投喂四次,在氧气不够时每天投
喂三次;暴雨或大缺氧时必须停料;在对虾出现病害时必须大幅
减料。
南美白虾摄食迅速,一般在四十分钟左右达到饱胃状态,
因此投喂四十分钟后要检查食料台,以便能够准确掌握对虾投饵
量。
只有仔细观察和清醒判断,才能确保对虾饲料系数不会偏高。
投苗后,尽快喂料,有益于虾苗的健康生长及预防病害的产生。
六、适度肥水,保持水质稳定
藻类是池塘氧气的主要来源,藻类产生的氧气占了全池氧的
80%。
藻类同时也是池塘净化水质的主要介体,保持池塘藻类数量
和种类是养殖过程的最主要操作技术。
藻类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能够保持水色的稳定,也能够在天气急剧变化时最大可能地降低
对虾的应激反应。
在水色出现暗淡时,及时使用鳌合氨基酸肥(北海天伟水产公
司)与氨基酶菌(北海天伟水产公司)或特效育藻素(深圳绿泽
公司生产),能及时补充肥力,促进藻类的新陈代谢。
缺氧时,使用氧医生(广州慧洋公司生产)能迅速促进藻类恢
复。
中午开动氧机能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
水色透明度保持在二十公分左右是藻类数量较多的标志。
黄绿色
或褐色的水色均是良好藻类大量繁殖的标志。
水色不佳或变化较大时,使用生物肥王与氨基酶菌混合使用,以
保证水质稳定。
七、清醒认识氧气的作用,保持充分增氧
池塘的溶氧,80%来自塘内藻类自身进行的光合作用。
在二十四小
时内,池塘的溶氧会产生很大的波动。
中午时溶氧最高,凌晨五
时左右溶氧最低,这是溶氧每天的周期变化。
溶氧还随着水的深
度迅速下降,在水底 1.2米时溶氧会大幅度下降。
因此,每天中午必须开动氧机,以充分混合水体,把水面上层的氧气带到池底。
阴雨天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导致溶氧大幅下降,池塘底部
明显缺氧。
这种缺氧比较隐蔽,一般对虾没有太大的反应,也不
会马上出现浮头现象,但能迅速诱发病毒。
因此阴雨天对虾的发
病率很高。
当池塘水质恶化时,藻类会大量消失,水质出现白浊的现象,此
时对虾的发病率较高。
而藻类丰富的池塘即使在下雨天,对虾的
发病率也较低。
另外,安装有增氧机的虾池比没有安装氧机的虾池成功率要高;病毒发作后,马上采取增氧措施的虾池,对虾存活
率比没有增氧措施的高,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一些有增氧设施的虾塘,由于池底的有机质过多,化学耗氧历
害,造成池底缺氧,对虾的发病率也很高,这是老化池塘养殖成
功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水质恶化需及时使用氧医生,补充氧气。
八、及时使用抗应激产品,降低对虾爆发病毒病的机率对虾病毒
病的发作,是当前对虾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
很多虾农包括技术
员对病毒病的发作原因认识模糊,对对虾发病前没有清醒的认
识,在发病后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急救,往往效果很差,损失惨重。
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对虾发病的内在规律有一定的了
解,现就对虾发病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笔者认为:非正常原因造成对虾脱壳是诱发病毒病的根本原因。
对虾甲壳是对虾免疫系统里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对虾是一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