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
(试行)
为了做好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激励我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创造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医学部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一、参评对象与评定条件
(一)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参评对象是基本学制年限内在校在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并且其人事档案(已参加工作的包含工资关系)须转入我校。
硕博连读及直博学生按本学期学制认定参评范围。
(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品学兼优;
4、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参评资格:
1、违反学业法律、法令、法规者;
2、人事档案未转入我校者;
3、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籍注册手续者;
4、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
5、超过基本学制年限延长学习期限者;
6、在入学考试报名材料或奖学金申请材料中隐瞒事实或有虚假内容者;
7、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未达到规定要求者;
8、违反科学道德、发生学术不端行为者;
9、各类考试作弊或违纪者,以及其他违反校纪校规受处分者;
10、其他经学校认定不符合参评条件者。
二、奖励等级与标准
(一)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四个等级:特等奖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
18000元,名额比例为参评人数的5%;一等奖14000元,比例为15%;二等奖11000元,比例为30%;三等奖7000元,比例为50%。
(二)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四个等级:特等奖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名额比例为参评人数的5%;一等奖8000元,比例为15%;二等奖5000元,比例为30%;三等奖3000元,比例为50%。
(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在同一学年中,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不能与国家奖学金兼得,但可与其他研究生奖助学金兼得。
三、评定办法
(一)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测评主要考核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科研情况、社会活动及获奖情况。
1、学习成绩
平均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学位课程成绩1+……+课程成绩n)/n
2、科研情况
研究生获奖情况指校级及以上获奖(含校级奖励);研究生科研成果应是苏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或第一通讯单位,发表I、II区SCI论文排名前三位作者计分方法按0.5、0.3、0.2比例计算,其它文章必须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否则均视为无效,并要求已见刊(on line);主要考量刊物的大区分类、影响因子、是否是SCI/SCIE/EI等。
项目及科研奖项分为校、省部级和学业级。
以前已经用于申请并获得学业奖学金的科研成果或奖项不得在本次申请时重复使用。
研究生获奖情况只填写校级及以上获奖(含校级奖励)。
3、社会活动及获奖情况
研究生班主任对研究生担任社会工作及获奖情况进行评议。
积极参与组织学校各类活动和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同等情况下优先。
(二)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学业奖学金主要依据报考情况和入学考试综合成绩进行评定。
硕士推免生本科阶段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2%的,第一学年可
直接获得特等或一等学业奖学金;其他硕士推免生可根据综合成绩排名先后顺序
获得一等或二等学业奖学金。
经入学考试录取的硕士一年级学生,根据入学考试
综合成绩排名先后,按照各等级学业奖学金的名额依次获得相应等级的学业奖学
金。
(三)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学业奖学金主要依据学生来源和入学考试综合成绩进行评定。
经“申请-考核制”录取的博士生第一学年可根据申请考核的成
绩排名直接获得特等或一等学业奖学金;硕博连读研究生由各基层研究生培养单
位根据考核成绩依次择优确定各等级获奖人员。
经入学考试录取的博士一年级学
生,可根据入学考试综合成绩排名先后和各等级学业奖学金的名额依次评定相应
等级的学业奖学金。
四、奖学金评定的组织与程序
(一)符合申请条件的研究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苏州大学研究生学
业奖学金申请表》并附有关材料交给所在学院、研究院所(中心)研究生秘书或班主
任。
不申报者视为自动放弃。
(二)医学部各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
由单位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或秘书和研究生代表任
委员,负责本单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请组织、初评、报审和复议等工作。
(三)医学部各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组织初评工
作。
在确定本单位获奖学生名单后,应在本单位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提交
医学部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讨论通过。
提交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
进行审定。
五、本条例未尽事宜,由苏州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解
释。
XXXX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
注:1.获奖包括科研、思政及文体等各类奖项,同级别同等计算;2.发表I、II区SCI论文排名前三位作者计分方法按0.5、0.3、0.2比例计算,其他论文只计算第一作者。
3.社会活动:由研究生班主任对研究生参加社会活动中思想态度以及组织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议。
评议内容包括:参加学校、医学部研究生会活动、社会活动包括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院(系、所)和班级学生工作以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情况等,其它情况酌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