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小融在某酒店住宿时发现,酒店洗手间有一个镜前灯,一个吸顶灯和一个排气扇(电动机),洗手间门口的开关S1和床头开关S2都可以控制两盏灯和排气扇同时工作或不工作,下列设计符合实际的是A.B.C.D.C【解析】【详解】洗手间门口的开关S1和床头开关S2都可以控制两盏灯和排气扇同时工作或不工作,这说明这两个开关与三个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而三个用电器是并联的,故C符合题意.2.作为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骑自行车出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骑自行车时,人感觉路旁的树在后退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C.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A【解析】【分析】【详解】A. 骑自行车时,路旁的树木相对于自行车位置不断变化,如果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看到树木不断后退,故A正确;B. 自行车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的,而不是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 自行车转弯时运动方向在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在变化,因此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动能增大,而不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故D错误.3.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D【解析】【详解】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再把空桶置于溢水杯口的正下方;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丙、测出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4.夏日炎炎,扬州水上乐园特邀国家水上运动队员进行水上飞行表演,表演者双脚站在向下喷水的踏板上,水柱将人向上顶起,人在空中时而加速上升,时而急速翻滚,时而加速下降,还能在空中竖直悬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柱将人向上顶起,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人急速翻滚,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受力不平衡D.人在空中竖直悬停时,人对踏板的压力和踏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解析】【详解】A.踏板向下喷水,踏板对水有一个向下的力,同时水柱对踏板有一个向上的力,人向上升起,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A正确.B.人急速翻滚时,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受力不平衡,故C正确;D.人在空中竖直悬停时,处于平衡状态,人受到的重力和踏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而人对踏板的压力和踏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5.下列现象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B.倒映在小河中的桥C.水面“折”枝D.日全食B【解析】【详解】A. 立竿见影中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倒映在小河中的桥是平面镜成像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符合题意;C. 水面“折”枝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 日全食是由于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而形成的,即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

6.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A.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解析】解答: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正确.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D. 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正确.故选C.7.如图是新一代电动自平衡独轮车,四个选项中能表示其工作原理的是A.B.C.D.B【解析】【分析】【详解】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A.图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会发生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符合题意.C.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电磁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A【解析】【详解】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时,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说明发光体在透镜甲左侧大于20cm远的地方(即二倍焦距以外),光屏在透镜甲右侧10~20cm远的地方(即一、二倍焦距之间).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发光体在透镜乙的焦点以外,一定能在透镜乙右侧焦点以外,即距离透镜乙右侧大于20cm的某处,得到一个实像,所以将光屏向右移,一定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放大的.故选A.9.工人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矿井中的物体A和物体B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匀速提升上来.物体A的重力为150 N,物体B的重力为75 N,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B时,在10 s内物体B上升5 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B.提升物体B时,拉力F的功率是62.5 WC.提升物体B时,拉力F所做的功是62.5 JD.提升物体A时,拉力F的功率是50 WB【解析】【详解】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条件下,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时,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克服物体A 的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所以:W有A=G A h,W额A=G动h;因为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所以额外功占25%,即A A W W 有额=A G h G h 动=A G G 动=75%25%=3,因为G A =150N ,所以G 动=150N 3=50N ,当使用该滑轮组提升物体B 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F B =B 2G G +动=75N 50N 2+=62.5N ,因为物体B 上升的高度为h B =5m ,所以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2h B =2×5m=10m ,拉力做的功W=F B s=62.5N ×10m=625J ,故C 错误;拉力的功率P=W t =625J 10s=62.5W ,故B 正确;此时机械效率η′=75N 5m 625J ⨯×100%=60%,故A 错误;提升物体A 时拉力为F A =A 2G G +动=150N 50N 2+=100N ,由于速度相同,所以提升物体A 时,拉力的功率P ′=A F s t =100N 10m 10s ⨯=100W ,故D 错误. 10.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 1)、磁卡(S 2)或应急钥匙(S 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 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 .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 工作而打开门锁,符合并联电路的特等,即三个开关应该并联后控制电动机,任一开关闭合,电动机都能工作.A .两开关并联后与第三个开关串联,当S 3断开时,另外两个开关不能使电动机工作,故A 不符合题意;B .三个开关并联控制电动机,任一开关闭合电动机都能工作,故B 符合题意;C .三个开关串联,必须三个开关同时闭合电动机才能工作,故C 不符合题意;D.S2闭合会将电动机以及电源短路,不符合电路设计的原则,且S3断开时,电动机也不可能工作,故D 错误;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B.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后,软木塞从试管口飞出时,软木塞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丙图: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丁图:橡胶塞被推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ACD【解析】A. 甲图:抽去玻璃隔板后,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所以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是气体的扩散现象,A正确;B. 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软木塞从试管口顶飞,故B错误;C. 丙图: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的玻璃板,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C正确;D. 丁图:橡胶塞被推出时,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瓶内产生白雾,D正确。

选ACD。

点睛;本题四个图都与分子运动有关,要牢记分子运动所产生的现象,由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存在物体才具有内能,在内能与机械能转化时,注意搞清楚方向。

12.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若电路中连接“3V 1.5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a时,灯泡正常发光;若改接“4V 2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b时,灯泡也正常发光,则A.电流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均为0.5 AB.点a在点b的右侧C.电压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之比是2:3D.两种状态下,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相同ABD【解析】由电路图知道,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P=UI 知道,“3V 1.5W ”的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 1 =P 1/U 1=1.5W/3V=0.5A ,“4V 2W ”的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 2 =P 2/U 2=2W/4V=0.5A ,所以,电流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均为0.5A ,故A 正确;由I=U/R 知道,两灯泡的电阻分别是:R 1 =U 1/I 1=3V/0.5A=6Ω,R 2 =U 2/I 2=4V/0.5A=8Ω,两种状态下电路中的总电阻是:R=U/I=6V/0.5A=12Ω,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分别是:R a =R-R 1 =12Ω-6Ω=6Ω,R b =R-R 2 =12Ω-8Ω=4Ω,结合电路图知道,点a 在点b 的右侧,故B 正确;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之比是: 12633642V V U U U V V U U U V V --===--n ,故C 错误;因为两种情况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均相等,所以由P=UI 知道,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相同,故D 正确,故选AB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