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一、民事纠纷处理的方式建设工程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一)掌握民事诉讼的特点1、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例:诉讼参与人包括( )。
A、原告B、第三人C、证人D、调解人E、法官[答案]ABC2、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1)公权性(2)强制性(3)程序性(二)掌握仲裁的特点1、仲裁的概念《仲裁法》的调整范围仅限于民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不受《仲裁法》的调整。
此外,根据《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2、仲裁的基本特点(1)自愿性(2)专业性(3)灵活性(4)保密性(5)快捷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熟悉和解与调解1、和解和解的应用非常广泛,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即可自行和解;即使在申请仲裁或诉讼后仍然可以和解。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和解可以发生在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
当事人在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当事人通过和解处理纠纷,但审判阶段的和解没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和解以后,可以请求法院调解,制作调解书,产生法律效力。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和解协议,产生结束执行程序的效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或者反悔的,对方当事人只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按照原生效法律文书强制执行。
例1:采用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较为经济和快捷,有利于维持和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
下列关于和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A、和解是指发生在仲裁、诉讼程序之外的自行解决纠纷的行为B、当事人申请仲裁后,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制作裁决书C、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D、审判阶段的和解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答案]A例2:施工单位与供货商因采购的防水材料质量问题发生争议,双方多次协商,但没有达成和解,则关于此争议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方依仲裁协议申请仲裁后,不可以和解B、双方在申请仲裁后达成和解协议,仲裁庭依据该和解协议作出的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C、如果双方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不能再和解D、如果在人民法院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则原判决书终止执行[答案]B2、调解(1)调解的概念(2)调解的形式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以制作调解书的形式,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民间调解,即在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或组织的主持下,通过相互谅解,使纠纷得到稳妥的解决,无约束力行政调解,或称行政调处,是指在有关行政机关的主持下,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政策,处理纠纷的一种方式,无约束力仲裁调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进行调解。
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
仲裁的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例1:建设工程民事纠纷经不同主体调解成功并制作了调解书,其中可以强制执行的是()A、双方签收的由人民调解委员公制作的调解书B、双方签收的仲裁调解书C、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但原告方拒绝签收的调解书D、双方签收的由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依法作出的调解书答案:B二、证据证据,是指在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
当事人要证明自己提出的主张,需要向法院提供相应的证据资料。
掌握证据的种类才能正确搜集证据;掌握证据的保全才能不使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灭失;掌握证据的应用才能真正发挥证据的作用。
例:关于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证据都应该在法庭上出示B、书证必须提交原件C、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作为证人D、当事人之间应在庭审中相互明示其持有的证据[答案]A(一)掌握证据的种类民事证据有以下7种,分别是: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1、书证和物证(1)书证,是指以所载文字、符号、图案等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2)物证物证,则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及其痕迹。
2、视听资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只要不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侵害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如窃听)取得的,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1)证人证言(2)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或仲裁中,就本案的事实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所作的陈述。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
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4、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1)鉴定结论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注意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例:建设单位因施工单位在履行施工合同中存在违约行为对其提起诉讼,并准备申请对工程进行质量鉴定,则鉴定申请应在()提出。
A、开庭审理前B、法庭辩论前C、法院判决前D、举证期限内[答案]D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1)鉴定程序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4)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于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例1: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不能作为申请重新鉴定理由的是()。
A、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B、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C、鉴定结论经过质证认定的D、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答案]C例2: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不可以直接要求()。
A、补充鉴定B、重新质证C、补充质证D、重新鉴定[答案]D(2)勘验笔录勘验笔录,是指的人民法院为了查明案件的事实,指派勘验人员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进行查验、拍照、测量,并将查验的情况与结果制成的笔录。
例2:在案发现场勘验中,发现一封书信,根据书信中的字体鉴定结论,确定了犯罪嫌人。
在本案中书信属于()A、物证B、书证C、鉴定结论D、勘验笔录[答案]A例3:张某被施工现场的建筑坠落物砸伤,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2000元。
张某起诉到人民法院,并向法院递交了医院的诊断证明。
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医院诊断证明是()。
A、书证B、鉴定结论C、证人证言D、勘验笔录[答案]A(二)熟悉证据的保全和应用1、证据保全(1)证据保全的概念所谓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2)证据保全的申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仲裁法》第46条也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例:下列需要保全证据的情况为()。
A、案外人所掌握的证据B、涉及秘密的证据C、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D、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答案]C(3)证据保全的实施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例1:关于证据保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证据保全只能依当事人申请进行,人民法院不得依职权进行B、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C、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必须提供相应的担保D、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随时可以申请保全证据[答案]B2、证据的应用(1)证明对象(2)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
不需证明的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出的另一事实;已为法院发生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3)证据的收集与固定(4)证明过程1)举证时限所谓举证时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仲裁机构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举证的期限。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在举证期限内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例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
A、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B、可以由原告指定C、可以由被告指定D、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不必经人民法院认可2)证据交换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之间相互明示其持有证据的过程。
证据交换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当事人之间明确争议焦点,集中辩论;有利于法院尽快了解案件争议焦点,集中审理;有利于当事人尽快了解对方的事实依据,促进当事人进行和解和调解。
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应组织质证B、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C、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对有异议的证据,仅做记录D、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答案]A3)质证质证,是指当事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过程。
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例1:由于发生工程质量纠纷,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起诉被告大成建筑公司,在开庭审理案件时,被告大成建筑公司对工程质量鉴定结论提出异议,要求重新鉴定,法院审查后认为这是有缺陷的鉴定结论。
面对这种情况,可通过()方法解决。
A、重新质证B、重新审理C、延期审理D、法院中止诉讼[答案]A例2:关于开庭质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B、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C、书证应当提交原件D、物证应当提交原物4)认证认证,即证据的审核认定,是指人民法院对经过质证或当事人在证据交换中认可的各种证据材料作出审查判断,确认其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认证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和基础,其具体内容是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审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