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报告一.调查人员: 阜新市高级中学 16级十五班二组女生组(组长:韩姊琦,组员:曹思微董智慧赵媛媛刘国欣吴雨晴刘硕瑶肖依函)二.调查的时间和对象: 2014年暑假阜新市高级中学及网络调查(主要通过腾讯QQ和百度贴吧)三.调查的发现:调查目的:现在的高中生崇拜明星,就是所谓的“追星族”。
高中生崇拜偶像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经过思考,我认为高中生崇拜偶像有很多原因,应该对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
为此,我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
关键词:偶像崇拜青少年四.前言:还记得一年前我们还是市高中的高一新生,如今早已是学长学姐。
不管是一年前,还是一年后,如今校园里的高中生们,我们身上90后的标签一直在,社会在热议他们的种种表现,人们更乐意把他们与他们的前辈80后作各种各样的比较。
早前的舆论常称80后是“垮掉的一代”,可喧嚣的舆论并没有炒跨他们,近两年他们在各色的舞台上都有了不俗的表现。
与80后不同,90后的学生可能一出生就比80后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但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面对着更开放多元化的社会,舆论这样评价90后——孤独、脆弱、竞争、烦恼,更个性更非主流。
扯上这样的标签,不管怎么说同样不能阻挡他们在烦恼中仰望幸福,他们的身影同样出现在救灾的现场,他们同样在不断表达着自己的声音,也在奋争,也在担负着自己的责任。
身处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中的90后,不管是信息的获取还是交流都更为快捷和方便,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90后中的偶像崇拜现象自一开始就以多元化的特点出现。
偶像崇拜通常指对任何一种偶像、图像或物体的崇拜,与敬拜一神论的神相对。
偶像崇拜,是一个人对信仰着的象征物、对象信仰的极端。
这种极端由执著甚至到疯狂。
崇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在追星关系中,这种单方面的付出能够令人感到心情舒畅,情绪平和,有益健康。
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偶像崇拜现象,对高中生而言,我们也许有些已经不再关注,但毕竟有过这一段成长历程。
作为90后群体中的一员,我们调查小组想通过调查现阶段高中生对偶像崇拜现象的看法,来了解90后高中生群体中的偶像崇拜状况,来发现他们的变化,以此来通过偶像崇拜这一特定现象来分析90后高中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及人生观与价值观。
五.正文偶像的定义是;现代被青少年追捧的娱乐圈艺人,也就是明星。
含义是仰慕的对象。
偶像是被追求、被崇拜的对象。
由此我们可知90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偶像崇拜这一现象并不陌生,另外,我们了解到这些有崇拜偶像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偶像崇拜从小学时就已懵懂开始。
电视、书籍、长辈亲述、伙伴群体的交流等这些都是获取偶像信息的方式,这些方式中以电视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载体,几乎可以熟练的说出多个影星扮演的角色,像活泼捣蛋的《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等等。
那时的崇拜方式,最流行的属于买贴画和明信片,从他们讲述时怀念口吻,我们也了解到对小时候的崇拜已成为他们最美好的记忆,他们甚至表示那时的影响有的都一直持续到现在。
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和自我塑造的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崇拜的偶像也随着变化,没有哪一个的偶像是一直不变的。
不同的时期,可能会受不同的影响,心里崇拜的偶像也不同。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崇拜的对象的稳定性会越来越高,也有可能会发生极端的情况,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再去崇拜偶像。
很多人表示,自己曾经有过崇拜的偶像。
高中生追星的原因(由查询网络可得):1、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但是学生在学习任务外,还需要有其他的满足,加上多数是独生子女,与他人的沟通不多。
家长和孩子的交流过于简单,往往只关注到了孩子的物质需求或是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彼此内心的交流,或许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与孩子自己的感受并不吻合。
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生活枯燥乏味,他们要追寻自我。
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
他们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来填补这精神上的空白。
这样,上面提及的首选的电视传媒成了他们观察社会、感触社会的窗口,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2、交友的一种途径:有些学生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偶像崇拜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偶像崇拜一族。
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
所以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关于偶像的一些信息,于是也加入到偶像崇拜的行列。
3、心理上的满足:信仰是崇拜的理性基础,它是在充分的感情材料之上形成的。
毫无疑问,小孩子最初的崇拜者—如果也可以说是崇拜的话—是他的父母,然后才是社会上的人和形而上的理念。
这样,青少年从家庭这扇窗口观察到怎样的社会,就影响了青少年最初的崇拜。
现在的社会是个大染缸,各种媒体让你看花眼。
由于学生处于身体、心理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渴求,使得他们对俊男美女以及他们的新潮打扮、言行举止无法抵抗,也就纷纷效仿起来。
调查汇总及分析成果如下(由查询网络可得):1.女生普遍比男生具有更高比例的偶像崇拜,她们通常对崇拜的偶像也更为痴迷。
2.在所崇拜的偶像类型中,女生更倾向于欣赏歌星影星,男生更倾向于欣赏体育明星和部分的虚构人物(如孙悟空、超人、哈利波特等),而且男生崇拜男性偶像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崇拜女性偶像的比例。
这与学生的男女性别有着很明显的差别。
3.在偶像崇拜的原因上,女生多注重偶像的外貌、气质等人物特征,带有感性的色彩;男生多注重偶像的演技、在事业上的表现等特征,带有理性的色彩。
由于性别不同,偶像崇拜的对象也不同。
4.对偶像的言行举止的模仿方面,男生比较明显,大部分男生会模仿偶像,其中的一部分男生经常刻意的模仿偶像。
这可以从平时的行动,穿着打扮,还有的言行举止等看到;女生对偶像的模仿表现就不是那么的刻意和明显了,大多数女生是偶尔模仿自己喜欢的偶像,她们不会很夸张,很显露,往往在自己几个同学之间模仿偶像,做点喜欢的举动。
5.对偶像崇拜的方式男女也有所不同。
女生更喜欢收集、购买并收藏明星的海报、签名、照片等相关的产品,还有一成女生渴望参加与明星的互动活动,在这方面的消费也比男生要高些;男生则喜欢关注偶像的近阶段的动向。
同时我们也发觉学生偶像崇拜存在以下几点弊病:1.某些学生崇拜偶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把偶像某一方面的特点扩大化,理想化,而缺少对其全面客观的认识。
偶像是自己想象的一个形象,有的只崇拜他(她)的外表,而很少会思索他(她)的奋斗精神,这样的崇拜偶像对他的思想性格,道德品质,甚至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会产生负面影响。
2.有些崇拜明星的学生。
经常收集明星的资料,购买有明星做过广告的产品,热衷于模仿明星的行为举止,穿着等,既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
崇拜偶像的利弊关系:通过上网调查得出:偶像崇拜功过参半。
偶像崇拜对成长有正向积极的功能;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
利:青春偶像所具有的一些好品质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
像有青春偶像参加的公益活动,中学生会很踊跃、很积极地参加,偶像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好品质也会让中学生印象深刻,把它作为榜样去学习、发扬。
弊:如果过度或盲目崇拜偶像,会使青少年过于理想化,逃避现实或一味追逐潮流而失去自我的成长,使其产生严重的认知失调,导致理想与实际无法相互结合,造成眼高手低、好高鹜远、过度幻想的现象,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
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正确的偶像崇拜观:通过上网查阅得出:高中生崇拜的偶像应是个有健全人格,乐观积极向上,有责任的人,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帮助的人,能起正确导向作用的人。
人生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与创新的历程。
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面对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需要自我的激励才能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生面对各种现象的诱惑,只要保持健康的心态,把握正确的方法,就不会陷入“崇拜偶像”而无法自拔。
偶像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中学生如果能正确地评价偶像,不盲目追随,实际上也会受益匪浅。
调查结论:1.高中生崇拜的偶像应是个有健全人格,乐观积极向上,有责任的人,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帮助的人,能起正确导向作用的人。
2.可以追星,但要控制住自己,不能过于沉迷;了解名人和成功人士的事迹,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提升自己。
那么,我们的中学生活将会变的更加多姿多彩!3.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在自己心中树立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偶像形象,对自己生活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在同学的答卷当中,也可以看出,偶像对自己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调查心得:由于第二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在上学期的寒假),经验很不充分,而且对于综合实践报告的格式不清晰。
所以使得我们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不太令人满意。
为了使综合实践报告更加完整,所以我们大多数数据来源于网络。
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益处或者说意义可以说就是为了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话。
以前传统的应试的教育,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找回了学习的兴趣。
以前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因为研究性学习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最终的结果,在很多时候甚至结果也是不确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他就必然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然后最终确定采取哪一种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培养了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习惯。
在这次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有所收获,但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
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感触也很多。
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课程。
它能锻炼我们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调查能力,也能培养我们的口头采访、语言组织能力和组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增进我们的友情!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锻炼的机会!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
我们知道喜欢一个明星要适度、适量,不应该乱花父母的幸型苦苦赚来的钱,明星再怎么好也比不上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我决定要更好的孝敬我的父母,让他们过得开开心心的!也同时让我我们明白的追星的意义何在,要怎样正确地看待明星,不要有点名气就一气乱追,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这是第一次搞研究性学习,我们的经验相对不足,在进程上也不太顺利。
但我们有很多的收获,学习到了许多课堂内外无法接触到的知识。
而在发放调查问卷时,对于我们的社交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