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欧洲绘画流派

浅谈欧洲绘画流派

浅谈欧洲绘画流派
欧洲绘画艺术,提到这个词我们立即就想到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

从古希腊的典雅静穆到古罗马的宏伟壮丽,从巨人崛起的文艺复兴时代到流派纷呈的十九世纪,再从西方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绵延至今,欧洲美术历经多次洗礼革新始终寻找着新的方向,编撰着新的内容,延续着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谈到欧洲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说起欧洲历史上重要的绘画流派,正是这些风格迥异的绘画流派彼此交融,相互促进,才推动了绘画艺术的不断前进。

传统流派和现代派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将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一、传统流派之间的发展传承
(一)文艺复兴时期
关于传统流派,我想从文艺复兴这个巨人涌现的时代说起,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走向繁荣鼎盛的高峰期,其艺术成就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是深远永久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心是意大利,而意大利的文化中心又由早期的佛罗伦萨发展到了罗马,米兰和威尼斯。

所以,期间主要画派的名称都是以地域命名的。

文艺复兴时期里主要有两大重要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

在这里,我以佛罗伦萨画派为例,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进行概括。

佛罗伦萨画派人才辈出,其主要代表画家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整个佛罗伦萨画派在作画题材上都是侧重于宗教,整个画面都显得庄重肃穆而神圣。

而且,佛罗伦萨画派对人体的造型表现进行了科学的探索,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

虽然画作大都以宗教题材为主,但较多的表现世俗生活的情景,注重空间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的表现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即: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

比如,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从构图到主题以及人物的描绘到处都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以及对美和生命的礼赞。

而从佛罗伦萨画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达芬奇身上,我们看到他对绘画技法的探索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其中他发明的渐隐法,通过模糊轮廓线和采用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象
融入另一个之中,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

避免了以前的画家作品里僵硬枯燥的形象,
他的名作《蒙娜丽莎》就是最好的体现。

在《蒙娜丽莎》中,空气透视法的应用使人物与远景拉开了距离,人物的表情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笑容中表达的情感总是让人捉摸不定,达到了神秘的感觉。

(二)17,18世纪的艺术
文艺复兴结束后,17世纪的欧洲美术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各国风格迥异。

这里,我们以法国为例来作为讨论对象。

17世纪的法国绘画吸收意大利养分,逐渐形成沉稳,深刻和静谧的古典主义理念,然而,18世纪的法国受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巴杜夫人的影响,诞生了洛可可风格。

在此,我们重点了解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常选取神话,圣经,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作为创作题材,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艺术趣味上强调崇高和典雅。

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

同时,古典主义画派的以普桑和洛兰为代表,尤其是普桑,他认真研究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遗迹和拉斐尔,提香等大师的名作,吸收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理性,清晰和谐的手法,又融入光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普桑的代表作《阿卡狄亚的牧人》虽然表现的是死亡的主题,但构图严谨,人物造型优美,而且,也融入了画家自己对于生死的思考实属难得。

而18世纪的罗可可风格却与古典主义是截然相反的,它柔美艳丽,完全是为宫廷贵族服务,大都以爱情为题材,表现出了一种快乐的轻浮。

虽然被一些道德批判家贴上趣味低下的标签,但仍不可否认洛可可派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并且,洛可可风格对建筑,室内设计领域也影响巨大。

这其中,以华托,布歇等人为代表,著名的代表作有《发舟西苔岛》等。

(三)19世纪的百家争鸣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让洛可可风格也走到了尽头,19世纪,伴随着革命始终的新古典主义粉墨登场,紧接着,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绽放,让19世纪的欧洲艺术大放异彩。

在这里,我们选择把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作为研究对象。

关于浪漫主义,它的关键词就是注重色彩,动感,情绪激烈,现实生活题材,当然,这是与古典主义相比较而言。

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里最重要的画家,他极富表现主义特征的笔触和对色彩的光效应的研究,遇见了印象主义的到来。

虽然他早期接受的是古典主义的训练,但因更喜欢鲁本斯和籍里柯的绘画,使之与古典主义决裂。

他的代表作《自由领导人民》运用强烈的色彩和激昂的感情表想了自由女神领导人民穿过街垒战的情景,整个画面传递出画家自己饱满的热情,给人以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不得不说,浪漫主义比从前的画作体现出了更多的人文精神。

而印象主义是对绘画形式的又一次革新,印象派的画家们受到现实主义的激发,对从前的绘画形式提出质疑,于是他们走出画室,记录不同光线在物体上瞬间的色彩变化。

他们的技法笔触明显,不注重对象的结构,在光和色的追求中表现内心感受,不顾及细部结构只考虑整体效果,这种看似草率的画法,得不到当时官方认可。

比如,莫奈最知名的作品《印象:日出》,用粗率的笔法记录了一个港口多雾的早晨,画家对色彩的敏锐度对光的感受全在这张画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西方现代主义派艺术的发展突破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界产生的各种流派速度之快,名目之多令人难以置信。

但主要起到重要作用的影响重大的流派有立体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

(一)立体主义
受爱因斯坦相对论影响,立体主义的艺术家提出了观察和表现对象的新理论,他们认为客观对象是分裂的,肢解的,零星片段的,不仅要表现出客观对象可视部分,而且要表现看不见的那一面.将这些可视与不可视的内容打散构成后组合在一起,自然不符合一般人的视觉习惯,以至于很多人看不懂立体主义的绘画。

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毕加索是个绘画天才,他学习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激发,不断尝试探索各种表现手法。

他的关键作品《亚维农山女》是立体主义诞生的标志,画面中人物形象扭曲丑陋,但粗犷,野性的本能力量令人震撼。

这幅画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

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十几岁就能画得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二)野兽派
野兽派很容易让人们误解他们的作品凶猛如兽,事实上,野兽派的特征与野兽派的特征与野兽毫无关系。

野兽派没有明确的理论纲领,这些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出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

野兽派的代表是色彩大师马蒂斯,他的艺术植根于后印象主义,早期也有过对多种画风的探索,后来,他找到以强烈的原色和粗犷的线条表现自己对事物的客观感受。

在这个过程
中,透视和明暗手段全被舍弃,而构图仍然是有程序的生活画面。

马迪斯的作品很美,具有
震撼力,同时,又显得宁静,祥和。

《马蒂斯夫人》就是这样一件非同寻常的作品,她鼻子上的绿色把面部分为冷暖两部分,整个画面充满了戏剧性,色彩的呼应显得也十分和谐。

毋庸置疑,马蒂斯用色彩开创的新领域给以后的画家相当大的启迪。

三、传统流派与现代派艺术的联系
绘画的发展成长和人的思想一样,总是在不同的时期对生命对世界对绘画本身有着不同的理解。

每一次新的变革都是在前者身上学习领悟后,发现了前者的不足后才开始有所改进有所突破,当然,绘画的风格总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社会的风气对绘画创作总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早中期的传统画派作品里,大量的内容都是与神话宗教有关系的,可见在那些时代,整个社会的大部分统治都是由宗教的力量控制。

而随着时代慢慢的开放,宗教皇室统治的毁灭,现代艺术中更多的是表达自我的概念
可以看到,每一个画派的领导先驱自己都是在汲取了大量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后,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技法,寻求创新突破。

尤其是在技法上,当文艺复兴过后,画家们对于人物比例的精准把握,色彩明暗及透视关系的运用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很难再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于是,后来的印象派,后印象主义,干脆打破对形,对结构的准确把握,而是从画面中的用色彩去传达画家本人的真实内心感受,这对后来的现代流派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再后来的立体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流派更是打破思维模式,用自己另类的眼光去挑战传统审美。

这些画派它们彼此各不相同,却又彼此交融,因为它们一直都是相互学习又相互质疑,相互领悟启迪又相互挑战超越。

绘画如此,文艺均如此,每一种艺术都是要不断前进,不断被打破,不断被革新,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也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