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知识概述

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知识概述


【临床病理联系 】1.上腹部疼痛(节律性
?) 2.反酸、呕吐
【3.结嗳局气、和上并腹发部症饱】肿感
结局: 并发症: 1.出血 3.幽门梗阻
2.穿孔 4.癌变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概念:由肝炎病毒所致肝实质变质 性炎。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病因与发病机理 】1.各型肝炎病毒的特点:
临床病理联系
1、消化道症状 食欲缺乏、厌油食、呕吐等 2、肝大、疼痛 被膜紧张,刺激N末梢 3、肝功能障碍 肝细胞坏死,转氨酶↑严重者 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 4、黄疸 肝细胞坏死,胆红素的摄取、结合 、分泌障碍,肿胀的肝细胞压迫毛细胆管 5、出血倾向 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6、肝肾综合征 肝功能障碍,肾血管收缩 7、肝性脑病
垂体前叶分泌ACTH ↑
交感神经兴奋性↑
胃壁血管痉挛
胃粘膜缺血
胃炎 理化因素 胆汁反流
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泌↑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粘膜抗消化能力降低
胃粘液分泌↓
H+逆弥散
胃前列素 合成与释放障碍
溃疡形成
溃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示意图
返回
返回
慢性胃溃疡
溃疡灶边缘可见粘膜皱襞以及原有胃壁各层结构,溃疡 底自内向外分四层结构: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 、瘢痕组织层。
3、重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又称暴发型肝炎,少见
肉眼 体积明显缩小,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灰 黄或暗红色,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
镜下 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多由急性重型转变而来
肝体积不同程度缩小,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又有肝 细胞结节状再生。
(3)慢性重型肝炎 此型及时治疗可能治愈,镜下见 慢性肝炎基础上出现大块坏死或亚坏死,同时见碎片状 、桥接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
【病理变】
㈠基本病变 1.肝细胞变质 ⑴变性:①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
②嗜酸性变 ⑵坏死: ①溶解坏死(液化性坏)
②嗜酸性坏死
坏死的轻重分三个程度 较轻:点状坏死 明显: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 严重:大片坏死
2.炎细胞浸润
3.增生: ⑴Kupffer细胞增生 ⑵间质反应性增生(间叶C及成纤维C增生) (3)肝细胞再生
临床病理类型
1、急性病毒性肝炎(普通型) 最常见,病变特征(1)广泛肝细胞胞
质疏松、气球样变,嗜酸性变 (2)点状坏死
(3)炎细胞浸润 2、慢性病毒性肝炎
(1)轻度 点状坏死和嗜酸性坏死,轻度碎片状
坏死
(2)中度
A桥接坏死 B碎片状坏死 C炎细胞浸润明显
(2)重度
A 坏死更广泛,桥接坏死 和碎片状坏死更严重 ,范围更大。炎细胞浸润更明显,小叶内及周 边坏死区纤维组织增生,并分割肝小叶,假小 叶形成倾向,大部分转为肝硬化。
返回
→↑
胃溃疡病
胃小弯侧中部可见两处不规则溃疡(),溃疡边缘整齐 ,粘膜平坦。
返回
溃疡活动期(A2期)
溃疡苔厚而清洁,溃疡四周出现上皮再生所形成的红晕 ,周围粘膜肿胀逐渐消失,开始出现向溃疡集中的粘膜皱襞
返回
幽门梗阻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灶处瘢痕收缩导致幽门狭窄 。
神经因素
大脑皮质功能障碍
皮质下功能障碍
病毒类 型
HAV
HBV
HCV
HDV
HEV
HGV
发现年 代
1973
1965
1989
1977
1980
1995
病毒类 型
RNA型
DNA型
RNA型
RNA型
RNA型
RNA型
传染方 式
肠道
输血、 输血、 输血、 密切接 密切接 密切接
触等 触等 触等
肠道
非肠道
对肝炎病毒无免疫功能者只成为肝炎病 毒的携带者而不发病,只有对肝炎病毒 具有免疫功能的人才发病。
正常肝小叶镜下结构
返回
返回12 返回14
↑ 急性普通型肝炎(镜下)
肝细胞高度肿胀,体积变大,胞浆透亮,呈胞浆疏松化 甚至气球样变,肝窦受压消失。图中↑所指为一堆淋巴细胞 浸润。
返回

急性普通型肝炎(嗜酸小体) 图中↑指一个呈圆形的嗜酸性较强的肝细胞已死亡,其
核已溶解。
返回13
病毒性肝炎(急性普通型)
【教学小结】
1. 溃疡病的病变与并发症;
2.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3. 病毒性肝炎的各临床病理类 型的病变特点与临床联系。
4. 概念:嗜酸小体、气球样变 、 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
返回
正常胃切面
胃溃疡合并大出血
返回
返回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面见一个类圆形的溃疡灶,直径约为 1-2cm,边缘整齐,底部披覆少量灰黄色渗出物。溃疡周围 粘膜略呈放射状排列。
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digestive tract )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与肝、胆、 胰等器官的疾病。临床 上很常见。
本单元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慢性胃炎(自学为主) △溃疡病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第一节 慢性胃炎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及分型 1、B型胃炎 也称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多发生在胃窦部,与吸烟、酗酒、滥用水
杨酸类药物有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 关
2、A型胃炎
• 与自身免疫有关,多见于胃体部,查到 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常伴恶 性贫血。
病理变化 胃镜检查特点: 1、正常胃粘膜桔红色消失 2、萎缩区粘膜明显变薄 3、粘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三、慢性肥厚性胃炎(略)
第一节 溃疡病
Chronic pepticulcer 概念: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 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肝细胞水样变性,并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炎细胞聚集 。本病例为丙型肝炎。
返回2
病毒性肝炎(急性普通型)
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图中央为点状肝细胞变性坏死,由 炎细胞浸润取代。肝窦扩张,肝细胞内有褐色胆色素淤积。
返回14
急性重型肝炎(大体)
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表面被膜皱缩,质地柔软,呈土黄 色。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病因与发病机理 1.】胃、十二指肠粘膜 屏障作用受损

2.胃液的消化作用;
3.神经内分泌失调;
4.遗传因素
5.幽门螺旋弯近幽门 数目:多为单个
病灶形状-圆形或椭圆形 大小-2CM以内 边缘—整齐状如刀切 底部—平坦 深度—可深达肌层 周围-粘膜皱襞呈放射状 M:四层结构?渗出层、坏死层、肉芽层、瘢痕层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病变有何不同? 十二指肠起始部(球部),直径多在1CM以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