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历来是评价文学创作特别是叙事性作品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一部小说来说,其作品成功与否,文学价值如何,衡量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塑造一些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反映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能否挖掘与展现特定的人物精神内含与社会风貌。
《金瓶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取材于现实,以极其高超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西门庆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也标志着明代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视角与活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金瓶梅》代表了明代小说创造的最高成就。
我们可以把《金瓶梅》放在明代小说创作的这一平面上来试作比较。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依据历史和传说的材料编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其典型人物形象是在夸张和对比中表现出来的。
《水浒传》是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为史实创作的,人物形象鲜明,但未免脸谱化。
《西游记》则取材于取经故事,人物形象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宗教的神秘色彩。
而《金瓶梅》却不同,它完全取材于市井生活,真实地再现了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现实。
全书以西门庆这个土豪恶霸发迹暴亡为中心,描绘了上至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帮闲无赖所构成的鬼蜮世界。
作品刻划了西门庆这个集官僚、恶霸、富商于一身的独特形象,并以其家庭为中心,通过他的种种活动包括官场、商场乃至污秽的床第生活,暴露了明代中叶以来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揭露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统治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在宦官专权下,给社会及下层民众所造成的深重的灾难。
鲁迅先生对该书曾给以极高的评价:“作者之于世情,盖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中国小说史略》)。
下面我们就西门庆这—人物形象作一全面分析.西门庆是小说《金瓶梅》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形象。
小说的基本故事就是围绕他与“金”(指潘金莲)“瓶”(指李瓶儿)“梅”(指春梅)及其家庭展开的。
这一形象虽取材于《水浒传》,但作为文学形象塑造的水准来说,却不可同日而语。
在《水浒传》中,他只不这是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陪衬而已,他的全部活动只零星出现在三个章回之中。
而在《金瓶梅》中却成了—个作者著力塑造的中心人物。
一、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他本是清河县一破落户财主,在县门前开着个生药铺,从小是个浮浪子弟,使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下棋,摸牌道字,无不通晓。
后来发迹有钱,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交通官吏,因此满县的人部怕他。
在他的身上,充分表现了一个浮浪“破落户”的特征——自私,残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西门庆先是与潘金莲勾搭成奸,为长期占有,于是伙同王婆、潘金莲毒死武大郎。
后来为了霸占李瓶儿,又把李瓶儿的丈夫、他的结拜义弟花子虚活活气死。
为了报复趁机占有了李瓶儿的贾竹山,他指使手下人将贾竹山打得鼻青脸肿,在公堂上又唆使与他串通一气的贪官夏提刑将其打得两腚稀烂、血流淋漓。
最后李瓶儿及其全部财产全归西门庆占有。
来旺儿本是西门庆的“心腹”奴才,但西门庆不顾主仆之情,不但奸污了他的媳妇宋惠莲,而且设置圈套,栽赃诬陷来旺儿谋财害主,最后将其发配徐州,以达到长期占有惠莲的目的。
而在惠莲面前却一再哄骗,装作一付同情和吝惜的样子。
惠莲在明白真相后,一针见血地痛斥道:“你瞒着我干的好勾当,……你原来就是个弄人的刽子手,把人活埋惯了。
害死人还看出殡的!……你也合凭个天理,你就信着人干这等绝户计!”患莲这满腔悲愤的血泪控坼,把西门庆的本质揭露的淋漓尽致!在惠莲被逼死后,其父宋仁拦尸鸣冤,而西门庆写个条子给李知县,结果“一条索子把宋仁拿到县里,反问他个打网诈财,倚尸图赖,当厅一夹二十板,打得顺腿淋漓鲜血”,连气带病,未几便含冤而死(见第26、27回)。
“害死人还看出殡的”,这是作者借小说人物的语言对西门庆最好的概括。
小说前面描写他在害死武大郎后,在守灵之处他与播金莲还在尽情的寻欢作乐。
自私,狠毒,残无人道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这一切在小说里作者都是纯以白描手法凸现出来。
然而“恶有恶报”,西门庆死后,尸骨未寒,潘金莲便与女婿陈经济又急匆匆地苟合一起了。
二、调风戏月荒淫好色小说第九十二回写道:“这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大马头去此,商贾往来、船只聚会之所,车辆辏辐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在这片“沃土”上,官僚富商、纨裤子弟、帮闲无赖这班人一面极力贪赃枉法、聚敛财物,一面凭借权势、玩弄女色,偷情恣纵,放荡淫佚。
西门庆就产生于这一社会背景之下。
他“专一调风戏月,独占良家妇女,娶到家中,稍不中意就令媒人卖了,一个月倒在媒人家去二十余遍,人多不敢惹他。
”我们先看看西门庆家妻妾的“档案”吧:其原配夫人是“微末”出身的陈氏,他发迹后即娶清河县左卫吴千户之女为继室,陈氏早亡后扶正。
二房李娇儿是他从勾栏妓院中搞来的,接着又娶了妓女卓二姐为妾,卓不久病死。
三房孟玉楼原是富商的遗孀,是他以连骗带哄的方法占有的。
五房潘金莲是被他与潘合媒毒死武大郎后占有的。
六房李瓶儿是他结义兄弟花子虚的妻子,其占有手段更为狡猾、毒辣,已见前述。
这么多妻妾供其淫乐还嫌不足,他先后又以种种手段霸占了丫环春梅、奶娘如意儿,诱奸了仆妇宋惠莲。
仍嫌不够,又在外长期包占伙计之妻王六儿,私通贵夫人林太太,就这样还常去姻花柳巷,简直是一个罕见的色情狂。
在他脑子里哪里还有什么伦理道德?只要有几分姿色,不管他是贵夫人还是丫环、仆妇,统统成为他泄欲的工具,他对于这些女人(包括他的妻妾)极少有什么感情可言,总是在她们的痛苦或被愚弄之中得到他兽欲的满足。
而一些所谓的结义兄弟及三姑六婆全成为他诱骗女人的帮凶。
西门庆何以有如此手段呢?这固然与其有权有钱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有一套取悦女人的市侩流氓手段与赖以诱骗女人的“凛凛”的相貌和“轩昂出众”的仪表。
在小说里的具体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西门庆这个市侩流氓在那些女人的眼中被视为仪表堂堂、神通广大、有权有势、善弄风月的“偶像”,再加上他的甜言蜜语的哄骗、小恩小惠的引诱、投其所好的手段,使她们一个个成了他的俘房。
而一旦得手或“掳”回家中,就得任其摆布。
稍有不遂,则训斥打骂,甚至剥光衣服,用鞭子抽打,直到她们彻底驯服为止。
有的干脆卖了出去。
他与李瓶儿的关系就是最好见证。
——李瓶儿原是西门庆结义兄弟花子虚的妻子,由于花整日在妓院鬼混,使得李瓶儿满腔怨愤。
西门庆于是使出手段,首先是利用他们家庭中的矛盾,以批评花子虚的语言表示对李的同情,博得她的欢心。
后又趁花陷于一场纠纷而进一步和李勾搭成奸。
在此期间,西门庆一直承诺,在讨她作妾前先给盖好房子,打通他们两家毗邻的花园,使李瓶儿别无他骛。
所以丈夫一死,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嫁过门来。
西门庆就是利用这种种手段,一步步从肉体到精神占有了李瓶儿。
但就在这当儿,西门庆因杨戬的倒台陷入一场讼狱之中,由于无暇顾及而被蒋竹山钻了空子,做了倒插门女婿。
等到西门庆官司平息后,即刻抽出手来,一面动用流氓、帮凶和官府的势力把蒋著着实报复了一番,一面在李瓶儿没了退路的时候借机整治它她,冷淡、嘲讽,甚至在李瓶儿要自尽的时候竟说,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上吊的,把绳子丢在她的面前,使得李瓶儿求生不得,欲死不能。
而西门庆仍不罢休,逼李脱光衣服下跪,稍一犹豫,即以鞭抽打,直到她彻底驯服为止。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逼李说他西门庆是如何如何的高贵,在什么“三十三天之上”;而蒋是如何卑下,只配在“九十九地之下”。
这不仅是一种虚荣心,而且是一种近乎病态的阴暗的心理。
由此可见,他对妻妾甚至所喜悦的女人,也亳天真情可言,他不过是一个“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
”贾竹山对西门庆的这几句评语可以说还是公正的。
他不仅横行人世,甚至竟狂妄地说,就是“强奸了常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
在古今中外的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中,这样的色情狂也是绝无仅有的。
三、依仗权势贪赃枉法西门庆何以能够这样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呢?这就是他的又一性格特征:善于随机应变,投机钻营,攀附权贵。
先看看西门庆的发迹史。
小说写的很明白,靠的就是“交通官史”,“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
他交通官吏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一是以钱贿赂。
在吏治腐败、贿路公行的明代后期,这一招很灵。
正如西门庆所说:“咱闻那佛祖西天,也只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
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就使强奸了常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
二是靠联姻来巩固和增强其财富与权势。
其原配夫人陈氏虽“百伶百俐”,却是“微末出身”,西门庆发迹之后即娶“清河县左卫吴千户之女,填房为继室”,后又与“东京八十万禁军杨提督亲家陈宅,合成帖儿”,结为儿女亲家。
于是他就成了朝中高、杨、童、蔡四大奸臣之一的杨戬的亲家的亲家。
后又拜蔡京为干爹,又升官晋爵,“就是内相朝官,那个不与他心腹往来”。
第55回中苗员外语)他以金钱贿路官府,不仅逃脱了应有的惩罚,而且为他升官发财铺平了道路:1、朝廷在清算杨戬的过程中,本要惩处杨党中的西门庆,而身为右丞相的李邦彦在接受了西口氏的五百两金银的贿赂后,以偷天换日手法,将已列入杨党名单的西门庆改为贾庆,从而使西门庆得以逍遥法外。
2、丞相蔡京做生日,西门庆以一份珍贵的生辰担,博得蔡京的欢心,使其由“一介公民”骤然做了山东理刑副干户。
后又拜其为干老子,于是又升为理刑正千户。
3、西门庆敲诈苗青的一千面银子的贿赂后,将凶手放走,激怒了群众。
曾御史在搜集了西门庆的种种罪行后,狠狠地参了他一本。
但由于有后台蔡京,非但“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反倒把弹劾他的曾御史贬谪了。
社会就是如此的颠倒黑白。
他的上司在给西门庆升官的邸报上赫然评道:“才干有为,英伟素著,家称殷实而在任不贪,国事克勤而台工有绩,翌神运而分毫不索,司法令而齐民果仰。
”西门庆在生意上为徐内相发生矛盾,他神气十足地说:“我不怕他,我不管什么徐内相、李内相,好好我把他小厮提留在监里坐著,不怕他不与我银子。
”(见第67回)西门庆是以经商而起家的,后以贿赂手段混迸官场,反过来又凭借职权为他偷税漏税、垄断经营创造有利条件,赚了大钱后再投资官场,真可谓“良性循坏。
”四、投机钻营虚伪做作西门庆从情场、官场到商场,无不体现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这就是投机钻营,善于韬晦。
他之所以由“一介乡民”而成为称霸一方的要人,靠得就是这一招。
这不仅使他常常能得以躲过灾祸,而且逢凶化吉,步步高升。
小说第九回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王婆合煤毒死武大郎后,武松为其兄报仇而误杀李外传。
西门庆贿赂清河县知县,想结果武松姓命,以绝后患。
哪知东平府府尹看武松是条好汉,有意从轻发落他。
同时又责令清河县提西门庆、潘金莲去申问。
西门庆见势不妙,忙派人去东京找靠山杨提督,由杨提督转托蔡太师下令东平府,结果免提西门庆和潘金莲,反倒把武松仗四十后剌配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