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和发展将直接影响
学生的发展,决定教育的成败。
为更好地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新课程
精神,顺应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提
高的评价体系,特制定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如下:
一、评价重点:
关注教师的发展,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是新课改中教师评价改革的关键,也是我校教师评价的重点。
学校将建立教师自评与
服务对象、管理干部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健全关注教师个人发展、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促进教师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二、评价内容与措施: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学习研究,制定出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继续教育、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科研
能力、课堂教学实绩、工作态度及工作量等方面的教师评价标准,建立体现教师评价指标的教师发展个人档案。
1、教师自评:自评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最佳途径。
学校每学
期依据自评标准帮助教师端正对自评的认识,指导教师掌握自评的方法,树立良好的心态。
要求教师根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标准,对自
己的工作表现或其他方面主动做出评价。
开展自评,教师可以评价自己的工作职责、目标和计划完成情况,也可以评价自己的进步和努力
状况;通过自评,达到“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来促进教师
的不断提高”的目的。
教师自评一般于每学期期末进行,届时教师要填写好自评表,写好自评小结。
见附件1。
2、年级评价:年级评价方式是客观量化形式,共100分。
第一条师德表现(8分)
1、讲学习,讲政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各种会议、升旗仪式等(4分)。
主要内容
(1)教职工大会参加情况
(2)参加升旗仪式情况
(3)各处室组织的会议参加情况
符合标准得4分。
以上活动每缺勤1次扣1分,其中(1)、(2)两项由学校办公室提供考勤结果,(3)由各处室提供考勤情况。
2、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则规范》,有良好的教师形象(4分)。
(1)依法执教,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尊重家长;
(2)仪表端庄,穿着整洁,言谈举止文明;
(3)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团结协作,与本组及相关处室人员合
作愉快,人际关系融洽;
(4)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不从事有偿家教和第二职业。
符合标准得4分,有不良现象的,每项扣1分。
第二条:教育、教学情况(72分)
1、工作量(6分)
(1)课堂教学工作量评分标准: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每周10课时,其余学科每周12课时为满工作量得6分,每超1课时加0.5分,每少1课时扣0.5分。
(2)监考工作量评分标准:完成学期监考人均场次者得2分,每超1场加0.5分,每少1场扣0.5分。
2、精心备课,教案齐全。
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
和要求,新教师和讲授新课的教师须按照要求写出详案(8分)。
评分标准:教案分为 A 、B、C三等,A为最高等。
各等级数分别为教师总人数的30%、50%、20%,各等级得分分别为8分、6分、5分,无教案者得0分。
3、认真上课。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合学生实际,善于处理教
学重点与难点,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10分)。
评分标准:依据期中考试后各级部评教结果赋分,其中A级10分,B级8分,C级6分,D级4分。
(所得分数为所教班级分数的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