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市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系统招标文件目录1 项目背景 (2)2 建设目标 (2)3 建设容 (3)3.1 监测业务管理 (3)3.1.1 监测对象管理 (3)3.1.2 监测计划管理 (7)3.1.3 监测流程管理 (8)3.1.4 任务管理 (8)3.2 实验室管理 (9)3.2.1 机构人员管理 (23)3.2.2 费用核计 (18)3.2.3 采样管理 (9)3.2.4 样品管理 (10)3.2.5 分析管理 (12)3.2.6 质控管理 (15)3.2.7 报告报表管理 (16)3.2.8 查询统计 (18)3.2.9 仪器设备管理 (18)3.2.10 物资管理 (23)3.2.11 标准/方法管理 (25)4 实施要求 (27)5 技术培训要求 (28)6 售后服务要求 (29)7 运维服务要求 (29)8 验收要求 (29)8.1 验收组织 (30)8.2 验收过程 (30)8.3 项目验收应交付容 (30)9 信息要求 (31)10 硬件设备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合格投标人要求及评分细则 (32)11.1 合格投标人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评分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

虽然环境监测事业正在稳步推进,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仍然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快速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仍存在网络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能力不足、技术与方法不完备、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的目标。

所以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2建设目标系统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评审准则,推进实验室日常工作向无纸化转型。

以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水平为建设目标,实现监测业务流程化管理、样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验室质控管理、仪器设备一器一档、各类资源统一管理、各类报告和报表输出管理。

3建设容本次系统建设要求包括监测业务管理与实验室管理两方面的容。

3.1监测业务管理环境监测业务管理要求包括监测对象管理、监测计划管理、监测流程管理、任务管理等功能。

3.1.1监测对象管理要求系统提供对各类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管理功能,要求可对常用测点的详细信息、监测项目等进行管理。

3.1.1.1污染源管理要求系统提供统一管理污染源的功能,要求将同一家污染源在多次监测过程中使用一个基础信息进行统一标识和管理,达到重复使用污染源数据、完整跟踪污染源监测的目的,并为与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对接提供基础保障。

3.1.1.1.1污染源基本信息管理要求能够对污染源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管理容要求包括各类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对污染源按行业、控制级别进行编码管理,并与其他平台污染源数据对接功能或同步。

对工业企业、三产、医疗单位、固废产生及经营单位、市政设施单位等等的经纬度、生命周期,进行集中管理,污染源信息包括环境属性和管理属性,要求可在日常工作中对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三产、医疗单位、固废产生及经营单位、市政设施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维护、更新和补充,确保污染源信息与污染源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3.1.1.1.2污染源常用测点管理要求可对污染源常用测点进行管理,对提取该污染源历史测点信息进行跟踪管理。

➢常测项目管理常测项目管理功能,要求对污染源经常监测的项目进行管理,常测项目要求按照废水,废气,噪声,固废,辐射元素划分常测项目。

➢执行标准要求在污染源中维护污染源的执行标准。

要求可根据污染源所对应的执行标准判断污染源的监测结果是否超标,并对污染源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污染源执行标准要求可按照元素分类维护,能自动更新或提示。

➢监测方法要求可在污染源中维护污染源常测项目的监测方法。

3.1.1.1.3污染源电子档案污染源档案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位置、坐标、企业图片、排放数据、建成日期、开工日期、生产产品、排放口数等,要求档案信息丰富、可随时档案更新。

并要求可以生成档案维护任务,更新提示,补充完善企业档案。

3.1.1.1.4报告数据查询要求系统能够自动保存每家污染源的环境监测任务,支持远程调阅监测报告,并可按收费、排放量、常用测点进行排序搜索查询、下载等功能。

3.1.1.1.5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要求系统可提供同一断面的监测历史数据比对功能,要求对于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数据,系统可自动生成比对结果,供查阅人参考。

3.1.1.1.6污染源基本信息变更记录在对污染源库进行增/删/改操作时,要求系统可自动记录每次更新的的记录形成企业档案留痕,并要求能对每次修改的记录信息进行标注,便于下次修改前查看该污染源的历史修改档案或记录。

3.1.1.1.7污染源自动生成/更新测点信息要求可根据污染源历史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数据报告自动生成或更新污染源测点信息。

3.1.1.1.8使用污染源测点配置,自动生成方案要求可根据污染源历史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数据报告、常测点位信息、污染源档案中测点和样品信息,自动生成当月或当年的监测方案。

3.1.1.2环境质量测点管理环境质量测点管理是将实际监测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在系统中用唯一的标识标记出来,达到维护、串联某个监测点历年监测数据的目的。

要求系统提供点位数据管理、数据导入、数据交换等功能,并能维护测点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位置、测点性质、经纬度、评价标准等)、测点监测项目及其评价等信息。

要求对环境质量测点(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等)进行统一管理,管理围包括监测点信息、常测项目、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3.1.1.2.1执行标准要求在环境质量测点管理中维护环境质量的执行标准。

要求可根据环境质量测点管理所对应的执行标准判断环境质量测点的监测结果是否超标,并对环境质量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环境质量测点执行标准要求可按照元素分类维护,能自动更新或提示。

3.1.1.2.2监测方法要求可在环境质量测点管理中维护环境质量测点常测项目的监测方法。

3.1.1.2.3环境质量测点电子档案环境质量测点管理档案信息包括名称、位置、坐标、图片、数据等,要求档案可随时更新。

并要求可以生成档案维护任务,更新提示,补充完善档案。

3.1.1.2.4报告数据查询要求系统能够自动保存每家环境质量测点的环境监测任务,支持远程调阅监测报告。

3.1.1.2.5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要求系统可提供同一点位的监测历史数据比对功能,要求对于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数据,系统可自动生成比对结果,供查阅人参考。

3.1.1.2.6环境质量测点基本信息变更记录在对环境质量测点进行增/删/改操作时,要求系统可自动记录每次更新的的记录形成档案留痕,并要求能对每次修改的记录信息进行标注,便于下次修改前查看该环境质量测点的历史修改档案或记录。

3.1.1.2.7环境质量测点自动生成/更新测点信息要求可根据环境质量测点管理历史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数据报告自动生成或更新环境质量测点管理测点信息。

3.1.1.2.8使用环境质量测点配置,自动生成方案要求可根据环境质量测点历史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数据报告、常测点位信息、环境质量测点管理档案中测点和样品信息,自动生成当月或当年的监测方案。

3.1.2监测计划管理要求系统通过任务引擎自动生成例行监测任务提供支持,提供监测计划管理的模块。

该模块要求可为用户通过监测计划组织好一个批次的所有监测点位,以及每个点位的监测项目,每个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要求可将编制好的监测计划,通过监测计划下达功能实现批量生成监测任务。

此外,要求在下一个监测周期到来时可以复制之前编制的监测计划,将需要调整的容调整后再重新下达。

3.1.3监测流程管理针对监测计划的实施,要求系统提供可行的监测计划实施流程,实施流程要求涵盖监测计划下达、以及监测任务管理流程(包括采样、样品交接、样品分析、数据审核、质控管理、报告/报表编制、审核等过程)。

监测流程要求包括对环境质量监测、委托监测、验收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业务类流程的管理;另外还要求包括对质量监督检查、采购、仪器设备管理等管理类流程的管理。

3.1.4任务管理要求系统可根据管理计划自动生成任务,并要求在任务办理台中展示总任务信息、自动发起管理计划中的任务。

具体要求如下:➢质量监督检查任务自动下达要求系统根据质量监督检查任务计划,生成总任务。

并由质量负责人确认是否生成质量监督检查任务,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质量监督检查任务。

➢监测计划自动下达要求系统根据监测计划,生成总任务。

由监测负责人确认是否生成监测任务,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监测计划任务。

➢仪器检定/校准任务自动下达要求系统根据年度监测仪器计量校准计划生成总任务,并由仪器负责人确认是否生成检定任务,确认后,系统自动下达仪器检定/校准任务。

➢仪器期间核查任务自动下达要求系统根据年度仪器期间核查周期生成总任务,由仪器负责人确定是否生成仪器期间核查任务,确认后,系统自动下达仪器期间核查任务。

➢仪器维护/保养任务自动下达要求系统根据仪器维护/保养周期,由仪器负责人确定是否生成仪器维护/保养任务,确认后,系统自动下达仪器维护/保养任务。

3.2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要求包括机构人员管理、费用核计、采样管理、样品管理、检测管理、质控管理、报告报表管理、查询统计、仪器设备管理、物资管理、标准方法管理等功能。

3.2.1采样管理采样管理要现从采样任务分配、采样准备以及采样质量控制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并要求提供采样情况和质控情况的统计功能。

3.2.1.1采样任务分配要现通过系统对采样任务从监测室主任、采样组长、采样组员的逐级分配,同时要求支持多级分配,要求所有接到任务的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的系统桌面上看到任务情况。

3.2.1.2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现场质控管理功能要求对现场采样过程中相应的质控要求给出提醒。

要求系统通过将对应的质控措施例如现场空白、密码平行、密码平行加标、现场数据及打印、仪器校准、样品保存、运输等具体质控要求的录入系统,在每次采样前进行提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