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年级美术课文昌市龙楼镇吉水小学何海立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讲,漂亮的图画能给他们带来惊喜。
他们是喜欢美术课的,他们喜欢画画,尤其是自己动手画。
他们把画画当成喜爱的游戏,就算自己画的不好,但依然快乐无比。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于画画的兴趣就像是天然的,那么自然、向往、喜欢。
而这些因素,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和他们自己的学习是极其有利的,找准教学的方法和方向,顺势而为,必能将美术课开展好。
拥有一本精彩、生动的美术教材,对教学将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年级上册的这本教材,内容丰富精彩,且易于学习,学生喜闻乐见。
在内容的编排上由简单、有趣入笔:向学生展示线条的简单与美丽;剪纸作画,把自己最熟悉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双手一一展现,重在参与,乐学其中;画纸为衣,充分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各式各样,展示自我;画我们丰富多彩又熟悉的校园生活,内容简单、有趣但不失美,学生乐在其中;自己动手玩泥巴,制陶具,快乐又难忘。
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教材有了,老师该怎样顺势而为,上好一年级的美术课呢?一、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延伸学生喜欢新颖的画面,看到漂亮的图画会不由得说出“这个好美啊!”等等之类的话语,但他们自己动手画,却画不出来了。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
首先老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教学生如何看,如何画。
比如,在教学第一课的线条时,要跟学生们讲线条的特点与美以及如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条,老师应该给学生适当的示范。
在教学时,还要有效地结合生活中的熟悉的事物,这样不仅丰富了教材,也丰富了自己的教学,能使简单变有趣,使有趣变丰富。
二、不拘一格,画出心中的图画学生们喜欢画画,但他们画画的水平是有限的,每个人画画的水平也不一样,因此,老师不能“拔高”,重在示范和指导。
要实事求是,不拘一格,让每个学生尽情画出自己心中的图画。
比如,在教学第三与第四课的剪纸时,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不一定很强,剪出来的样子也许不好看,但贵在积极参与,老师要不拘一格,只要学生用心做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示范与指导能让学生学得更快、学得更好,而鼓励与表扬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动力、带来信心。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要十分重视一年级学生的第一节美术课该如何来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身难忘。
如,新的学校、新的教材、新的老师等等。
当一个人注意地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就会在这方面取得优异的成效。
许多著名的专家和学者谈到在他们的儿童时期,由于受到了非常强烈的第一印象,由此对某件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在后来的专业方面有所建树和成就。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充分运用儿童这一心理现象,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美术课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上一年级新生的美术课,也称“准备课”,主要教学目的是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初步懂得美术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1、欣赏新教材。
新教材充分体现“看看、画画、做做、想想”等特色,使他们首先感受到美术课的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带着学生了解新教材,告诉他们,我们美术课有许多游戏可以做,让你们在以后的美术课里快乐地学习美术。
2、欣赏一些儿童画作品。
通过欣赏儿童画,使新生感到儿童画的稚雅可爱,告诉他们,这些画就是和我们差不多年龄的小朋友画的,以激发新生儿童学习美术的欲望。
3、欣赏手工制作的儿童作品。
让新生明白手工也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小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创作能力,在玩中学习、在玩中进行创造性活动。
4、讲一个画家小时侯成长的故事。
孩子爱听故事,为孩子讲画家的故事时,语言要亲切,让新生知道画家成长的经历,以激励儿童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5、说一下美术课的课堂常规。
这一点很重要,这为以后的课堂组织教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例如美术书的爱惜,用具学具的准备等等。
除了上面谈到的几点之外,教师还应注意自己的仪表、服饰、语言等,在各方面都要争取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总之,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上,展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的画面,使更多的儿童能够走进一个美妙无比的多彩世界。
一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时间:2008年09月28日作者:崔炜阅读:864次一年级的美术课真是不好上,主要在于大部分的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不同教师的不同教法。
上课之前我想了许久,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进入小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到底该上什么?上网找,只找到儿歌等小学生应遵守的规则。
回想去年教过的一年级,思量再三,决定讲美术课上的规则,讲完再画幅作品看看学生基础。
当我拿着计划书进教室时,教室一片嘈杂,铃声响完,依然如故,当我喊“上课”时,无数双眼睛吃惊的看着我,只有几个孩子站了起来。
计划不如变化快,抓紧时间教吧。
“起立”“坐下”……“桌面物品请摆放在桌子右上角.”“请举起右手”嗨!大部分同学左右不分。
我的灵感随之而来。
“请举起右手跟我做,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肩,摸摸你的屁股,摸摸你的脚。
”还好,撞头,装屁股的,看来动作游戏让学生感觉到了右边。
“30秒收拾东西练习。
”“20秒那东西练习。
”“认第几课练习。
”“认页码练习。
”……要求加练习,完成了忙碌的一节课。
从没给一年级孩子上过美术课的我本以为孩子们会思想很成熟了。
没想到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却遇到了一件让我至今一想起还觉得开心的事请还有一位让我觉得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乐事和一位学生。
上课的时候我像以往一样走进教室。
没想到一双双稚嫩的小眼睛都在盯着我看。
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养的预期给他们上课?使用优质的声音啊还是用严肃的声音呢!正在我想的时候有一位很爱说话的学生开口了他对着我用很稚嫩的声音说“老师:我没带图画本和水彩笔怎么办啊?”他的话刚落下就有许多的学生七嘴八舌的也开始说起来了。
学生们的大致意思都是一样的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这个局面把我的教学计划全部打乱了不知道该怎么上着结课了!突然我的灵机一动这节课干脆就在语言中进行。
本来我就不了解这些小家伙干嘛不和他们交流一呢!我可以在这捷克中将今后学生们需要准备的学具告诉他们免得下节课出现同样的问题。
这一节课课堂显的很活跃。
我印象最深的一名学生他的话很多,年纪看起来比其他的孩子要小一点点。
他很天真活泼,爱发言。
课程要结束的时候我了解了他们。
他们对我也有了好感。
他们也很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铃声响起下课了。
这名爱发言的学生跑过来站在我跟前对我说嘴里口水很多的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画画了!咱们还什么时候上美术课啊?我很喜欢你“他的这一句话让我觉得很幸福很感动!我同样用稚嫩的语气告诉他下一节课何时到来。
这一节课下来让我感觉到我好想小了好多岁。
也许和低年级的孩子在一起真的能让人很开心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精神容易分散。
小学教师要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趣味性。
如何让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生动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运用童话、猜谜、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要成分,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将这些学生非常酷爱的活动形式引入课堂,无论是在开课还是在练习中穿插,都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比如在教学“米和厘米”时,让学生扮演测量员,测量出教室的长、宽;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来当售货员,模仿超市工作情境,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灵活运用,还有当小小邮递员、小医生等等,儿童在这些活动中,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这样,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和谐,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
当然,兴趣的引发也是多渠道的,除了环境的感染,有教师语言创设的情境也有相当大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猜谜等特感兴趣,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这一课时,一开始就可以用谜语引入新课,教学时,老师可以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儿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谜面是……”,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老师可以告诉他们“猜对了”,并夸奖说“真聪明”,然后让学生猜猜这节数学课会学什么新知识,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一个又一个的情境,使儿童在优化的情境中活动起来。
这样,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主动地学习又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和积极向上的乐趣。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应该源于现实,富于现实,用于现实。
无疑,数学教育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与的联系,使真实世界里的和同时,在无形中发展思维,为未来的创造打下基础。
改变以往老师费劲教,学生费劲学的局面,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而有用的喜悦感,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些课所创设情境的大部分都采用的是童话故事引入,虽然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似乎离孩子们生活太远,置他们于空中楼阁之中。
所以材料的选取,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
如一年级实验教材《统计》的教学,课本上的情境是一些小动物为大象庆祝生日,这个情境虽然充满童趣,但并不实际。
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全班小朋友的生日或者是班上准备开庆祝会,需要买水果,买哪种水果,买多少水果,离学生的生活近。
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能更高,更深刻的感受了知识的作用。
三、手段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手段恰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室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来学习知识,如录音、录像、图表、实物等等,既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刻、生动、形象,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加强记忆和理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开展课堂模拟活动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但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仍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