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债务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债权债务该怎么解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发生转让,与公司对外的债权、债务似乎没有多大联系,从法理上看,也属于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然而,公司法理论中,公司是一个拟制的法律行为主体,这就要求实践当中需要有具体的人来履行具体的义务。
这个义务人可能并不是法律上直接规定的应当承担义务的人,但是,直接义务人(比如公司),履行义务需要这个义务人(比如股东)来支持。
这样,公司这个拟制主体的股东构成,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间接地影响了公司对外偿还债务的能力。
因此,股东的股权转让所牵涉的不只是单纯的股东地位的置换和股权比例变动的内部问题,还涉及到公司对外债权持有以及对外债务偿还的外部问题。
(一)债权问题公司有股权发生转让,同时公司对外享有债权的情况相对容易处理。
1.股权对内转让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外部债务人的偿还义务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股权转让人不再享有分配的权利。
此时,转让人在转让股权时,放弃了相应比例的收益权,而受让人则依法取得了这部分收益权。
2.股权对外转让的情形与上述情况不同,股权对外发生转让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股权受让人是第三人,情况则与上述情况相同;而如果股权受让人同时又是外部债务人,就需要分情况讨论:(1)外部债务人获得公司全部股权,即公司整体转让给了该债务人,则债权债务混同;(2)外部债务人获得公司部分股权,原来的外部债权债务关系很可能就变成了现在的内部关联交易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实践当中,转受双方有时会在转让协议中注明,由转让人负责在股权转让生效前收回股权转让基准日前到期的公司债权。
此类条款主要是受让人为防止公司的不良之债给自己进入公司后可能带来的损失所做的一种防范措施。
然而,严格地说,这种条款并不当然具备法律效力。
第一,转让人与受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系转、受方这两个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二者之间的约定不能约束第三人。
而公司作为第三人,本应由其享有的债权明显受到了限制。
第二,如果公司股东会同意由转让人收回公司债权,那么,这种条款因为公司的授权而变得有效。
综合上述各种情形,根据本文对股权转让法律后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公司作为债权人,其内部股权发生转让时,对外部债务人的影响十分有限,并无必要让债务人了解债权人的内部变更情况。
(二)债务问题公司内部股权发生变化,同时公司对外负有债务,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有人认为,公司股权发生转让,根据法律后果来看,公司资产并未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股权的转让并不影响公司作为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因此,股权转让与公司债务没有联系。
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在实践当中,外部的债权人往往会担忧自己这笔债权能否真正收回。
也就是说,公司股权发生转让,内部治理结构发生改变,虽然从当时的状态来看,公司的账面资产并没有发生减少,偿还能力并未减弱,但是,公司内部结构的变化很可能给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外部第三人无法预料,至少是难以预料的改变。
公司的战略转型使得持有对公司的长期债权的外部债权人的远期利益无法实现。
这样,由股东转让股权导致公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并影响到公司长期债务的偿还,这种潜在的风险,让债权人变得坐立不安起来。
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甲公司设立时由大股东某实力雄厚的A公司和两个小股东B、C出资,经营一段时间后,甲公司向乙公司借了一笔数额较大的资金用以投资某一领域,借款合同中并未限定借款的用途。
乙公司当时认为,A公司大名鼎鼎,并且有着良好的资信记录,它是甲公司的大股东,万一与甲公司产生纠纷,甲公司的各个股东按出资比例对自己承担偿还责任,有A公司这个股东在,不管怎样都有能力如数偿还自己借出的这笔款项,于是借给了甲公司。
这笔债务尚未到期时,A公司认为其在甲公司的投资不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考量,于是决定以低于自己出资时股价的价格(但是在合理范围内)将自己所持有的甲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其他两个股东B、C,甲公司注册资本仍保持不变,但B、C两个股东决定重新为甲公司设定经营范围,转而投资房地产业。
不久,房地产业遭遇经济危机,甲公司的偿债能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极有可能面临破产。
这样,乙公司原本基于对甲公司大股东A公司的信任而借出的那笔款项,在此时发生了改变,乙公司在借款之初所预计的远期利益面临着危险。
换一种角度来考虑上面这个例子。
如果要求A公司在退出甲公司的时候需经得债权人乙公司同意,这种情况下,乙公司肯定不会同意,那么,A公司又无法退出,A公司作为股东的权利也受到了挑战。
可以引入告知义务来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
股东在拟转让自己所持有的股权时,不管是内部转让还是对外转让,到转让基准日为止,目标公司对外负有尚未到期的债务的,该公司应对相应的外部债权人进行告知。
如上面所举的案例,A公司退出甲公司,乙公司觉得自己的长远利益可能受到不可预计的因素干扰。
如果甲公司在A公司退出时告知乙公司该重大股权变更事项,乙公司就能够根据这一情势的变更,来善意地重新考虑如何在不违反先前约定的情况下进行调整,比如与甲公司友好协商,变更原合同,在原借款合同上附加担保条款以获得一定的保障,而又不影响甲公司的正常运营及战略转型,更不会影响到A公司的退出。
提出这种建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考虑:第一,告知义务的设定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84条的原理确定的。
《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这个条款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即保证债权人能有效地收回自己的债权。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中,虽然公司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法人实体亦未变更,但是股权的转让很可能使得公司的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这一改变甚至有可能是实质性的。
按照前文阐述的原因,出于对债权人远期利益的保护,债权人应当有权知晓其债务人的这一实质性变更。
这与《合同法》第84条的原理应当是一样的。
第二,由目标公司而不是转让人来告知债权人。
与债权人相对应的是目标公司,即发生股权转让的公司,是它与债权人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同样基于《合同法》第84条的原理考虑,应该由债务人来告知债权人。
虽然债务人的变更是由转让人引起的,但是法律关系不能混淆,所以不能要求转让人承担这一告知义务。
第三,目标公司只需告知而无需经得债权人同意。
这一点是与《合同法》第84条的原理完全不同的。
主要是出于对保护股东的考虑。
如前文所述,股权转让几乎是股东退出有限责任公司的唯一途径,如果还死搬硬套地适用《合同法》原理,万一债权人不同意,就彻底阻碍了股东的退路。
根据公平原则,股东转让其股权的权利不应受到侵犯和保护债权人远期利益不受侵犯是同等的。
之所以在此设立告知义务,主要目的还是善意地提醒债权人,债务人内部发生了重大事项的变更,如果引起了债权人的不安,债权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针对新的情况,准备新的应对方案。
告知义务的实质,是引起债权人的注意。
再者,根据《合同法》原理和前文所分析的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毕竟目标公司的实体和资产未立即发生变化,债务仍然由目标公司承担,只是在此时善意地对债权人作出一个法律风险的提前保护,必须经得债权人同意的情形也并未出现,因此告知足矣。
∙公司改制重组时注意的几个问题/l/zw/571344.html∙如何写经济纠纷起诉书/l/zw/571343.html∙股权债务同转让合伙债务怎么处/l/zw/571342.html∙贷款担保人期限有多长/l/zw/571341.html∙父亲代保管的存款算债务么/l/zw/571340.html∙夫妻共同财产制所负的债务/l/zw/571339.html∙替子还债的欠条被撤销/l/zw/571338.html∙在认定和处置夫妻共同债务中存在的问题/l/zw/571337.html∙补偿安置问题的解决办法/l/zw/571336.html∙赌博借条是否有法律效力/l/zw/571335.html∙律师对催缴欠款的相关建议/l/zw/571334.html∙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l/zw/571333.html∙第三人代为履行与债务承担/l/zw/571332.html∙丈夫瞒着妻子借钱属于个人债务吗/l/zw/571331.html∙讨债技巧—一箭双雕催款兵法/l/zw/571330.html∙债务重组损益处理及计量属性变化/l/zw/571329.html∙该不当得利款的举证责任该由谁承担/l/zw/571328.html∙商场促销带来的经济纠纷案件例分析/l/zw/571327.html∙利用假离婚讨债人财终两空/l/zw/571326.html∙防范企业破产 /l/zw/571325.html∙不打官司也能实现债权/l/zw/571324.html∙债务重组损益和资本公积处理/l/zw/571323.html∙债务的管理办法 /l/zw/571322.html∙债务加入后未经债权人同意不得撤回/l/zw/571321.html∙香港地区对网上虚拟财产的保护/l/zw/571320.html∙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l/zw/571319.html∙债务重组审计的特征及内容/l/zw/571318.html∙实行更为合理的夫妻债务清偿方式/l/zw/571317.html∙司法实践中拒不执行判决/l/zw/571316.html∙有关债务重组的简要介绍/l/zw/571315.html∙建筑工程案例分析 /l/zw/571314.html ∙追踪建筑工程黑色连环债务链系列/l/zw/571313.html∙娄某债务纠纷案件 /l/zw/571312.html∙围而歼之催款兵法的应用/l/zw/571311.html∙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概念及特征/l/zw/571310.html∙兰州首例婚内债务纠纷案件妻子胜诉/l/zw/571309.html∙黄锦营与黄书新民间借贷纠纷/l/zw/571308.html∙负债公允价值的涵义是什么/l/zw/571307.html∙擒贼擒王催款兵法运用技巧/l/zw/571306.html∙中美债务重组会计研究论文/l/zw/571305.html∙论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启示/l/zw/571304.html∙解决对非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欠款的/l/zw/571303.html∙债务重组的主要方式/l/zw/571302.html∙债务重组案7 /l/zw/571301.html∙认定与推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比较/l/zw/571300.html∙公司转让中的债权债务纠纷如何处理/l/zw/571299.html∙夫妻共同债务难以认定之问题分析/l/zw/571298.html∙扣压汽车 /l/zw/571297.html∙债务重组审计的特征及内容/l/zw/571296.html∙关于企业债务重组征收企业/l/zw/571295.html∙建筑工程案例 /l/zw/571294.html∙讨债公司市场自发行为/l/zw/571293.html∙债务人死亡之后如何处理/l/zw/571292.html∙清偿责任共同承担 /l/zw/571291.html ∙债务重组定义如何变化的/l/zw/571290.html∙一则拖欠工程款纠纷的处理案件/l/zw/571289.html∙分析迟延履行利息问题/l/zw/571288.html∙破产案清理债务债权者共申报33 /l/zw/571287.html∙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书/l/zw/571286.html∙催账时的谈判心理技巧分析/l/zw/571285.html∙小议新债务重组准则/l/zw/571284.html∙担保效力问题 /l/zw/571283.html∙抵押财产的执行 /l/zw/571282.html∙企业债务重组的方案选择/l/zw/571281.html∙最佳讨债方法分析 /l/zw/571280.html ∙我国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的沿革/l/zw/571279.html∙(六)釜底抽薪 /l/zw/571278.html∙应如何处理所获奖项/l/zw/571277.html∙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会计处理/l/zw/571276.html∙判决要求支付利息 /l/zw/571275.html ∙教你年底收款 /l/zw/571274.html∙关于完善民间借贷的思考/l/zw/571273.html∙建筑工程债务链问题/l/zw/571272.html∙债务诉讼时效 /l/zw/571271.html∙如何讨债技巧 /l/zw/571270.html∙如何认定货运代理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履行中双方违约/l/zw/571269.html∙李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二审代理/l/zw/571268.html∙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书的简要介绍/l/zw/571267.html∙借款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划分为两种/l/zw/571266.html∙民生银行债务重组损失管理办法/l/zw/571265.html∙黄昌秀与欧阳军 /l/zw/571264.html∙孔某债务纠纷案件 /l/zw/571263.html ∙债务利息怎么计付 /l/zw/571262.html∙委托律师调解债权债务纠纷/l/zw/571261.html∙连带责任诉讼 /l/zw/571260.html∙债权人转让债务应通知债务人/l/zw/571259.html∙如何解决债权债务纠纷/l/zw/571258.html∙债务重组法律性质 /l/zw/571257.html ∙请问要是欠债人死了咋办/l/zw/571256.html∙王顺修与王彦周退伙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债务纠纷一/l/zw/571255.html∙关于商铺出租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的范本/l/zw/571254.html∙债务重组有哪些方式/l/zw/571253.html∙新准则推动了债务重组/l/zw/571252.html∙债务重组新准则与旧准则的形式差别/l/zw/571251.html∙执行程序中多个债权人参与分配/l/zw/571250.html∙由巨额工程款纠纷引发的群殴/l/zw/571249.html∙债务重组案9 /l/zw/571248.html∙经济纠纷起诉书写法/l/zw/571247.html∙逃债利息多过债法院勒令多交31万利息/l/zw/571246.html∙有的放矢催款兵法(二十三)/l/zw/57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