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

20XX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

读图完成1~2题。

1.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A.高温晴朗B.低温晴朗C.阴雨连绵D.狂风暴雨20XX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

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A.奥塞盖尔B.远望六号C.阿尔坎特拉D.凯尔盖朗4.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A.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南移C.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5.两次交会对接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C.我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图3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A.极地东风带B.盛行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D.东南信风带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20XX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

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A.甲B.乙C.丙D.丁9.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处地质构造为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11.甲处谷地成因是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C.断层处岩石破碎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1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A.含沙量增大B.结冰期缩短C.年径流量增大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图7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14.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气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1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20XX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

图8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16~17题。

16.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17.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洋流图9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我国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C.20XX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D.20XX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19.目前,我国人口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图10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交通C.矿产资源D.地域文化21.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A.①B.②C.③D.④表1为“2000年和20XX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

据此完成22~23题。

2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C.20XX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2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下径流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C.热岛效应增强D.土壤肥力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

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据此完成24~25题。

24.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25.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

20XX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26~28题。

26.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27.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A.台风活动频繁B.锋面活动频繁C.气温变化大D.季风的不稳定性28.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培育良种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D.改良土壤20XX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

图13为“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13中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30.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A.开垦沼泽B.开发水能C.保护雨林D.退耕还湖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31. ( )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32. ( )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3. ( )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34. ( )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5. ( )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36. ( )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7. ( )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38. (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9. ( )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40.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综合题41.图14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分)(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____。

(2分)(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______,甲地此时风向为_________。

(2分)(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 ________,气压 _______,阴晴变化为 __________ 。

(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材料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材料二图15为“20XX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

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材料一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

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

20XX年农机数量高达8881台。

材料二图16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XX年农业生产类型”(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与1956年相比,20XX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

(2分)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分)材料一20XX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本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除数列入本部重点开发地区。

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图17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发展____________工业、_________ 工业等。

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

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