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五、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度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一节电池;②两节电池;③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的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1、实验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关?2、变量: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铁钉4、实验过程:①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②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六年级实验实验一:杠杆的秘密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3、实验结论: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4、整理器材。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
实验步骤: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
实验步骤: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4、整理器材。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方法一: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
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2分)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5、整理实验材料。
方法二:1、制作一个电磁铁。
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
5、整理实验材料。
(说明:以上两种实验方法可任选其一来做)六年级实验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6、整理器材。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1、说出小苏打和白醋的使用比例约为1:3。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缓慢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玻璃杯。
4、多角度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很多气泡冒出,杯壁变凉等等。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熄灭。
6、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7、整理器材。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一单元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_______(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_______________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
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材料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入括号内。
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滴管清水小刀吸水纸镊子1、先用______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___。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Z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________ 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__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________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 _________ 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
图4六研究题目研究水中的微生物方法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水中有微生物在迅速运动结论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5分 (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单元实验一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吗(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3)、实验材料 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4)、实验方法1、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