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钒加入高铬铸铁中使初生的奥氏体枝晶显著细化,且随着钒含量的增加,此效果更加显著。更重要的是,钒能形成碳化物,固定部分碳,使基体的碳含量减少,Ms点上升,奥氏体易于转变为马氏体,并且促进共晶碳化物的形成,因此,随钒含量的增加,高铬铸铁的铸态硬度明显提高。本次选题正是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钒元素,并通过热处理工艺,进行一系列的对比试验,来研究钒含量对高铬铸铁碳化物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国
内
外
研
究
现
状
概
述
高铬铸铁在700℃以上使用,加入钒以后耐磨性下降,且随着含钒量的增加,其耐磨性呈下降趋势。在高温下使用高铬铸铁,必须严格考虑加入钒以后的抗高温氧化性,建议在700℃上使用的高铬铸铁,含钒量最好控制在0.5%以内。
含Ni高钒高铬铸铁合金,该合金铸造后加回火处理可省略高温淬火过程,避免了高温氧化问题,使高V高Cr铸铁成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耐磨合金.在560℃回火时,获得最高硬度HRC64,相对耐磨性比普通的高Cr铸铁淬火回火提高了4~5倍.
实验方案的制定
1.1 高铬铸铁成分设计
1.2 高铬铸铁试样的制备
1.3 试样的热处理
1.3.1试样的淬火
1.3.2试样的回火
1.4 显微组织的观察
1.4.1 金相的观察
1.4.2 电子显微镜观察
1.4.3 X射线衍射分析
1.5力学性能检测
1.5.1 摆头式冲击韧性试验
1.5.2 硬度试验
1.5.3 砂纸磨损试验本科毕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含 钒 的 高 铬 铸 铁
学 院制 造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指导教师唐 建 新
教务处制表
二ΟΟ 年 月 日
选
题
意
义
高铬铸铁是已被广泛应用的耐磨材料,在冶金矿山、机械工业、建材工业和国防工业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主要是因为高铬铸铁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与合金变质处理可以获得强韧的基体组织和高硬度的M7C3型碳化物(HV=I 300~1800),呈不连续的网状分布这种碳化物决定了高铬铸铁与其它白口铸铁相比,在低应力下具有更好的耐磨能力。但铸态时高铬铸铁性能并没有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多数都要通过热处理才能达到所要求的耐磨能力。随着高铬铸铁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合金元素在高铬铸铁中的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提高性能和合理的利用资源,降低贵重合金的含量,选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合金替代,有必要就合金元素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苏联、日本等国研究高钒白口铸铁。组织中碳化钒具有很高的显微硬度,成为星形、方形和球形,与基体组织结合紧密,在磨损过程中既 不破裂也不变形。对于钒铸铁的合适成份及热处理,获得高抗磨性及制件的良好经 济使用效果都有待研究。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本次主要针对不同的钒含量对高铬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钒元素的添加细化了高铬铸铁的基体组织。改变了碳化物的形态及分布.提高了高铬铸铁硬度及耐磨性能。当钒含量为1.8%时。高铬铸铁硬度达到63HRC,抗磨损性最好。
当钒的质量分数增至4.35%时,基体已经基本上转为马氏体。铸态马氏体高铬铸铁的硬度为60-65HRC,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这种钢只需要进行回火即可使用,减少了淬火工序。但由于马氏体转变是在铸态中发生的,组织应力和锻造应力易使铸件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