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基础及下部施工技术交底

桥梁基础及下部施工技术交底

桥梁基础及下部施工技术交底桥梁基础及下部施工技术交底一)、场地建设钢筋加工场建设标准化1、场地布置1)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区布设合理,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牌2)加工场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示标志。

3)焊接、切割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木工加工区应设置禁止标志。

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

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和明示标志。

加工场出人口和场内应设置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

用电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

易发生火灾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

消防器材放置场所应设置提示标志。

各作业区应设置分区标识牌。

4)机械设备应悬挂机械操作安全规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标示牌。

5)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应按其检验状态与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

2、场地建设1)钢筋加工棚面积应结合钢筋数量等合理设置,且不小于1000m2,必要时配备桁吊或龙门吊。

龙门吊使用前须获得有关部门的鉴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钢筋加工场应作硬化处理并做好排水。

棚内地面应用 5cm 厚 C20 砼进行硬化,有车辆行驶区砼硬化厚度为12~15cm,棚内按照其使用功能分为:原材料堆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堆放区。

3)在加工制作区应悬挂各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标明尺寸、部位,确保下料及加工准确。

3、设备要求1)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作好验收合格记录,以备检查。

2)进场机械设备必须能满足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安装调试简便,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油、声污染。

3)金属加工工作台应稳固;卷扬机应安装牢固、稳定,防止受力时位移和倾斜。

4)各种气瓶应有标准色,气瓶使用或存放符合有关要求,应有防震圈和防护帽。

气瓶间距不小于 5m ,距明火不小于 10m 且采取隔离措施。

5)施工现场各类试验设备应定期检查。

6)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

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挟,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6)冬季施工,当温度低于-5℃时,钢筋焊接时应有防雨雪、防风、防寒的措施。

7)加工场内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的堆放钢筋应垫高堆放要离地 20cm 以上,下部支点应以保证钢筋不变形为原则。

钢绞线的存放应保持干燥,防止被雨水淋湿。

已经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应编号堆放,在旁边设置钢筋加工标识牌,标明其型号、规格、长度、编号等参数,防止用错。

8)施工临时用电8、1)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三根火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总控、分控、开关,分控、开关分设漏电保护),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供电线路始端、末端必须做重复接地;当线路较长时,线路中间应增设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8、2)进入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固定吊装设备、钢梁梁体等可能因雷电或外壳带电造成人身伤害的设备、设施,均装设接地线;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器符合国家标准《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GB6829—1995)的规定,并与用电设备相匹配;8、3)自备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自备发电机组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发电机组应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发电机组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装置;多台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必须在机组同期后方可向负荷供电;8、4)架空线路应满足下列要求: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并架设在标准的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或脚手架上,专用电杆要符合标准规定;8、5)架空线路之间及与各种设施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1)外电架空线与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人行道交叉时,其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1kV以下不应小于6m,1kV以上不应小于7m;(2)通讯线路与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6m,低压线路与10kV以上高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2m,10kV高压线路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8m;(3)外电架空线路与铁路交叉时,其线路的最低点与轨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7.5m;(4)在建工程(含脚手架、施工机具)的外缘,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1kV以下为4m、1-10kV为6m、35-110kV为8m、150-220kV为10m、330-500kV 为15m。

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增设屏障、遮拦或保护网等保护措施,并悬挂警示标志;8、6)配电箱及开关箱应满足下列要求:(1)固定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3m,移动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大于0.6m;(2)配电箱及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严禁设在有烟气、蒸汽及其他不良介质的环境中,并采取防晒、防尘、防雨、加锁措施;(3)配电箱及开关箱内应分设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端子汇流排。

8、7)施工照明的安全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金属容器内作业或特别潮湿的环境中作业,应使用12V安全电压;(2)在桥梁基础的井下作业、给排水大口径井下作业、狭小空间和沟、槽、池内作业,以及各种机床和其他易引发电击的危险场所,应使用36V安全电压;(3)施工现场用电,要严格遵守用电设计规定,不得擅自拉线和装设插座、插板。

(4)生活用电要严格遵守用电规定,不得私拉乱扯,不得随意装设插座、插板,不得使用电炉和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5)配电房、变压器、发电机、配电箱、开关箱、电焊机、对焊机、塔吊、龙门吊等用电设施设备均应挂设触电警示标志。

9)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场内消防设施符合防火要求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相应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人员需有工班长带领进入施工现场。

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应区分。

安全监察人员应佩戴袖标(牌)。

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作业前应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相应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

起吊钢筋,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落到地面 1m 以内方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钢筋进行防腐处理时,制作区应远离办公生活区。

焊接时,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导线绝缘良好。

易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的加工场、存放场应采取除尘、有害气体净化措施,且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将加工厂设于场地下风向。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

加工剩余的短小材料或废料要合理回收,充分利用。

严禁将不易腐化的合成材料、化工原料等擅自埋入地下。

二)、桩基础施工1、施工放样做好保护桩,十字桩保护2、旋挖钻钻孔(1)钻机就位:a确定钻机位置,在钻机位置四周洒白灰线标记。

b标记位置,定位。

将钻机开至白灰线标记位置,不再挪动。

c连接护桩、拉十字线调整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

通过钻机自身的仪器设备调整好钻杆、桅杆的竖直度。

d安装泥浆泵接通电源试机下沉后,开始钻孔作业。

e开始钻孔作业,钻进时应先慢后快,开始每次进尺为40-50cm,确认地下是否不利地层,进尺5米后如钻进正常,可适当加大进尺,每次控制在70-90cm。

若施工地质条件稳定,也可采用干挖法,进行钻孔。

3、成孔、成孔检查(1)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沉淀厚度等进行检查,检测前准备好检测工具,测绳、检孔器等。

检孔器应按如下要求制作:(2)检孔器的外径D为钢筋笼直径加10cm,长度为4-6D(D为孔径,)检孔器的加工执行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工法。

(3)标定测绳,测绳采用钢丝测绳,20米以内测锤重2Kg,20米以上测锤重3Kg。

(4)测量护筒顶标高,根据桩顶设计标高计算孔深。

以护筒顶面为基准面,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测量时测量五处(中心一处,四周对应护桩各测量一处)孔深按最小测量值,当最小测量值小于设计孔深时继续钻进。

现场技术人员应严格控制孔深,不得用超钻(5)用检孔器检测孔径和孔的竖直度,检孔器对中后在孔内靠自重下沉,不借助其他外力顺利下至孔底,不停顿,证明钻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如不能顺利下至孔底时,用钻机进行扩孔处理。

(6)检测标准: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误差不大于1%;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规定:对于直径≤1.5m的桩,≤300mm;对于直径>1.5m的桩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500mm。

桩位误差不大于50mm。

4、清孔(1)用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冲气、泥浆置换等进行清孔,至孔底浆液符合要求,经一段时间间隔后,试验人员在现场用标准比重仪实测,达到要求且沉淀也满足要求后停止清孔,移动钻机。

(2)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5、钢筋笼的运输、安装钢筋笼运输采用炮车运输,吊车安放。

(1)对钢筋笼加焊加强筋(具体形式和位置见图4),防止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钢筋笼变形。

(2)钢筋笼采用吊车安放,起吊钢筋笼时,吊钩处用滑轮和钢丝绳连接钢扁担,勾挂钢筋笼。

起吊用双吊点,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使用主钩起吊。

第二吊点设在骨架的中点到三分点之间。

起吊时,先起吊第一吊点,将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二吊点停止起吊并松钢丝绳,直到骨架与地面垂直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解除第二吊点钢丝绳。

(3)缓慢移动钢筋笼,将钢筋笼吊到孔位上方,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依靠第一吊点的滑轮和钢筋笼自重,眼观使钢筋笼中心和钻孔的中心一致。

(4)以护筒顶面为基准面,量测钢筋笼,当钢筋笼到达设计位置时,焊吊筋固定。

当钢筋笼需接长时,先将第一节钢筋笼利用架立筋临时固定在护筒部位,然后吊起第二节钢筋笼,对准位置用焊接或套筒连接。

焊接时可以使用多台电焊机同时焊接。

(5)钢筋笼固定,可以采用在钢筋笼主筋上焊定四根吊筋,吊筋圈内穿穿杠,将钢筋笼固定(见图5)。

槽钢方木吊环及吊筋(6)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在钢筋笼对称钢筋上帮十字线,连接单桩护桩,拉十字线,用吊垂检查两十字交叉点是否重合。

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穿杠上的钢筋笼吊筋,使之重合。

(7)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螺旋筋间距±10mm;骨架外径±l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6、安放导管(1)砼采用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200-300mm,螺丝扣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