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许可证住宿场所卫生管理制度(适用局、经营者)

卫生许可证住宿场所卫生管理制度(适用局、经营者)

住宿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证照管理制度
1、卫生许可证原件按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的要
求悬挂在宾馆显著位置。

2、如需使用证照必须经主管领导或办公室同意批准,说
明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办理外出携带手续后,方可携带外出。

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复印、外借。

3、证照不得丢失、损坏、涂改、转让。

如出现损坏或丢
失,除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外,要立即与发证机关联系,及时办理证照的挂失和补办手续。

4、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真实
有效。

人员培训管理
卫生知识培训
1、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年进行一次。

3、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人员卫生管理
(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1、定期组织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卫生知识培训时间要大于18小时,掌握有关卫生法
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

2、对体检中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
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
共卫生的疾病,必须及时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岗
位,治愈前不能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工作服整洁,做到“五勤”
即勤理发、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

4、培训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程序。

5、建立完善的公共场所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培训情况
档案记录。

(二)、个人卫生
1、从业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
2、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清洗消毒管理
(一)公共用品用具采购
1、采购的物品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2、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有必要的证明文件。

3、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库时应登记。

(二)公共用品用具储藏
1、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2、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3、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4、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1、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2、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一次性用品用具。

3、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4、清洗饮具,盆桶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5、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

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6、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的传染病传播的危害,保障客人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制定本条例。

2、突然发生可能造成客人及工作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事件后,本单位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由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单位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区域内疏散客人、维护秩序等应急处理工作,
3、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向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市疾控中心报告;不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4、严格隔离传染源,并积极协助卫生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续发。

5、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禁烟制度
第一条为了控制烟草危害,保障公民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场所无烟环境,依据爱国卫生相关规定,结核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单位干部职工要自觉遵守本制度,不得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三条本单位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包括:
(一)餐厅各区域;
(二)客房各区域及房间内部;
(三)行政办公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第四条凡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应有明显的禁烟标志,不设置任何吸烟器具,不设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第五条本单位控制吸烟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全面负责单位内所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各部门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三)分部门、分区域设置禁止吸烟劝导员及时劝阻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行为;
第六条本单位干部职工有义务劝阻进入禁烟场所内的吸烟者禁止吸烟;本单位干部职工有义务宣传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七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当对违反规定吸烟者进行劝阻教育,对不听劝告者责令其离开该场所。

第八条本规定由本单位控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场所环境卫生
为加强自身卫生管理,提高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有关卫生法规要求,现制定清扫保洁、清洗消毒制度如下:
1、必须确定专职或兼职卫生保洁人员,分区域,责任到人。

2、做到每周一次大扫除,每日保持清洁卫生。

3、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纸屑、烟头、痰
迹和其他垃圾,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桶要加盖密闭。

4、消除“四害”孳生场所,完善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
设施,并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即使整改。

5、公共卫生间要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蚊
蝇、无异味。

6、客房应每日清扫、保洁,做到墙壁、门窗、天化板、玻璃
无灰尘、无蛛网。

7、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要一客一换,未使用的床
上卧具不得有毛发、污迹。

8、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必须光洁,无油渍、水迹、
茶垢、指纹等污迹。

9、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等卫生洁具应每日清洗消毒,
消毒后的卫生洁具不得有污迹。

10、对旅客废弃的衣物要进行登记,统一销毁。

11、中央空调系统按照《住宿业卫生规范》要求进行清洗,
选择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及专业技术人员对空调系统的各个部件及管道进行全面检查清洗。

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过滤器、表冷器、加热器、冷凝水盘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洗或更换。

挂式柜式空调每月必须清洗过滤网。

12、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应当每周对运
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列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一)开放式冷却塔:(二)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三)空气处理机组;(四)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

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喝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旅店业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和卫生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

营业场所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二、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后方能上岗。

三、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卫生设备、设施齐全。

四、有公共卫生用品检验合格证明和其它相关资料。

五、设立符合卫生要求的清洗消毒间,公共用具(浴池、浴盆、茶具、拖鞋等)消毒设施和制度落实到位,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清洗消毒记录完整,所配备的数量能满足清洗消毒周转的要求。

六、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清洗记录完整,外送清洗的,应与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洗涤公司签订合同,并做好送洗与接受记录。

七、客房保持通风良好,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并按要求清洗消毒。

八、饮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关要求。

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并有清洗消毒记录,水质检测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