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要点安全知识要点1.WISE是Work In Safety Environment的简写2. 安全承诺:一、认真学习,提高技能:1、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2、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教育的培训,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二、遵守安全法规:所有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2、工作前对各种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设备检查正常后,才开动设备。
3、使用机械、用电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用电规定;严格执行上锁挂牌作业程序;不使用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拆除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或保险装置。
4、服从管理,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时必须交接本岗位安全情况。
6、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PPE)和消防器材。
7、上下班途中,及在厂区内行走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三、积极报告事故及事故隐患: 2B1、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当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2、发生事故后立即上报,积极参加抢救,保护事故现场。
3、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更上一级领导报告。
4、积极提安全改善合理化建议。
3.安全政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遵守法规、持续改进!4.安全政策的认识:乐百氏(广东)饮用水有限公司高度关注生产安全,安全是我们的绝对优先项,我们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是可以避免的!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目标是为实现“0”事故而努力,因此,我们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形成良好的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团队文化,在这些领域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与创新,持续地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为此我们承诺:1、为所有的员工以及承包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2、建立识别、评估和控制工厂安全危害的程序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3、为所有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合适的安全培训。
4、让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安全活动。
5、不断改善环境和提高安全工作的绩效。
6、遵守安全法规要求,视安全为我们生产活动的绝对优先项!5.2009年安全目标:损时事故0起,非损时事故1.5起11.劳动者的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参与民主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
12.用人单位必须履行:⑴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⑵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调离岗位并妥善安置;⑶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13.长期处于噪声环境可引起职业性耳聋,工作时应配备相关的劳保用品。
15.噪声来自物体振动,分为机械噪声、流体动力噪声、电磁噪声。
16.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听力损害、致聋全身健康不良影响干扰信息传递不良心理影响17.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过强的劳动强度 3、不合理的作业方式2、过长的劳动时间 4、不合理的工具、设备18.个体差异导致毒性耐受性不同:性别:男性>女性;年龄:成年人>未成年人;身体状态:健康>欠健康;此外,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先天性缺陷等也影响毒性耐受性。
19.急性中毒发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低20.急性中毒特点接触时间短,毒量大,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急性中毒抢救及时,一般预后良好。
22.接触毒物的时间、方式;环境的有毒物质浓度、设备密闭状态、机械化程度;中毒与劳动条件有关;中毒与个体差异有关。
23.慢性中毒特点接触毒物时间长,少量毒累积,发病慢;治疗好转后,再接触毒物,容易复发。
24.职业中毒个人防护大致可分为两类:皮肤防护和呼吸防护。
25.职业中毒的皮肤防护--防止毒物由皮肤进入人体工作服、鞋、防护镜保护油膏或清洁剂。
26.呼吸防护--防止毒物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用呼吸防护器。
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过滤式防毒呼吸器和隔离式防毒呼吸器27.噪声的概念物理角度: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8.噪声的概念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9.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发动机运转声,电锯、机床、电钻、工地爆破声等。
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的鸣叫声,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火车、飞机等巨大响声。
居民噪声家用电器的工作声,人的说话、哭笑声等。
30.噪声的危害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影响工作效率。
生理效应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耳聋等,严重的甚至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其它影响31.中暑的预防措施 2C加强通风换气;改革工艺,采用隔热装置;定期体检,调整岗位;及时补充水分、盐分等32.机械伤害事故特征:人与机械的运动部位接触,并且机械对人的作用力超过人所能承受的限度。
33.加强管理的机械的方向:(1)特种作业使用的机械;(2)危险性较大,必须配备特殊的安全装置才能使用的设备;(3)危险和有害因素较大,需进行状态监测,以确定其运行状态是否安全的设备;(4)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其设备、制造、安全、操作、维修都是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以及监督的设备。
34.机械危险部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c可动零部件;高速旋转零部件与易飞出物;过冷过热表面;内部承受压力的零部件;其他如由于机械系统产生的噪声与振动、粉尘与毒物等腰三角形危害。
35. 机械伤害的直接原因•(1)机械(物)的不不状态(从自身、使用过程、维修这三个方面来考虑)•(2)操作者(人)的不安全行为(误操作或操作不当、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设备、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36.机械伤害发生的间接原因(1)管理方面的原因(领导不重视、制度、机构、规章制度、监管不到位)(2)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原因(3)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如健康状况欠佳或心理状态不良;作业时精神不集中;工作态度不端正等37.安全防护装置是操作者一旦进入危险工作状态时,能直接对操作者进行人身安全保护的机构。
38.安全控制装置是控制装置对制动器进行控制,使机械停止运转;或者使人手不可进入危险区的条件,如双的操纵装置39.安全装置的作用安全装置的目的是保护人的安全,其次是防止设备损毁。
发生故障或失误时,保护人或设备40.安全装置的设置原则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便于检查和维护;不能增加新的危险;防误动作;防受意外破坏的功41.机械安全装置的防护重点(1)危险加工区(往复运动的压力机、圆锯的切割作用)(2)传动机构(3)人的危险动作能42.故障保险装置:为了防止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或生产下降的事故,可以采用能自动防止故障的保险装置,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停止运行。
其保护次序依次为人、设备、生产。
43.故障保险装置有三种类型:A:发生故障时工作可靠性能下降;B:多重保险系统这各装置能使设备在发生故障后,采取纠正措施前,设备仍能维持安全运行。
如生产中的双电源C:在故障下仍能继续运行发生故障后设备仍能安全运行直到采取纠正措施后为止。
设备没有功能上的损失。
如锅炉供水的自动防止故障装置,可以连续供水以保持锅炉不致缺水,当锅炉水位下降,供水阀能自动44.紧急停车装置:由紧急停车开关和制动装置组成,当出现危险时,触发紧急停车开关则能迅速终止设备或工作部件的运动45.紧急停车装置在安全方面的要求:A:停车动作迅速、有效,对惯性运动设备要与制动或离合器联锁;B:紧急停车开关的颜色为红色;C:紧急停车开关应布置在人员易于接近,不发生危险的部位;D:通过紧急停车运行后,必须按启动程序重新启动方可运转。
46.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作业前安全检查的内容、方法和安全要求;(2)运行中的巡查内容和安全要求、故障排除方法;(3)安全操作的步骤、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4)作业位置的安全要求;(5)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6)作业结束后的现场清理;(7)个人防护安全要求;(8)特殊作业场所的安全防护要求;(9)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7.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因1、人的因素思想麻痹、挠幸心里、不负责任、违章作业、漫不经心、惊慌失措。
2、设备的原因设计错误且不符合防火或防爆炸的要求,选材不当或设备上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密封不良、制定工艺缺陷等。
3、物料的原因可燃物质的自燃、各种危险品的相互作用,在运输装卸时受剧烈震动、撞击等。
4、环境的原因潮湿、高温、通风不良、雷击等。
5、管理的原因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设备的计划检修制度;通风、采暖、照明设备失修;生产管理人员不重视安全,不重视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
48.通常火灾原因分为放火、生活用火不慎、玩火、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设备不良、自燃等七类。
49.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
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
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人员和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火灾事故。
50.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51.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着火源)三要素同时具备才能发性燃烧。
52.物质按其燃烧特性可分为可燃物、难燃物和不燃物。
53.可燃物在火源作用下能被点燃,且当火源移去后能维持继续燃烧至燃尽的叫可燃物。
--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有机可燃物、无机可燃物。
54.难燃物在火源作用下能被点燃并阴燃,但火源移去后不能继续燃烧的叫难燃物。
55.不燃物不燃物是指一般情况下不能被点燃的物质。
56.助燃物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57.点火源--启动燃烧的氧化反应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58.点火源类型明火、高温表面、电火花、聚焦的阳光、机械摩擦发热、暖气片等。
59.点燃(又称强制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60.燃点(又叫着火点)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燃点。
61.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因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发起火的燃烧。
62自燃点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如:黄磷30℃,煤320 ℃。
63.闪燃是指因可燃液体蒸发或可燃固体升华而在其表面产生的可燃蒸气遇火源产生的一闪而灭的燃烧。