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内科体格检查

心内科体格检查

(5)心包积液:呈烧瓶形,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
而变化。
ppt课件
15
心脏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按听诊顺序)
1、二尖瓣区: 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 中线稍内侧
2、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问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
第3肋间 5、三尖瓣区: 在胸骨体下端左缘
1、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2、音调较高(62Hz),性质较S1
清脆
3、 历时较短(0.08s)
4、 在心尖搏动之பைடு நூலகம்出现
ppt课件
20
S1、S2的鉴别 鉴别点 最响部位 声音强度 S1和S2间距离 与心尖搏动关系
心脏听诊
S1 心尖区 响 较短 一致
S2 心底部 弱 较长 不一致
ppt课件
21
心脏听诊
第三心音:出现在心室快速充盈期,心室快速充盈,室 壁振动。 听诊特点: 1、心尖部及其内上方听诊较清晰 2、S2之后0.12一0.18s 3、音调低(<50Hz) 、强度弱 4、持续时间短(0.04s) 5、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清晰
心包摩擦感: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 可触及,收缩期更易触及, 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
ppt课件
10
心脏触诊
心脏触诊方法: 检查者常用右手,以全手掌、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
中指触诊。 检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 检查心尖搏动常用2-4指指腹
ppt课件
11
心脏叩诊的顺序 先左后右 由外向内 从下往上
ppt课件
6
1) 心 脏 疾 病: 心脏视诊
左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心右尖搏室动移增位大原因::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1) 心脏疾病:
左室增大:心尖搏但动向不左向下移下位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但不向下移位
左左右右室室增增大:大心尖:搏动心向尖左下搏移动位,向伴有左心下界向移两位侧扩大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 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ppt课件
1
体表标志
ppt课件
2
体表标志
ppt课件
3
体表标志
ppt课件
4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心血管体格检查包括:心脏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血管检查
ppt课件
5
心脏视诊
胸廓外形:心前区隆起、扁平胸、鸡胸、漏斗胸 心前区搏动:有无 心尖搏动:
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 范围: 直径为2.0 --2.5cm
心脏叩诊
(1) 左心室增大:呈靴形,又称主动脉型心。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心病。
(2)左房及肺动脉扩大:呈梨形,又称二尖瓣型心。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3)右心室增大: 轻度--绝对浊音界增大
重度--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
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ppt课件
14
心脏叩诊
(4)双心室增大:呈球形,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且左界向下扩大,称普大型心。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 全心衰竭。
2) 胸腹部疾病:
右向健侧位移位:心一:侧胸心腔积尖液或搏积动气心在尖胸搏动骨向健右侧缘移位第
5肋间 向患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
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

ppt课件
7
心脏视诊
心尖搏动程度异常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亢、发热、贫血 心尖搏动减弱: 心肌病变,心包、胸腔积液或积气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心尖搏动内陷
ppt课件
26
心脏听诊
S1 S2同时改变: S1 S2同时增强: 见于心脏活动增强
S1 S2同时减弱:见于心肌严重受损、休克、心包胸 腔大量积液、肺气肿、胸壁水肿
ppt课件
16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的内容 心率
心律
杂音
额外心音
心包摩擦音
ppt课件
17
心音
心音的组成 性质的改变 强度的改变 心音的分裂
心脏听诊
ppt课件
18
心音的组成
心脏听诊
第一心音: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Ø心室收缩,二、三尖瓣突然关闭
Ø室壁和大血管壁的振动
Ø半月瓣的开放
Ø心室肌收缩
心脏听诊
A2增强:由于主动脉内压力增高所致。主要见于高血压、主动 脉粥样硬化。
A2减弱:由于主动脉内压力降低所致。主要见于AS、AI、主动 脉瓣粘连或钙化。
P2增强: 由于肺动脉内压增高所致。见于MS、MI、左心衰竭、 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
P2减弱: 由于肺动脉内压力降低所致。主要见于PS、PI等。
ppt课件
8
心脏视诊
心前区搏动异常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高压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肥大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弓瘤 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
ppt课件
9
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
心前区搏动
震颤(thrill):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通道使血流产生漩涡,振动 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壁所致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 差呈正比
第二心音:出现在心室等容舒张期, 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Ø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
Ø大血管壁振动
Ø房室瓣的开放
Ø心室肌的舒张和乳头肌ppt课、件 腱索振动
19
心脏听诊
S1听诊特点
1、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2、音调较低(55—58Hz),性质较钝
3、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4、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S2听诊特点
ppt课件
22
心脏听诊
第四心音:出现在舒张晚期, 与心房收缩有关。
听诊特点: 1、出现在心尖部及其内侧 2、在S1之前约0.1s
3、低调沉浊
ppt课件
23
心音改变
心脏听诊
包括强度、性质改变、心音分裂三种 强度改变: S1强度改变
影响因素:心室充盈与瓣膜状况,心室收缩力与收缩速率等
ppt课件
24
S1增强: 1、 二尖瓣狭窄:
心脏听诊
左室充盈减少,二尖瓣位置低垂,收缩时间缩短,左室内压上升迅速,二尖瓣关
闭 振动较大
2、心室收缩力加强及心动过速 (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
S1减弱: 1 、二尖瓣关闭不全 2、心室肌受损
S1 强弱不等: 1、心房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大
炮)
ppt课件
25
S2强度改变:
心脏叩诊
ppt课件
12
心脏叩诊
正常的心浊音界
右(cm) 右(cm)
2-3 2-3
2-3 2-3
3-4 3-4
肋间 肋间
Ⅱ Ⅱ
Ⅲ Ⅲ
Ⅳ Ⅳ
Ⅴ Ⅴ
左(cm) 左(cm)
2-3 2-3
3.5-4.5 3.5-4.5
5-6 5-6
7-9 7-9
左锁中线距胸骨正中ppt线课件为8-10cm
13
心界改变及其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