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什么是我国建筑抗震的两阶段设计方法?
答:三水准抗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重现期约50年)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结构仍处于弹性状态,可以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承载力要求进行截面设计,并控制结构弹性变形符合要求。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重现期约475年)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结构产生塑性变形,依靠塑性耗能能力,使结构保持稳定得以保存下来,此时结构抗震设计应按变形要求设计。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重现期约1600~2400年)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结构进入弹塑性大变形状态,此时应考虑防倒塌设计。
方法: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弹性变形验算,对各类结构按规范规定采取抗震措施;
第二阶段,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2、我国《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GB50223-2008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为哪几类?
答: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