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D. 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2.如图所示,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食堂或家庭中安装报警器。

下列燃气的性质中,能确定安装报警器位置的是( )A. 毒性B. 密度C. 气味D. 溶解性3.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油锅着火时,马上用锅盖盖灭B. 小苏打是焙制糕点常用的发酵粉之一C. 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 新能源汽车充电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4.如下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A. AB. BC. CD. D5.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A. 氢气B. 天然气C. 石油D. 煤6.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C. 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 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7.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随意在公共场所吸烟B. 用亚硝酸钠加工肉食C. 霉变食物蒸煮后食用D. 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8.我市地处沿海,海洋资源丰富,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前景十分广阔。

你认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铝B. 钠C. 钙D. 铁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10.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A.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 升高木柴的温度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 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11.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 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①⑤二、填空题(共10题;共37分)13.2020年全球大面积爆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防新冠状病毒及疫情的扩散,消毒、杀菌很关键。

酒精(C2H5OH)可用作消毒剂,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1)酒精是一种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某同学配制了一瓶酒精消毒剂,经测定此消毒剂中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1,此消毒剂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4.读取图片信息后回答:(1)此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什么?________;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多少?________(2)结合化学常识,谈谈你对标签中“密闭,避光保存”和“易燃,应远离火源”的理解________。

15.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煤B.地热能C.太阳能D.核能(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

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

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

16.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A、动植物呼吸B、碳酸分解C、甲烷燃烧D、________17.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请回答:(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这样做的优点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B.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

18.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13.4g,完全燃烧后生成26.4gCO2,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20.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1)用下图探究燃烧条件。

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步骤二:冷却至室温;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从燃烧条件分析,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下表。

燃料(气态) CO H2CH4热量(KJ)282.6 285.8 890.3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②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

③有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

与化石燃料相比,用硅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有相似性,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1.乙醇俗称酒精,可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乙醇汽油。

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你认为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的好处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请回答:(1)按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________。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5分)23.燃烧既能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幸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

某小组在学习物质燃烧条件时进行了探究。

老师提供了如下物品:①酒精灯②铜片③火柴头④火柴梗⑤沙土⑥三脚架。

(查阅资料)火柴头的着火点是260~280℃,火柴梗的着火点为350~400℃。

(1)(实验探究)探究的内容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探究一燃烧与物质的关系________ 可燃物才能燃烧探究二燃烧与温度的关系注意:火柴头和火柴梗的位置相对于火焰中心________(填“对称”或“不对称”)________物质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探究三燃烧与氧气的关系________物质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2)(拓展与应用)炭火烤羊肉串,是利用了木炭燃烧放出的________。

(3)下面三个实验都是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一是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的,实验二是在聚光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实验三是在电热丝加热条件下发生的,这三个实验的条件虽然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使________。

24.某粉末中含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铁,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铁。

为了从粉末中得到铜并判断是否含有氧化铁,设计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所需试剂足量)。

资料:1无水氯化钙常用作干燥剂。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固体。

3氢气和全属氧化物加热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水。

(1)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

从安全角度考虑,点燃酒精灯前,需要收集从装置E排出的气体并________。

写出装置C中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加热,使粉末与通入的氢气充分反应;停止加热,持续通入氢气至固体冷却到室温。

反应后从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中得到铜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判断原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铁,如果加热前只称量装置D的质量,则固体冷却到室温后还需要称量________;利用以上数据,写出推断是否含有氧化铁的过程。

四、综合题(共3题;共16分)25.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

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

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造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

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26.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能源。

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1)Ⅰ.氢气的制取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