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克尔斯合著的《自我及其脑》(1977)等。
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是波普尔哲学的主要部分。波普尔反对 维也纳学派的证实原则,所以他称他的科学哲学 为批判理性主义,有时又称之为“证伪主义 ”。
?(一)反归纳主义与经验证伪原则 ? 1.反归纳主义
? 波普尔认为,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以过去,不能告知人 们以未来。波普尔也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归纳知识具 有或然性的见解;其理由是:( 1)过去重复不能保证 今后必然重复,也许今后不再重复了;( 2)从数学观 点看,无论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它只是一个有限数, 而未来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之比,其所得概 率只能是零。总之,波普尔认为,归纳法不是科学的方 法,它既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必然性知识,也不能给人 们以未来的或然性知识。
?他说:“理论的遍性和精确性程度随其可 证伪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我们可把一个 理论的严格性程度与它的可证伪度等同起 来。”
(三)“知识的增长”理论
?2. 理论的进步性的标志
?波普尔认为检验理论是否进步有两个方面的标准: 一个是理论方面的标准,另一个是事实方面的标 准。他认为理论方面的标准是可证伪度。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人物简介: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一) 原籍奥地利,后移 居新西兰、 英国, 1945年入英国籍。 波普尔自己把他所 主张的哲学定名为 “批判理性主义”, 它包括“证伪主义” 和“社会改良主义” 两方面。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主要著作有:
?《研究的逻辑》(1933); ?《科学发现的逻辑》(1956); ?《历史决定论的贫乏》(1944一1945);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 ?《历史循环论的贫困》(1945); ?《猜测与反驳》(1963); ?《客观知识》(1972)以及与神经生理学家艾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2.“科学开始于问题”
? 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 我们不是通过观察和联想来学习,而是通过试图解决问 题来学习。
? 他说:“因此,我乐意承认,象我自己那样的证伪主义 者更宁愿大胆的推测(即使它可能很快的成为假的), 来试图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不是去详细叙述一连串 无关的老生常谈。我宁愿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是 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并在发现我们的 推测是假的时,我们对真理就会知道得更多,并将更接 近真理。”
?波普尔否认理论来源于观察,坚信“理论 先于观察”。
?1.“理论先于观察”
?波普尔坚持理论先于观察。其理由是: ?首先,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种目
的性和选择性是由科学家的理论、兴趣和期望等 决定的。
?其次,在观察中必须有理解,无理解的观察只是 熟视无睹,而理解必须在一定的理论、观点的指 导下进行。
?一个理论的可证伪度高,它的经验内容的丰富性 就高。但是理论的可证伪度高,只表明它的 “潜在进步性”高,只有经受了经验的检验,得 到了经验的确证,它才是个真正进步的理论。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理论互相 竞争的过程。进步的理论在竞争中不断战胜和取 代落后的理论,科学就以发展。
3.“确证”与“证实”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3.理论出于“灵感”?4.“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
?普尔认为理论来之于
? 波普尔断言理论仅仅是一种猜 测,是一种在先天的期待的推
科学家的灵感,即灵 感对问题所作出的普 遍性的猜测。
动下,对自然界所作出的普遍 性的猜测。由于它仅是大胆的 猜测,因而总是不正确的,总 有一天要被经验证伪,而为新
可以教导哲学家们懂得科 学……仅是大胆的、思辨的猜 测所组成的。”
(三)“知识的增长”理论
?1.“可证伪度”
?波普尔认为,任何理论都是可证伪的,所 以都具有“可证伪性”。但是每一个理论 的 “可证伪度”是不一的。
?(1)理论表述的内容愈普遍,它的可证伪 度就愈高;
?( 2)理论表述的内容愈精确,它的可证 伪度就愈高。
C.因为任何理论都是逃不脱最终被证伪的厄运。所 以任何理论都是不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 暂时地“确证”的。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波普尔虽始终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寻求真理。但 他对真理的前,他总是避而不答真理问题; 1935年, 在接受了塔尔斯基的真理的定义后,他同意塔尔斯基的 “真理符合论”,认为真理就是“与事实相符合”。但 塔尔斯基的真理论只限用语义学范围,他却把它推广到 认识论领域。
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科学哲学
?(一)反归纳主义与经验证伪原则 ?2.经验证伪原则
?A.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不可 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
?B.波普尔认为,经验虽不能通过证实个别 命题而证实科学的普遍性理论,但却能通 过证伪个别命题而证伪科学的普遍性理论。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由于坚持真理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他承认客观 真理。他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 和愿望而转移的。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2.“不能认识真理,只能探索真理”
?波普尔不同意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所以,他否认 科学能认识客观真理。
?他写道:“真理……我们也许永远不能得到它, 也许即使得到了它,也不知道。”因为“它是在 我们可及的范围以外的。”“它隐藏得很深,我 们不能探入其深处”。
A.波普尔认为,“证实”与“确证”是两个在性质 上完全不同的概念。
B. “证实” 就是在内容方面证明理论是真理,在 时间方面证明它永远正确,不再被证伪了。但 “确证” 则不同,它并不证明理论是真理,也 不证明永远正确,而只是证明它暂时经受了经验 的检验。一个理论,今天被“确证”了,明天却 可能被证伪,而且今后总有一天要被证伪。
?他说:“我们应该承 认,我们的探索常常 是依赖于灵感的。”
的猜测代替,因而它是一种暂 时的假设。他说:“我们的科 学并不是认识。……我们决不 能认识,我们只能猜测。”
?波普尔认为,“灵感” 是一种非理性的、非
? 他说:“即使是那些已得到充 分确证的科学理论,也总归还 是一假说,一种猜测”。“这
逻辑的东西,它突如 其来,神秘莫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