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大面试经验合辑

四大面试经验合辑

一、我总共正儿八经地申请了9家公司,其中包括四大(PwC, Deloitte, KPMG, E&Y)+BDO(所谓的五大)+两家投行+一家咨询公司+保洁。

结果:投行和咨询公司:至今杳无音讯;保洁:测试阶段被拒;E&Y:第一轮被拒(原因不详)KPMG:网上测试阶段被拒;Deloitte和PwC:最后一轮被拒BDO:通过!所以我的面试经验其实不算丰富,三次一面+三次二面而已。

Deloitte和PwC都是最后一轮没过。

现在说来似乎很轻松,当时的受的打击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得知PwC最后一轮没过的时候。

因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伦敦的办公室,所以每次闯到最后一关都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

比如说,PwC前年申请人数:18000人;成功进入一面的人数:6500人;最后闯过全关那到聘书的人数:1370人,也就是说100人里面招7个。

而且每个公司只能招聘5%的外国人,也就是说外国人不但要和本地人竞争职位,还要和其他需要工作签证的外国人竞争有限的工作签证。

我现在就来按步就班地说说Deloitte,PwC和BDO的面试经历吧,希望对大家有用。

三家公司的申请步骤雷同,都有四轮:1。

网上填申请表2。

网上做数学题和阅读理解(皆为英文)3。

第一轮面试4。

第二轮面试 (全天考核 AC)下面分公司讲:一,Deloitte1。

网上申请表Deloitte的申请表虽然也有10几页,但是四大里最简单的。

过这一关不难,只要基本条件满足了,然后把Career Motivation题答好了就行. 请注意以下事项:a. 多参加Deloitte的招聘活动和求职培训活动,积极参加这种活动对像我这样毫无金融、会计背景的学语言出身的弱势群体尤为重要。

可以由此了解公司状况以及所申请职业方向的前景和要求等,以便回答申请表上的三道职业动机问题,即:为什么选择Deloitte?为什么选择审计/税务/咨询?你认为你加入公司后第一年里每天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b. 为什么选择Deloitte?一般可从四个方面回答:国际名声、人员培训、企业文化、人。

c.为什么选择审计?我一般从三个方面回答:Passion、Experience、Personal Quality,一切只为论证auditing and accounting are jobs I would excel in and enjoy。

因为这一问的目的是想给你机会展示:你有能力做+你有兴趣做=你会长期做下去。

“兴趣” 和“能力” 是整个申请和面试环节的关键词。

d.你认为你第一年会做什么具体工作?这一问只要仔细看看公司网站,参加求职培训的时候问问HR就知道了,这一问的关键是实事求是。

e. 申请表填好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并请英国朋友修改,保证语言最地道。

在此,我得感谢Keith和Simon两位仁兄。

第一关通过后就可以看到希望的曙光,但是前路更艰。

这一关需要用到的资源:公司网站、公司求职培训活动、母语是英语的朋友2。

网上数学和阅读测试数学题没什么好说的,诀窍只有一个:狂练!练“准确度”、“速度”、“节奏”和“心态”。

我买的这方面的书不下十本,因为本人比较愚笨,而且六七年没做什么数学题了,更不要说用英文做数学题,所以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适应。

学理科的朋友只要稍加练习即可。

英国人的数学普遍比较差,过了高考关的中国人一般都比他们强。

需要注意的是,速度一定要快,而且遇到不会做的或者看不懂题的一定不能慌,跳过去继续从容不迫地往下做。

我在做KPMG的题时,第一道题没看懂,立刻就慌了,结果后面容易的都没时间做。

阅读题也没什么好说的,英文好的稍加练习基本没问题。

他们很多英国人栽在阅读这一关的,所以光英文好是不够的,平时多阅读多练习是关键。

Deloitte的题用的是Psl的,比较简单。

数学是20分钟做完20道题,阅读好像也是20分钟20道。

我的数学只做完了15道,阅读全做完了,第二天就接到邮件说测试通过,预约面试。

通过了这一关后一般会信心大增,离offer也就比较近了。

这一关需要用到的资源:大量的参考书、网上免费的模拟试题(Psl,SHL,eFinancial /numerical_test.htm等)、在HR公司工作的朋友(在此一定要感谢我的舞蹈老师Georgie who happens to work in HR)等.3。

第一轮面试Deloitte的第一轮面试是最模式化的,基本可分三部分:Cometencies问题、Commercial Awareness问题、问面试官问题。

每一部分都很重要!a. 第一部分只要准备好公司网站上的几道competencies就好,每一个competency准备两个例子。

一定要至少两个例子,因为面试官会问:请给我两个例子证明你的leadership/Organisation skills 等等。

我当时只准备了一个,所以有两个例子得临时想,说得很结巴。

例子构思一般为三部分:你当时遇到什么挑战?你做了什么?你取得了什么成就?注意!你应该说“I” 而不是“We” 做了什么什么,所以基本每句话开头都是“I”, i did this , i did that. 有了这个框架后,就可以做到思路清晰了。

b. Commercial Awareness:我被问到的是:请说一个你感兴趣的行业,它的weaknesses和opportunities,差不多就是给一个行业进行SWOT分析(不知道何为SWOT的可以google一下)。

当时我准备的是一家公司的SWOT而非一个行业,所以又说得结结巴巴。

c. 问面试官的问题:一般可分三种:1,私人问题,比如,你在这加公司工作多久了?感觉怎么样?觉得最有成就的是什么?2,专业问题,比如,最近新闻报道说******你对此有何看法?3,有关公司的问题,比如,你公司的profit今年有所下降,你觉得原因是什么?我对当时的金融市场和新闻跟得比较紧,看了些FT和Accountancy Age 之类,所以轮到我问面试官问题的时候,我问了几个比较有嚼头的问题,面试官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估计这弥补了我在第二部分的不足表现。

面试完后,自我感觉很糟,身心疲惫(因为当时身兼数职的原故),所以第二天被告知面试通过的时候十分惊喜。

这一轮所需资源:公司网站、interviewgold /、面试技巧书籍、案例分析书籍、母语为英语的朋友、网上论坛(doctorjob,UK student room,wikijob等)、商业网站:FT、Accountancy Age、BBC Business、Economist等通过这一轮后离offer就真的很近了,但是最后一轮也是压力最大,难度最高的一轮,一旦失败也是最令人心痛的一轮。

:)4。

最后一轮--AC (Assessment Centre)分5部分:E-tray多选题+ E-tray邮件回复+和新员工吃中饭+ E-tray面试+合伙人面试E-tray (60分钟)多选题关键是速度,难度不大;再次强调,速度!所有的E-tray都在电脑上完成,一群应聘候选人座在一个电脑房,每人面对一台IBM手提坐上一个半小时。

我准备AC的时候只找到一个练习网站:faststream (/index.asp?txtNavID=140),该题型比较类似。

我AC没过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多选题部分没做完。

因为我在准备的时候自作聪明!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一天内临时学了一个复杂的商业决策模型,企图到时候用来分析这个案例。

于是我在做E-tray第一部分的时候一直想着待会儿怎么用这个模型,我以为我会在E-tray第二部分的邮件回复时要用到第一部分的信息,所以花了近10分钟时间用笔把信息抄写下来。

不幸的是,后来证明,虽然两部分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所需的信息却是分开的,所以我第二部分的模型根本不需要用到我辛辛苦苦抄下来的信息,10分钟白白浪费了,害得我第一部分没有做完!E-tray邮件回复(30分钟)基于E-tray多选题,其实两部分是连在一起的,讲的都是一个案例,就是网站上那个叫Trafford Lea的公司M&A案例。

该公司想兼并三家公司中的一家,三家各有优劣,你要做的就是帮忙选一家你认为最好的兼并对象,然后在邮件中叙述:1,你选择兼并哪家,2,为什么选它。

3,结论。

有时间可以看看有关M&A的书,但是不是很必要。

因为他们要看的主要是你的分析、写作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与tainee共进午餐(一个多小时)。

E-tray完了后,一群刚被招进去的毕业生过来带我们去不远的一个餐馆吃饭。

这是一个问问题的绝好时机,这一部分不在考核范围内,所以可以尽情地“套瓷”。

我当时和一个trainee聊上了,后来她几乎是在餐桌上给我进行了一次模拟面试,所以我午饭后的Partner面试非常顺利。

Deloitte的人感觉确实都很友好。

E-tray面试(半个小时左右)。

这个有点像role play,基本上就是把你在E-tray邮件回复里写的东西和面试你的partner说一遍,你的partner扮演Trafford Lea的老总,你的任务就是说服他你的兼并决策是最好的,对公司最有利的。

Partner面试,我的E-tray面试和partner面试是同一人,两部分也是连在一起的。

很多人会告诉你Partner面试非常轻松,那是假象!越是放松的时候,你越是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所以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激动人心的心理战。

打赢的关键是要牢记:你的长处和你的短处(扬长避短)、这家公司是你的dream公司、这份工作是你的dreamjob、这家公司聘用你是他们的福气。

而且,一定要think before you speak,三思而后说,每一句话都要有一个特定的目的,所谓言多必失。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听!面试是两个人的对话、交流。

交流的关键是“听”,很多大公司都非常注重“listening skills”的,其实原因说来非常简单,你只有听懂了别人问的问题,才能给最正确的答案,听懂了别人话里隐含的意思,才能给最恰当的回应。

在回答到一半或者1/3的时候一定要回过头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答到了点子上,是不是可以互动一下等等。

一面的时候可能是80:20,你说80%,面试官说20%,Partner面试的时候可能就是50:50。

如何让面试官多说,而且说得开心就要看个人的交流技巧了。

我面试完后感觉十分良好,结果第二天就被拒。

写信过去要FEEDBACK,没人理。

后来才知道,一定要打电话过去要才行的。

FEEDBACK非常非常重要,我觉得自己在PwC的AC再败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充分吸取Deloitte的AC的经验吧。

二,PwCPwC的一二轮和Deloitte的类似,就不重复了。

一面几乎没有什么框架,有点像Deloitte的Partner面试,主要是针对你申请表上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