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糯米饭:
壮族五色香糯米饭,又称“五色饭”。
五色饭是壮族人民记倚幸福、美好、和谐、吉祥、如意的象征。
是壮族“三月三”歌节、清明节传统的节日喜庆特色招待食品和独特供品,是壮族人民过着五谷丰登火红日子的写照。
节日中每家每户的餐宴上都把五色香糯米饭摆设在显眼的地方,以显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五色饭上面肥厚的“粉蒸肉”便是象征生活丰厚、富有和甘甜。
地方志《民俗编》、清代《武缘县图经》多有记载。
正如有句壮族山歌唱云:“哥妹同吃五色饭,永结良缘共欢畅。
”
年粽
壮、汉、彝等族节日风俗。
流行于广西西部。
包年粽是一项辛苦活。
通常我们大年三十不吃粽,祭祖拜神用。
年粽大小根据需要及家庭生活水平而定。
一般每个粽子用糯米半斤至一斤,绿豆二三两,猪肉二三两。
供春节期间食用或馈赠亲友。
水粉
乐业壮族烹制水粉极具地方特色。
水粉与壮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每逢喜事都吃水粉。
他们将陈年老米浸泡发酵一周,直到闻到有酸味后,拿出洗净后,用石磨磨成浆再沥干,揉成粉团,然后放入锅中煮至二成熟后,放入舂中击烂成泥状,放入特制的炸粉器皿中挤压,最后拉出粉条来,直接落到开水锅里煮熟即可。
笊篱打捞出来后,配上葱、蒜、盐、酱即可食用,口感独特,有一股酸香味。
水粉白嫩、细长、柔韧,味道鲜美,很受人喜爱。
现代的壮家水粉,制作工艺基本上都保留传统特色,只是添加不同佐料,有不同称呼,比如谐里烧鸭粉、平寨狗肉粉、甘田牛肉粉等。
它们物美价廉,吃上一碗水粉,既能填饱肚子,又享了口福,吃过壮家水粉口齿留香,再吃其他食物就无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