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范围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范围

1、简要了解八大公害事件的地点和污染物。

(P9)(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污染物——烟尘、SO2;1930、12(2)多诺拉烟雾事件:污染物——烟尘、SO2;1948、10(3)伦敦烟雾事件:污染物——烟尘、SO2;1952、12(4)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光化学烟雾;5-11月(5)水俣事件:污染物——甲基苯;1953开始发现(6)富山事件(骨痛病):污染物——镉;1931——1972、3(7)四日事件:污染物——SO2、煤尘及重金属粉尘;1970年(8)米糠油事件:污染物——多氯联苯;1968年2、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P11)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水资源紧缺、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大气污染等3、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

(P14)研究对象——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基础)(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研究核心)(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长远目标)(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4、了解近几年世界环境日(6.5)的主题及意义。

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宣传绿色奥运和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成功举办绿色奥运、共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意义: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

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意义:旨在向人们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2011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

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意义: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2013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意义:旨在倡导反对粮食浪费,减少耗粮足迹和碳排放,使人们意识到粮食消耗方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意义: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2014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旨在环境日之际引发公众对绿色消费的思考。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意义:旨在体现我们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1、什么是生态学、生态系统?(P18)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综合体(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1)个体生态学(2)种群生态学(3)群落生态学(4)生态系统生态学(5)景观生态学(6)全球生态学(1)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3)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4)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5)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环境的适应与调控1、什么是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哪些?(P35)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分为——(1)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工业、农业、交通、生活等污染源)(2)排污特点分类2、大气污染可分为哪些种类?(1)按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分类——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2)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分类——还原型、氧化型污染3、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事件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P50)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其浓度,除直接决定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以外,还受太阳辐射强度、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主要条件,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太阳的高度,即太阳辐射线与地面所成的投射角以及大气透明度等。

因此,光化学烟雾的浓度,除受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影响外,还受该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天气和大气污染状况等条件的影响。

4、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

(1)气象因素:气象动力因素、气象热力因素(2)地理因素:地形和地物、局地环流(3)其他因素:5、如何解决城市的“热岛效应”问题?(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2)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

(3)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

(4)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除建筑物、硬路面和林木之外,全部地表应为草坪所覆盖,甚至在树冠投影处草坪难以生长的地方,也应用碎玉米秸和锯木小块加以遮蔽,以提高地表的比热容。

(5)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在现有的条件上,应考虑(1)控制使用空调器,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的质量,以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改善市区道路的保水性性能。

(2)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热量的反射。

(3)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燃煤为燃气。

(4)此外,“透水性公路铺设计划”,即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

(5)形成环市水系,调节市区气候。

(1)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

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

(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

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

(3)如北京市位于平原中部,三面环山。

由于山谷风的影响,盛行南、北转换的风向。

夜间多偏北风,白天多偏南风。

因此,在扩建新市区或改建旧城区时,应适当拓宽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加强城市通风,减小城市热岛强度。

(4)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供热面积也是根本对策。

1、什么是水环境?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

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

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间的环境。

2、什么是水资源,有什么特性?(P89)(1)广义的水资源是指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2)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3)特性:A、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B、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C、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D、利与害的两重性3、什么是水体污染,其来源主要有哪些?(P91)(1)水体污染是指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2)来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4、COD、BOD、TOD、DO、SS。

(P95)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TOD——总需氧量DO——溶解氧SS——固体悬浮物5、什么是水体自净,其途径有哪些?(P98)(1)水体自净是指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的现象(2)途径: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6、赤潮、水华是怎么发生的。

(P103)由于水体中N、P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

7、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危害、防治措施。

(P104-106)(1)途径:A、天然富营养化——湖泊从天然降水中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营养元素进入湖内,增加湖泊水体的肥力B、人为富营养化——(2)危害:A、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B、水体中藻类数量增多但种类发生变化C、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大量减少,水质污染D、藻类、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衰亡甚至绝迹E、加速湖泊等水域的衰亡过程F、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到饮用水安全(3)防治措施:A、预防措施——使用低磷洗涤剂,在软水区使用肥皂型洗涤剂替代合成洗涤剂,在硬水区可利用无害的替代物代替三聚磷酸钠;增加“绿肥”的使用,通过生物固氮以消除氮的直接损失,减少对化肥的需求;污水处理厂加强脱氮除磷的工艺B、治理措施——工程性措施,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抑制营养元素的释放;化学方法,用阳离子凝聚剂沉降磷素,最有价值的是价格较低的铁、铝和钙,用化学药剂杀藻以减少植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微生物投加方法,投加适量的微生物,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建立人工生态体系,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养鸭、养鹅等形成食物网,保持水体的综合生态平衡,达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8、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有哪几种元素?(P106)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以及类金属As,具有毒性的重金属Cu、Co、Ni、Sn、V等9、水体污染的防治对策有哪些?(P111-112)(1)加强水污染管理(2)合理规划及调整工业布局(3)减少水消耗量(4)积极进行污水治理1、土壤污染的特点、种类和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