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回忆】第一章要紧内容:一是会计的差不多职能(2个)与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二是会计差不多假设(4个)三是会计基础(2个)本章要紧是针对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是学习日常会计处理方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学习时要在懂得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经历,善于总结规律,辅以足够的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效。

本章的要紧内容包括:一是会计要素。

6大会计要素。

二是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会计科目的差不多分类涉及2种分类。

三是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遵循3原则。

四是常用会计科目列举。

常用会计科目应有必要的了解。

第一节会计要素(重要)本节讲了两个咨询题: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在第一章中讲到资金运动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的最高概括,第一层次——会计对象第二层次——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报表要素)第三层次——会计科目(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划分)会计工作确实是围绕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展开的。

这些差不多分类在会计上都有特定的含义和特点,为会计分类核算提供了基础,也为财务会计报表构筑了差不多框架,因而会计要素也可称为会计报表要素。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对象共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时点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差不多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时期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差不多要素。

(第八章财务报告中讲解)资产负债表要素(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操纵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按照定义可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预期在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例如:企业6月份与销售方签订了购销合同,打算在10月份购买一批机器设备,则企业不能在6月份将该批设备确认为资产,而应在10月购买之后将这些设备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因为有关的交易或事项是在10月份发生,而不是6月份。

第二:企业拥有或者操纵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者操纵,临时租用其他企业的物品,不能算作本企业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物品,虽已不在本企业,但本企业能够操纵,仍作为本企业的资产。

第三: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能够直截了当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商品、机器设备,是企业的资产。

如果是不能连续使用的变质或毁损材料,差不多无法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在市场上也不能卖出价钞票,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作为企业资产。

资产的确认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专门可能流入企业(大于50%小于等于9 5%);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判定题】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操纵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答疑编号036020101]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2010年教材P162.资产的分类流淌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淌资产,要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事项属于流淌资产的是()。

A.库存商品B.待摊费用C.预付账款D.交易性金融资产[答疑编号036020102] 『正确答案』ABCD【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资产要素的是()。

A.应收账款B.资本公积C.银行存款D.应收票据[答疑编号036020103] 『正确答案』B(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有两个特点:(一提到特点,确实是定义的拆分)第一: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

例如,6月份,企业拟于3个月后购入设备一台,设备价款10万元,6月份不能将应对的10万元作为企业负债。

第二:一种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例如,借款的利息一样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将应对的利息作为一项负债确认。

第三: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这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点。

负债的确认条件: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专门可能流出企业;二是以后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的分类流淌负债,如短期借款、应对账款、预收账款、应对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对利息、应对股利、其他应对款等;长期负债,如长期借款、应对债券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流淌负债的是()。

A.长期借款B.应对票据C.应对职工薪酬D.所得税费用[答疑编号036020104] 『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2010年教材P17(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

在企业清算时,资产要先清偿债务,有剩余才会分配给投资者。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即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者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要紧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2)直截了当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缺失(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4个项目)。

【例题·多选题】所有者权益包括()。

A.实收资本B.未分配利润C.资本公积D.盈余公积[答疑编号036020105] 『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2010年教材P18【例题·单选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的()。

A.存在形状B.动态表现C.静态表现D.来源渠道[答疑编号036020106] 『正确答案』C利润表要素(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

例如,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点:(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

企业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例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不属于本企业的收入。

收入确认条件:一是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应当专门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企业的收入:销售商品、出租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销售原材料、提供劳务收入;企业的利得:同意捐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处置净收益、罚金收益。

2.收入的分类收入按性质不同。

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与收入定义结合起来学习)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是为了将其与缺失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缺失。

费用具有以下特点:(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缺失。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确认条件:一是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专门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二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2.费用的分类费用按照与收入的配比关系不同,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包括治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例题·多选题】运算和判定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要紧依据是()。

A.收入B.支出C.费用D.成本[答疑编号036020201] 『正确答案』ABCD(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反映的具体内容确实是一期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截了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缺失等。

通常情形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

2.利润的分类利润按照构成,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要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一)历史成本(差不多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确实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等价物。

历史成本计量,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成本,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阻碍。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常用于盘盈资产)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重置成本是现在时点的成本,它强调站在企业主体角度,在实务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三)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量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估量销售费用以及有关税费后的净值。

(四)现值(常用于非流淌资产可收回金额、摊余成本计量)现值,是指对以后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资金时刻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值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捕捉和反映各种不同类型的以后现金流量之间的经济差异。

(五)公允价值(常用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形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