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

最新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2. 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

3. 培养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印泥、放大镜、4A白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我们的手上都有一个指纹秘密,今天老师带来了印泥小姐和放大镜先生,让我们一起找找手指上的指纹秘密。

2. 出示教具
(1)认识指纹。

3. 探索操作,观察指纹。

你的指纹是怎样的,你和旁边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说一说你们的指纹像什么?
(1)师示范操作印指纹
(2)幼儿分组印指纹,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中分享发现。

4.了解指纹的类型。

第一种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螺旋纹;
第二种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
第三种一边开口,就像簸箕似的,叫簸箕纹。

5. 了解指纹的作用
(1)指纹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

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2)警察通过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就可以找到坏人。

6. 制作指纹身份证既然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自己的指纹身份证吧。

活动延伸:
指纹画,让幼儿用手指沾上印尼,印出各种图案。

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讲,整个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凸现了儿童的主体性和探究本能。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纲要中就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内容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虽然我们都知道有指纹,但对指纹的理解很模糊,而纯知识的掌握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不适合的,因此我将知识简化,并添加了有趣的美术活动,这样孩子们更容易融入活动中,在想象、游戏中获得指纹的知识。

总的来说幼儿对活动兴趣较高,而且由于每个环节都有新的内容,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不足之处是幼儿在使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时没有掌握好方法,所以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反
应看不清楚自己的指纹,在这里,老师要重点交代一下,效果会好许多。

9、《老王》教案
杨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领会作者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难点: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2、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名言导入
二、知识积累(多媒体出示)
1、作者简介
2、背景介绍
3、检查预习情况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
(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的人;
(5-22段)说明老王是一个的人。

四、走近老王
速读1—4段,思考: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了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职业:蹬三轮车:谋生手段艰苦
生活艰苦身体:半瞎子:生理缺陷
老王是一个苦人居所:塌败小屋:居住条件恶劣
姓名: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精神凄苦老光棍:孤独终老单干户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我对老王的眼睛是这样猜测的,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

别人如何对待老王?
1、不愿坐他的车;
2、叫他“老光棍”;
3、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五、品味老王
阅读5—22段,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带送冰快,车费减半忠厚老实,不贪钱
善良淳朴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懂得感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