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欣赏欣赏《调皮的小闹钟》教案

音乐欣赏欣赏《调皮的小闹钟》教案

欣赏《调皮的小闹钟》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教学准备】:自制打击乐器筷子、小闹钟图片、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音乐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二、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数格子》游戏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
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

师生手指图形谱—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教师边弹边唱—学生边指边唱—教师弹学生唱—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刚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反馈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教师歌唱: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

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

3.师生共同演唱歌词。

4.师生边走边唱。

(通过配词演唱帮着学生深刻记忆主题旋律。

三、激发兴趣、获求新知
师:小闹钟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时间长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动了,静静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

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师:生病的小闹钟到了钟表修理店,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很快把它修好了。

聆听第二插部:
1.学生静静聆听音乐
2.结合音乐中的特效音响理解小闹钟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

3.聆听音乐,情境创设(分辨音乐中铃声响了几次)。

4.再次聆听第二插部。

(闹铃响了8次叫主人起床。


5.学生配合音乐摇响8次铃铛,教师语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

6.随着音乐师生分角色扮演小闹钟和小主人进行情境教学。

《快乐点击》游戏
1.出示图片,师生回忆如何表现各部分的音乐。

2.在快乐点击游戏活动中来检验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四、知识拓展,表现乐曲
师:我们再一次完整的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老师这里准备了几张卡片,谁最先听出是哪段音乐,就请他到前面的卡片中选择与这段音乐相对应的图片卡,贴到黑板上。

1.聆听完整音乐。

2.学生聆听后选图片卡并粘贴。

3.归纳乐曲结构,教师介绍回旋曲式。

4.知识能力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森既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和《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

5.师生伴随音乐《调皮的小闹钟》结束课程。

《调皮的小闹钟》《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

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

乐曲开始,用双响筒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

这种偶尔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

在结尾处,打击乐器奏出了紧密的节奏,特别是结尾处的锣声,使音乐显得更加诙谐有趣。

《在钟表店里》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所作,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

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

乐曲一开始“嘀嗒嘀嗒”的声响,把人们带进了钟表店里。

大钟响起了庄严而洪亮的报时声:
接着出现乐曲的主题。

它模拟钟表“嘀嗒”的摆动声,“”这欢快、跳跃的旋律表现了生气盎然的钟表店,工人们愉快地劳动着,钟摆节奏伴随着一段活泼的主题:
可爱的杜鹃叫了,时钟三响,旁边的闹钟也“嘀铃铃”的呼应,传报现在是下午三时。

仿佛告诉人们:该休息了。

工人们欣赏着自己精巧的手艺心情格外高兴。

接着,八音钟奏起童话般的苏格兰古老曲调,这是一段如歌的慢板:
不久,时钟停止走动。

哟,忘了上发条!赶紧补上。

接着第一部分的音乐按
变化了的顺序部分再现,情绪更为热烈,展现了钟表店里热闹的景象。

杜鹃报时钟和大钟先后响起,乐曲在时钟报四时整的钟声中结束。

乐曲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抒发了人们的喜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
1. 欣赏《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从而对生活中的声音感兴趣。

2. 通过律动、哼唱等教学活动分析乐曲曲式结构,并记忆乐曲主题旋律。

3. 感受《在钟表店里》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记忆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听辨乐曲的段落,通过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音乐要素手段分析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认识闹钟的作用,了解闹钟的各种声音。

(二)初步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聆听。

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变化以及旋律特点。

(三)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1. 欣赏《调皮的小闹钟》第一乐段。

(1)初听音乐,感受闹钟“嘀嗒嘀嗒”的脚步
活动:用身体动作表现此时小闹钟,理解音乐的情绪
(2)记忆第二部分主题,哼唱乐谱。

2. 欣赏《在钟表店里》第一乐段。

感受乐曲情绪及表现的音乐形象。

(情绪欢快,表现钟表工人愉快地工作。

)提问:在第一乐段中这段旋律出现了几次呢?我们来听一遍第一乐段,请同学们用手指表示出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
3. 对比欣赏
(1)复听《调皮的小闹钟》和《在钟表店里》
(2)这两首音乐中还出现了很多钟表不同的声音,你们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四)完整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和《在钟表店里》
1. 请同学们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哼唱你熟悉的主题旋律。

2. 把自己当成钟表工,或者是一种钟表,来表现音乐形象吧。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懂得了音乐的表现力是丰富的,音乐可以通过高、低、快、慢、长、短、强、弱,表达出欢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情绪,也可以联想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