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题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检测卷命题:王建军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般说来,工厂里生产的废品不是商品,但当被废品收购站收购时,这时的废品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消耗人类劳动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C.是商品,因为它消耗了人类劳动D.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2、某机器制造厂在报纸上发布销售广告,每台设备价为38000元。

这里的38000元是①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②观念中的货币③现实的货币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再现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①④3.张老师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5万元。

其中5万元首付金、25万元房价、5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职能。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4、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90%采用信用卡等方式结算,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20%左右。

信用卡是银行发放的一种A.信用凭证B.支票C.购物卡D.价值尺度5、在世界市场上,进口商品时,需要支付某种外币,也就是外汇。

使用外汇需要与本国货币折算,形成一定的汇率。

2008年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7.11元。

2009年7月25日,1美元兑人币6.8914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A.人民币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购买的中国商品数量减少了B.人民币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C.美元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D.美元升值,使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购买的外国商品数量减少了6、各国都要调控纸币发行量,说明A.各国都要按世界统一规定发行纸币B.纸币流通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C.纸币发行多少与国家财富多少有关D.多发行纸币可以增加国家财富7、2009年春节前后,某地羊肉价格是每千克17元,黄瓜价格虽比平时上涨,但每千克只有6元。

羊肉价格之所以比黄瓜贵,主要是因为A.羊肉营养价值高于黄瓜B.买黄瓜的人更多C.羊肉价值量大D.黄瓜需求量少,羊肉需求量大8、生产同一种商品,甲,乙,丙三个生产者每个工作日8小时分别是2件,4件,8件,关于该商品的价值量是A.甲生产的商品价值量最小,因为耗费的劳动时间最少B.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最小,因为耗费的劳动时间最多C.三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三人生产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D.三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据报道,某地自2010年6月以来虾类市场价格下跌,尤其是在鱼价的一路飙升面前,虾价的实惠更显出前所未有的消费诱惑。

“少吃点鱼,多吃点虾”,时下卖虾人用这句话将游弋在鱼市高价边缘的食客们“套牢”。

据此回答:10--11题。

10.鱼和虾是()A.互补商品B.互为替代商品C.高档耐用消费品D.租赁消费品11.卖虾人之所以将游弋在鱼市高价边缘的食客们“套牢”,是因为()A.居民收入下降B.虾类市场价格下跌C.虾的营养价值高D.卖虾人能说会道12、下列商品属于互为替代品的是()①汽车和火车②食品和药品③钢铁和水泥④牛肉和羊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①追求利润②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③扩大商品的销路④增加商品的价值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家庭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表明A.商品的价格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B.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C.家庭人口数量是制约家庭消费的根本因素D.人的思想观念决定家庭的消费水平15、从消费的目的看,对电脑的消费属于A.有形商品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钱货两清的消费1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A、该家庭的生活水平高B、该家庭的生活水平低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在城市,出租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

回答24-25题。

17.有人对“打的”现象作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

这主要反映了A.消费结构的变化B.消费观念的差异C.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名为“新人顾问”的职业最近在山城重庆出现,成为职场新宠,他们专门为新人提供婚庆全套服务,为新人设计既个性化,又不浪费的婚礼。

据此回答18-19题。

18.婚礼讲究个性化,这说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越来越多B.展示个性体现了人们消费活动中的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也能支配人的消费行为D.求实消费是我们所提倡的19. 现代生活中,与众不同,展示个性,成为一些人的消费选择。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它可以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②个性消费可以不惜代价③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认可④应大力提倡与众不同的消费观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B.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D.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答题卡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是什么?(7分)2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7分)2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⑴为什么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一定是商品所有者?(6分)⑵如果你是商品所有者,将怎样实现这个跳跃?(6分)24、有人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升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使人民币不断升值”。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0分)25、以下是2010年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元∕100外币)在不考虑运输成本等因素的情况下,以上面提供的外汇牌价为依据,要选择出口国,你认为选择哪个国家或地区比较有利?并说明理由。

(8分)26、由于近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下降。

2007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猪肉价格一涨,苦了居民,喜了农民。

农民有了按劳等值的收获,当然高兴。

但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富了的城市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城市居民还是低收入者,面对十几元一斤的猪肉实在尴尬。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认识。

(8分)(2)简析猪肉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8分)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3、(1)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2)要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24、(1) 人民币汇率升高,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进口,增强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中国百姓的国际购买力。

(3分)(2)人民币升值也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会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3分)(3)因此,我们应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样,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分)(4)所以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

(2分)25、该企业出口欧元区和日本比较有利。

(3分)因为在以上几种外币中欧元和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欧元区和日本市场产品价格竞争的优势,增加产品的出口量。

(5分)26(1)①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猪饲料等价格上涨,饲养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

(4分)②供求影响价格。

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并且许多地区疫情严重,极大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而使生猪和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扬。

(4分)(2)①从生产上看会调节生产规模。

肉价上涨,养猪有利可图,会刺激农民扩大生猪养殖的规模,逐步增加生猪和猪肉的供应量;(4分)②从生活上看,会减少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降低消费水平。

同时会增加人们消费一些与猪肉可以替代的商品,如鱼类和其他副食品、蔬菜等。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