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
• 3、已封管留置针的启用:常规消毒肝 素帽,以生理盐水10ml冲管,速度不 能太慢,当遇阻力时,应给予拔管, 不能强行冲击,以免引起栓塞。冲管 通畅后,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 入肝素帽即可。
正压封管操作要领
1.脉冲式冲管法 •方法
– 用力推一下停一下
•作用
– 使封管液在管道内形成小 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 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 能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减 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静 脉 留 置 针
陈小凤
临床应用情况
•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于 1958 年引用到临床, 以成功应用到今天,目前已成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 40 年前在欧洲国家普及使用, 20 年前亚洲一些较
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用静脉留置针取代头皮针。目前
我国各大医院均已普遍使用,并作为临床输液治疗 的主要工具。留置针可用于临床输液,输血,动脉 及静脉取血。
4 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 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病人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 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 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 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 可挤岀脓性分泌物,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经研究,炎症以近心端和穿刺点部位发生率高且程度 也较远心端为重。护士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 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心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 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穿刺处毎天碘酒、乙醇消毒穿 刺部位,盖上无菌敷料。
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步骤
(以Y型静脉留置针为例)
• 1.查对备物
– 同静脉输液
• 2.连接排气
– 先将部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排气 后插入全部头皮针 – 也可穿刺成功后再插入头皮针
• 3.扎带铺巾,消毒记时
– 扎带—穿刺点上方6~10cm扎止血带 – 消毒—直径8cm,一遍顺时针,一遍 逆时针 – 记时—在纸质胶布上注明置管日期 和时间
正压封管操作要领
2. 边快速推液体边拔针
• 推药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正压封管
留置时间
• 在使用留置针的护理中,其留置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 的问题,留置时间过长,可使病人发生局部并发症的 危险性增加,留置时间过短,则增加病人的药费及多 次穿刺带来的痛苦。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但 临床有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27天。平均留置天为8~9 天,病人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内静 脉炎的发生率为零,5天应作为常规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1.留置针的外套管(导管)使用光滑柔软的聚氨酯或 硅胶材质,生物相容性高,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对血管 壁刺激性小 2.操作简单,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3.可以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 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4.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而且很大 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5.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 特别是危重患者,可以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 抢救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步骤
二、静脉的选择 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 管,一般选择与肢体纵轴平行长度在 2.5 cm以上,弹性好、无静脉瓣的可 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常用前臂贵 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成 人选择血管的顺序一般为前臂中段、 手背、手腕、手肘,尽量避免下肢静 脉,因为下肢血液循环较差,易发生 血栓、静脉炎。
3.静脉留置针保留时 间一般为 A .1 ~2 天 B .2 ~3 天 C .3 ~4 天 D.4 ~7 天 E.7~14天
Page 28
谢谢!
留置针穿刺送管失败的常见原因
1.穿刺技术不熟练 2.针芯斜面未全部进血管 3.针芯斜面一半穿透对侧血管 4.针芯刺破血管进入深部组织
并发症及护理
常见并发症:
1.皮下血肿 2.液体渗漏 3.导管堵塞 4.静脉炎 5.静脉血栓形成
1 1.皮下血肿
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 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致皮下血肿 。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操作,穿刺时把握好进针 角度,力求一次穿刺成功,这样可减少和避免皮下血 肿的发生。如病人局部皮下淤血时,24 h可在血肿处 涂喜疗妥按摩,也可用湿热毛巾热敷局部或乙醇湿敷 , 以减少疼痛, 促使局部皮下瘀血消散
留置针的护理
严格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的 早期征象。 套管针可保留3--5天,最好不要超过7天。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敷料每周更换两次, 局部碘伏消毒,待干后贴敷料。敷料出现卷边 或弄脏,应及时更换。 讲解套管针的日常生活护理方法。如洗澡时, 应再用保鲜膜包裹局部后洗澡。注意穿刺部位 不要浸泡于水中,万一穿刺部位有水渗入,应 及时先告知护士,更换敷贴。
2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 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末完全送入血管内戓套管与血 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 轻者岀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导 致组织坏死。为了避免液体渗漏,护士除掌握穿刺 操作外,应固定好导管,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 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 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 理。 •
Page 27
1.留在静脉内输液用的是静脉 留置针的哪部分 A.针翼 B.金属针芯 C.软质外套管 D.塑料针座 E.延长管和肝素帽
2.静脉留置针堵塞,下列正确 的处理方法是 A.挤捏留置针延长管 B.拔除导管 C.用注射器回抽 D.将外套管拔出或送进少许 E.注射器抽稀释肝素液强行 冲通 4.为了充分清除导管内 的药液,正压封管前推注4ml 封管液的手法是 A.脉冲式推药 B.快速推注 C.缓慢推注 D.边拔针边快速推注 E.不用推药直接拔管
封管方法
• 1、肝素盐水封管法:生理盐水250ml+1.25万单 位肝素(1支)。配置1:50肝素液,输液完毕后用 注射器取5ml肝素液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正压封 管,当药液剩余1ml左右时,边推注边夹闭留置 针活塞,抗凝时间12h。应用肝素液封管时,应严 格掌握剂量,肝素稀释溶液24小时更换,超过24 小时严禁使用。有出血倾向者严禁使用肝素液封 管。
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
1.输液疗程在1天以内,液体量不多,无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输注时可 选用头皮针。
2.躁动不安病人的输液疗程有时虽然短,但应选用留置针以确保安全输 液。
3.每天输液量>1000ml或输液时间>6小时或疗程在2~14天,应首选留置 针。 4.疗程在14~30天首选深静脉导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5.疗程在30天以上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者应首选PICC。 6.疗程在2天以上需要快速输注者或输注刺激性药物者应首选CVC(中心 静脉导管)。
• 2、生理盐水封管法:用注射器抽取 10~20ml 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正压注入,可维 持6-8小时,因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 量和渗透压与体内钠水平衡及血液循环密 切相关,将生理盐水充于留置针内,可防 止血栓的形成,且无需配置,方法简单。 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 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液封管的病 人。
密闭式留置针
开放式留置针
• 笔杆式留置针(带翼、不带翼) • 加药壶型留置针
留置针的规格和应用
留置针规格和应用
—参数与适用范围
国际 国内 针座 套管 型号 型号 颜色 外径
mm
套管 长度
mm
临床应用
液体 流速
19ml/ min
24G 5#
0.72
19
细小且脆的静脉, 婴幼儿常规输液
22G 7#
20G 9# 18G 12 #
0.90
1.10 1.31
25
29 29
小且脆的静脉,儿童 30ml/ 常规输液,成人输液 min 常规输血,常规手术,48ml/ min 成人常规输液 常规输血,常规手术,85ml/ 大剂量输液,快速输 min 液
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步骤
一、操作前的心理护理 • 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 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 患者的顾虑、紧张及恐惧感。使患者主 动积极配合治疗 • 神志不清的患者,应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具体的使用目地及方式
静脉留置针的结构 (密闭式、Y型)
肝素帽
金属针芯
(针尖) 外套管 (导管) 塑料针座
针翼(针柄) —“小飞机”
可见回血 白色隔离塞
延长管
封管用 小夹子
留置针的种类
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避免血液外溢 而造成血液污染的整体式留置针。
• 直型—1个输液通路 • Y型—2个输液通路 • 新型留置针
• 安全型留置针——既防针刺伤又防血液污染 • 防逆流留置针 •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
3 导管堵塞 •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很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
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 不当、病人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营养输 液后应彻底冲洗导管,每次输液完毕后应正确封管,要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 注速度不可过快。 • 观察120例进行快速推注与缓慢推注效果比较, 缓慢推注组成功率为95.0%,而快速推注组成功率为 53.3%。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快速推注封管液使局部 静脉炎和外渗肿胀率明显增血栓形成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 道,久病卧床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 静脉的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 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 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 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好血管,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病人, 应极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 置时间不宜太长。
• 4.转松针芯 • 5.穿刺送管“三松”
– 针头与皮肤呈45°左右进皮肤后以15°~30°缓缓地直刺静脉,见回血 后以5°~10°推进 0.5cm左右 – 一手固定留置针,一手退出针芯约0.5cm后固定针芯,将外套管全 部送入静脉 – “三松”—松止血带、松拳、松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