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国十条及媒体解读(整理篇)

保险国十条及媒体解读(整理篇)

新国十条内容及媒体解读
一、保险新国十条具体内容
(一)保险新国十条颁布事件简介
2014年8月13日下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下称《若干意见》),即业内所称的保险新国十条。

对于巨灾保险,《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要重点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制度,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制定巨灾保险法规。

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

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数据库。

(二)保险新国十条内容概述
保险新国十条共提出十条内容,包括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三)保险新国十条六大要点
1、加大再保险产品和技术创新力度
2、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有效保障模式
3、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
4、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5、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
6、明确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
三、保险新国十条全文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等。

保险新国十条有何现实意义
一、保险新国十条的创新之处
(一)保险新国十条的“新意”
《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完成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的发展目标。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保险新国十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这是国务院层面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来系统性地定位保险业,是首次对保险业的支持政策做系统性的表述。

文件的起草更多的是站在国家角度,而非行业角度;对于业务的发展的表述,亦都是自上而下的。

(二)保险新国十条承保端创新
《意见》中提及多项保险业务的发展,共从10个方面、31项内容阐释了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蓝图。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创新点是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巨灾保险。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业内呼吁多年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终于落地,且首次对外提出试点实施的时间表,预计2015年将启动。

对于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这也是本报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三)保险新国十条投资端创新
除了承保端的业务推动,保险新国十条还在投资端大力创新。

回溯“国十条”下发后保险业的回应,投资端的反应亦较为明显。

《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

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二、保险新国十条成险企股市激进的背后推手
保险新国十条的公布当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强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分别上涨了1.32%、1.77%和1.90%,新华保险领头大涨3.57%。

整个保险行业板块上涨1.65%,位列行业板块首位。

三、保险新国十条致力于公共服务
最值得关注的是,保险国十条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保险业进行定位。

专家认为,未来保险公司将更多渗入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障体系、灾害救助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中。

从保险国十条关注的重点看,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责任保险等领域是未来国内保险业主攻的方向。

四、保险新国十条将开辟更广阔的未来市场
一位接受采访的保险公司高管表示,根据保险新国十条的发展目标,至2020年,我国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而目前保险行业的保险深度为3%左右,密度为1200多元/人。

随着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加大,5%的保险深度有望提前实现。

更令保险公司期待的是,保险新国十条的一些提法,让商业保险公司有望参与以前无法进入的领域,扩展了保险公司的业务空间。

未来,保险公司不仅要在市场上分蛋糕,更大的任务是做大蛋糕。

二、保险新国十条具体内容解读
新国十条的颁布拉开了保险业新发展的大门。

此次新国十条的指导有四个方面:1、推动医疗养老保险的市场化;2.发展责任保险模式,关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等与民生相关的保险;3.建立巨灾救助保险机制,最大限度分散自然灾害;4.增加保险资金利用效率,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发展三农保险,创新农业保险产品。

常识网为大家整理此次新国十条的主题内容详情如下:
»推动医疗养老险市场化
充分推进商业保险对养老、医疗的补充服务。

以商业市场对现有的保障程度较低的养老、医疗社保提供强有力补充。

在养老上,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的综合发展,创新养老产品服务。

推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所谓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指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相结合的商业养老险。

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屋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在医疗上,鼓励推出各种医疗、疾病有关的商业保险产品,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

»发展责任保险模式
政府通过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效率。

把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实习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作为责任保险发展重点,探索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比如之前上海福喜事件曝光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以责任保险模式强制保障食品安全等。

»巨灾救助保险机制
政府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

提升企业和居民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灾害事故风险的意识和水平。

同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

比如鲁甸地震,将巨灾纳入救助保险机制后,类似地震巨灾就能更全面的分散风险。

»发挥保险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将保险纳入整体市场经济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

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鼓励保险资金利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

促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进一步发挥保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作用,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三农保险发展
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丰富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工具。

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以及农民养老健康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