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1、下列选项对孟子“四善论”的“四端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之心——仁之端
B、羞恶之心——信之端
C、辞让之心——礼之端
D、是非之心——智之端
答案:B,解释:羞恶之心——义之端
2、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答案:C 解释:C为状语后置句
3、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若火之始然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答案:C 解释:A、然通燃B、内通纳
4、下列句子加括号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四体:指古代的四种体育运动射、骑、击、剑
B、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保:安定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事:侍奉
D、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残害
答案:A 解释:四体,指人的四肢
5、下列选项对句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

B、仁、义、礼、智,不是从外人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念罢了。

C、仁、义、礼、智,非常时期是由星星闪铄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看星星罢了。

D、仁、义、礼、智,非常时期是由闪电闪铄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看闪电罢了。

答案:A
6、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

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
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

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

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

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答案:D 解析D项,“陶潜,字渊明”表述不正确,陶渊明的字,应为元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